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海外企高管突然辞职,放弃数十万年薪!朋友都惊了:这下没收入,还得倒贴钱

0
分享至

俞平常常望着《月宫嫦娥》出神——那是多年前,他和父亲一起制作的漆器镶嵌挂屏,曾荣获省市级奖项,属于收藏级作品。

寿山石、红珊瑚、绿松石等9种材料镶嵌于漆面,形成浮雕式立体装饰,让嫦娥“活”了起来。旁人观赏,只觉得精美。但俞平将其挂在工作室里,当作对自己的一种提醒。

“我觉得嫦娥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应该是漂亮的,所以当时雕了一个面带微笑的美女。正自我感觉良好时,被老爷子狠狠批了一顿。”俞平回忆,父亲严肃地告诉他,做艺术必须真正融入作品,“伫立于月宫的嫦娥是寂寞惆怅的,怎么可能面带微笑?我们刻画人物,不仅要有‘形’,更重要的是‘神’。”

作为上海漆器制作技艺与顾村俞氏百宝镶嵌的第四代传承人,俞平全心投入这项技艺时已经41岁,而那时,“许多年轻人连‘百宝镶嵌’是什么都不知道”。俞平深感责任重大,也有些焦虑,但父亲的话点醒了他。传统技艺能“传下来”,离不开一代代人以匠心守艺。路很难走,但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新的时代,也有新的机遇。受过高等教育、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俞平,有着父辈、祖辈不曾有的优势。这些年,他持续探索,以创新破局,逐渐让传统技艺走入现代生活,在阳光下开出新的花。


“怎么能放弃高薪去做这个”

百宝镶嵌,由明嘉靖年间扬州漆器艺人周翥首创,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该工艺以木胎为底,运用浮雕、镂雕等技法,将百余种名贵材料镶嵌于漆面,形成浮雕式立体装饰。

民国时期,不少扬州手艺人来沪谋生,俞平的祖父俞庆荣也是那时来到上海,开创了海派“俞氏镶嵌”工艺。由其领衔制作的作品《松鹤延年》,于1974年被时任总理周恩来选作国礼,赠送给朝鲜。

后来,其子俞升寿继承衣钵。1961年8月24日,《解放日报》头版《老艺人热情带徒传艺》一文中写到,当时在上海雕漆屏风厂做学徒的俞升寿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跑古玩市场、博物馆,向国画院画家讨教国画知识。在延续传统工艺的过程中,俞升寿融入本土元素和材料,开创了自己的风格,创作的作品多次荣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奖。

祖辈父辈声名在外,俞平却不是一开始就想好要接班。小时候,祖父一边创作,一边叫他做螺钿。这是一种装饰技艺,用螺壳与夜光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图形薄片,再根据画面需要镶嵌在器物表面。每完成一片,祖父就给他2分钱,一天下来,俞平能赚上几毛钱。“当时觉得能赚到零花钱很开心,也没想过今后就要做这个。”俞平笑称。

他像同龄人一样升学,大学毕业后在外企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一路干到了全国主管的职位。直到2013年,父亲坐不住了。

“老爷子当时80岁,还在亲自上手。有天突然拉住我谈话,说自己的徒弟都70岁了,再没有年轻人跟上不行了。”俞平说,父亲觉得,要是就这么断了传承,对不起祖先,也对不起关心这门技艺的领导,“他拉着我说,你必须答应。”

对俞平而言,这无疑是重大人生抉择。当时年薪数十万的他,要回到月收入不足三千的传统作坊,身边朋友听说,都劝他拒绝,“怎么能放弃高薪去做这个”。他也犹豫过,但面对父亲,他无法说不。那一年,他辞了职,开始闭门学习。


父亲亲授技艺,俞平进步得很快,但各种困难接踵而至。且不说没有工资收入,光是各种原材料的购买成本就很高。时间、金钱的投入之外,他还要考虑如何做好传承,让百宝镶嵌为更多人所知。

转机发生在2017年。那一年,俞氏百宝镶嵌制作技艺被录入上海市宝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俞氏百宝镶嵌工作室随即落地顾村镇文体中心。

让机械承担“体力活”

