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生意难得,拥有好生意的好公司,更难得。
在境内资本市场的5400多家公司中,能在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公司并不多,福耀玻璃算一个。
2024年,福耀玻璃在国内汽车玻璃领域的市占率达到了70%,全球市占率提升到了36%左右。
反映到业绩表现方面,福耀玻璃在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92.52亿元,同比增长18.4%;实现净利润74.98亿元,同比增长33.2%,刷新了公司近十年的业绩新高。
![]()
当然,人家自己赚到钱了,也没忘了大家。
2024年福耀玻璃计划分红46.79亿元,股利支付率高达62.65%,甚至比“分红大户”茅台(40.24%)、长江电力(55.19%)还要高。
又会赚钱,又会分钱,福耀玻璃是怎么把汽车零部件的生意做成这样的?
Part 01
一块玻璃,毛利率43%
福耀玻璃的前身,是1976年创办的福清市高山镇异型玻璃厂。那时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只是这个玻璃厂的一名业务员,负责推销水表玻璃。
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连年亏损的高山异型玻璃厂。
接手后不到一年,曹德旺就把玻璃厂的销量从几十万片提升到了200万片,实现了净利润20多万元。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曹德旺通过与一名司机的交流得知,一片成本只有100元的汽车玻璃,可以卖到上千元的价格,这让曹德旺非常震惊。
于是在1986年,曹德旺火速把玻璃厂主业转向了汽车玻璃,从那之后,福耀玻璃就一直专注于汽车玻璃领域。
从福耀玻璃近十年的盈利性来看,公司的毛利率基本能保持在35%以上,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了43%,净利率则是在15%左右上下波动。
![]()
福耀玻璃这种盈利水平,堪称恐怖。
就以2024年的数据为例,福耀玻璃的毛利率是36.23%,净利率是19.12%,远超19.44%的行业平均毛利率和3.74%的行业平均净利率。
甚至就连消费领域巨头——美的集团、伊利股份、中国中免的盈利性,也在福耀玻璃之下。
从一定程度上讲,福耀玻璃的盈利性已经超越了传统制造业的范畴。
Part 02
一家技术为基的制造业公司
我国制造企业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技术壁垒低。
很多制造企业都会通过技术引进和模仿制造的方式维持生产,对现有的成熟技术依赖性很强,很少会主动创新。
他们的经营更偏向于短期的成本控制,而不是长期的技术投资,所以基本上只挣“辛苦钱”。
但福耀玻璃就不一样了,他在产业链中的利润分配权特别高。
核心原因就是,技术壁垒。
2020年至2024年,在同行华域汽车、双林股份的研发费用率都在下降的情况下,福耀玻璃的研发费用率却依旧保持在4%以上。
![]()
2024年福耀玻璃的研发费用率高达4.27%,在市值500亿以上的车身附件上市公司中,福耀玻璃的研发费用率排名第一。
在大量的研发投入下,去年福耀玻璃推出了全球首款集成生物识别功能的智能玻璃,在调光玻璃响应速度(0.1秒)等关键指标上领先同行50%以上。
2024年末,公司累计专利数量已突破4175项,主导制定的国家/国际标准有58项,未来福耀玻璃与其他企业的技术代差会进一步加大。
一方面,福耀玻璃研发成本摊销力度更强。
目前公司已经实现硅砂、设备、浮法玻璃等产业链覆盖,其中硅砂自给率达95%以上,核心设备自给率有80%。
借助产业链自控,福耀玻璃利润空间也更大,留给研发方面的资金支持也要更多。
另一方面,福耀玻璃的技术推广率更高。
汽配公司想要成为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商,至少需要经过车企2年的产品认证。
目前福耀玻璃与丰田、大众等部分头部车企合作时间已超20年,在新能源领域公司还绑定了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更是成为了蔚来的独家供应商,此外福耀玻璃在新势力车企的客户覆盖率高达100%。
在下游客户资源方面,福耀玻璃是独一档的存在,这对公司的技术优势积累也非常有帮助。
后续福耀玻璃的技术变现能力,主要看两个方面。
Part 03
海外新增+高毛利产品新增
一个方面,是海外市场的抢占情况。
福耀玻璃在国内的市占率已经达到了70%,继续增长的难度很大,但公司在海外还是比较容易抢占市场的。
近几年全球汽车玻璃的多个主要参与者都在走下坡路,圣戈班甚至准备卖掉汽车玻璃业务了。
![]()
目前圣戈班已经不再接受新的定点生产,这意味着未来其新车型的配套产能为0,现阶段老车型的生产预计还有6-7年的配套生产时间。
也就是说,大概6-7年后,圣戈班手中13%的全球汽车玻璃市场份额就要被瓜分。这部分市场福耀玻璃是很有希望拿下的。
另一个方面,是高附加价值产品的渗透率。
2024年福耀玻璃HUD抬头显示玻璃、调光玻璃等产品收入占比高达38%,同比增长了5.02个百分点,带动公司每平方米汽车玻璃单价提升至了229.11元,同比增长7.5%。
目前新能源车企中,问界、小鹏、理想、蔚来等多款车型均已配备了HUD系统。
未来随着HUD抬头显示的渗透率提升,福耀玻璃有望在这部分高毛利市场中实现业绩新增。
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蓝思科技生产的超薄夹胶玻璃已经成功导入了比亚迪、小米、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这可能会对福耀玻璃现有的高净值产品产生威胁。
Part 04
总结
过去四十年,福耀玻璃用持续的高研发投入和全产业链布局,打破了“制造业只能赚辛苦钱”的刻板印象。
未来面对国内新势力的技术追赶、海外市场的复杂环境,福耀玻璃仍需保持警惕。
不过,正如曹德旺所言:“做企业,要像玻璃一样透明,也要像钢铁一样坚韧。”
福耀的下一步,或许正是用更硬的科技、更广的布局,让这块“中国玻璃”折射出更耀眼的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