有了阵地,俞平开始各种探索。在他看来,传承不是把技艺供在展柜里,而是要让它长在生活的土壤中。于是,他带着工具箱走进社区、校园。

在顾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支持下,他面向社区开设了“幸福食光·宝中宝品非遗”公益体验课堂,教人们如何对日常生活中吃剩的蛋壳、螺壳等材料进行加工,“变废为宝”,拉近百姓与镶嵌技艺的距离。在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他作为创业导师,与学生们一起探讨如何开发更受现代人喜爱的百宝镶嵌作品。


进博会上也能看到海派百宝镶嵌作品。当时,俞平带着自制漆器、百宝镶嵌作品和工具进驻“非遗会客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提供非遗知识普及和手工体验课程。他创作的《白玉兰》《随行》《石榴》三件漆器作品,还在展出后被上海档案馆永久收藏。

在大学里学习化工和技术经济专业的俞平,在非遗传承的路上,充分彰显“理工男”本色。

巧妙运用夹纻是一招儿。通过泥塑塑形,用夹纻工艺做成胎之后,可以直接进行镶嵌,省去了原来的木雕环节。用AI辅助制图也是一招儿。俞平将父亲收集的传统画稿、纹饰图案数据化,建起一个小型资料库。有时,他会让AI生成基础画稿,再根据自己的想法调整、精修。

做过管理、深谙成本控制之道的他,还把目光投向了边角料。宝山区高新技术企业芯飞睿,专业从事集成化激光材料与微型化激光器件的研发和生产。俞平敏锐地发现,企业剩下的晶体边角料通常被直接丢弃,这些材料完全可以“再就业”。

在区相关部门帮助下,2024年,俞平与企业达成合作,利用晶体边角料作为镶嵌材料,精心设计后制作成“晶彩”系列饰品。由晶体碎块镶嵌成星空图案的胸针,售价只有传统工艺饰品的三分之一,却多了一份现代美学质感,受到消费者喜爱。

今年,俞平又开启新一轮“非遗+科创”的探索。顾村镇为其牵线,与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内的高新技术企业首坤智能达成合作,让百宝镶嵌搭上激光雕刻“快车”。最近,他和企业合作的首款跨界融合作品《幸福顾村》,就是以顾村 92 岁老人刘振禄创作的《顾村老街荻泾河风情图》为蓝本,运用激光雕刻技术、结合百宝镶嵌工艺制成。


传统百宝镶嵌作品的“贵”,藏在材料里,也藏在时光中。在俞平看来,让机械承担“体力活”,把更多精力留给镶嵌、抛光等核心工序,是降本增效的做法,也是让老手艺进一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现实要求。

进军网络平台,传播非遗故事

2023年2月,俞升寿在上海病逝,临别之际,他还惦念着百宝镶嵌。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门艺术。

1962年5月15日的《解放日报》上,有如下一段报道。

谁都知道:花无真形,人有固定。刻人物比刻花卉难。但是困难吓不倒有心人,在刻《金陵十二钗》这部作品时,俞升寿打破了过去刻平面屏风,人物的身材总是按照人头大小“坐五行七蹲三半”的老标准,找出了一套将画稿改大,先刻人身,再配人头的办法。刻装好的“十二金钗”,亭亭玉立,神采奕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于俞老,是精益求精;于俞平,是承上启下。

一方面,他仍在精进技艺;另一方面,他比父亲更早地开始规划传承路径,也对徒弟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有人擅长雕塑,他就让其主攻夹纻工艺和百宝镶嵌工艺;有人擅长髹漆,他便有意识地让其多负责手工体验类课程。而他自己,则抽空带着几个做市场出身的徒弟,做起了运营。

运营团队成员王梅芳介绍,前不久,团队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抖音等平台都开设了账号,希望通过新媒体产品讲述非遗作品的历史内涵,让非遗传承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为更多人所知。同时,在和广大网友尤其是年轻人的交流中,汲取设计灵感,探索运用百宝镶嵌技艺制成的产品在当下的审美和实用价值。

53岁的俞平觉得,现在开始做这件事,还不算太晚。

上观新闻·解放日报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 吴越

微信编辑:皮小姐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54岁鳏夫,她33岁瑶族姑娘,洞房夜那晚我傻愣了

我54岁鳏夫,她33岁瑶族姑娘,洞房夜那晚我傻愣了

小月文史
2024-05-27 18:48:10
“精液”真的可以预防妇科疾病吗?医生直言:不要害羞,早知早好

“精液”真的可以预防妇科疾病吗?医生直言:不要害羞,早知早好

医者荣耀
2025-09-09 12:05:05
反戈旧主!马雷斯卡:加纳乔非常出色 他将首发出战曼联

反戈旧主!马雷斯卡:加纳乔非常出色 他将首发出战曼联

球事百科吖
2025-09-20 05:31:26
23.59万起,奥迪首款纯电SUV半小时破万单!背后到底靠什么?

23.59万起,奥迪首款纯电SUV半小时破万单!背后到底靠什么?

生活魔术专家
2025-09-19 09:24:34
远华集团总裁赖昌星,在狱中对董文华的描述,听后让人咋舌

远华集团总裁赖昌星,在狱中对董文华的描述,听后让人咋舌

兰姐说故事
2025-02-17 22:00:03
女子租毛坯房做成隔断,包食宿容留4人卖淫,每次抽成10元 一审获缓刑

女子租毛坯房做成隔断,包食宿容留4人卖淫,每次抽成10元 一审获缓刑

红星新闻
2025-09-19 16:23:24
汤森德吐槽中国菜事件:政治正确的反噬与全球舆论的转向

汤森德吐槽中国菜事件:政治正确的反噬与全球舆论的转向

网球之家
2025-09-19 12:50:53
当妻子第六次加班到深夜时,我递上离婚协议:签吧!别偷偷摸摸了

当妻子第六次加班到深夜时,我递上离婚协议:签吧!别偷偷摸摸了

星宇共鸣
2025-09-10 17:33:39
郭凯敏二婚妻子现身,颜值爆表身份厉害,儿子是谁你知道吗?

郭凯敏二婚妻子现身,颜值爆表身份厉害,儿子是谁你知道吗?

橙星文娱
2025-09-19 15:10:21
腾讯员工回应微信去重瘦身代码:不建议使用,可能带来不好后果

腾讯员工回应微信去重瘦身代码:不建议使用,可能带来不好后果

PChome电脑之家
2025-09-18 15:50:21
莫迪成功跳船?

莫迪成功跳船?

西楼饮月
2025-09-18 20:22:16
骗了几代人!外蒙古压根就不是蒙古国,惊人差距超想象

骗了几代人!外蒙古压根就不是蒙古国,惊人差距超想象

牛牛叨史
2025-09-19 16:02:43
不装了,荷兰就光刻机对中国亮明态度,日媒:我们“上当”了

不装了,荷兰就光刻机对中国亮明态度,日媒:我们“上当”了

混沌录
2025-09-19 21:24:04
人民日报此文一出,罗永浩抓紧道歉是上策,西贝稳赢官司

人民日报此文一出,罗永浩抓紧道歉是上策,西贝稳赢官司

读鬼笔记
2025-09-19 19:54:54
特讯!卡塔尔发表“罕见”涉华言论,西方国家“舆论”一片哗然

特讯!卡塔尔发表“罕见”涉华言论,西方国家“舆论”一片哗然

科技出仕
2025-09-15 23:35:59
保姆每次给老爸洗澡都锁门,我偷安了监控,监控里的画面让我傻眼

保姆每次给老爸洗澡都锁门,我偷安了监控,监控里的画面让我傻眼

城事录主
2025-09-08 09:08:16
尴尬!俄罗斯杯球员染红后把球衣送观众,红牌取消后没球衣穿

尴尬!俄罗斯杯球员染红后把球衣送观众,红牌取消后没球衣穿

雷速体育
2025-09-19 23:15:04
4比1大胜!20岁中场连续六场首发

4比1大胜!20岁中场连续六场首发

李絙在北漂
2025-09-19 12:16:37
三位大人物骨灰被移出八宝山,他们分别是谁?其中一人是开国上将

三位大人物骨灰被移出八宝山,他们分别是谁?其中一人是开国上将

文史达观
2025-09-08 20:13:26
央视国宴那瓶水火了!不是娃哈哈,更不是农夫山泉,背后有何讲究

央视国宴那瓶水火了!不是娃哈哈,更不是农夫山泉,背后有何讲究

山河月明史
2025-09-09 17:00:57
2025-09-20 06:00:49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56212文章数 7568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时尚
房产
教育

数码要闻

750万小米空调升级10年免费包修:为用户节省15亿元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卡其裤+蓝衬衫,简单高级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教育要闻

分层教学就是搞歧视?家长和老师激烈争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