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消息,6月11日,日本防卫省称,7日和8日,中日军机在太平洋公海发生两次近距离交锋,最近距离仅45米,日方通过外交渠道抗议。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此前已说明,中国航母编队西太平洋训练是年度计划内的例行性安排,符合国际法,不针对特定国家。先看这次交锋的具体情况。日本派出的是P-3C巡逻机,这是军用远程侦察平台,任务是锁定目标、拍照、监听,说白了就是在监视中国航母编队。而中国歼-15战机是在进行正常的警告驱离。
日本却倒打一耙,说中国军机“危险逼近”,这完全是混淆是非。就像你家门口来了个不速之客,你把他赶走,他反而说你态度不好,这显然不合理。再看中国航母编队这次训练的意义。辽宁舰和山东舰双航母同时在西太平洋深处训练,这是中国首次实现双航母在该区域的行动。辽宁舰编队还首次突破了所谓的“第二岛链”,进入岛链以东水域。这意味着什么呢?过去,美国一直用岛链来封锁中国海军,现在中国航母直接突破了这种封锁,说明美国的“岛链战术”已经不管用了。
美国航母(资料图)
就像一道墙,原本以为能挡住别人,结果别人轻松就跨过去了,这墙也就失去了意义。而且,中国航母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以山东舰为例,其搭载的歼-15舰载机作战半径在1000公里左右,在没有岸基支援的远洋条件下,还能维持稳定的出动频率。这对于提升实战化水平非常重要,说明中国海军在远海作战方面越来越成熟。就像一个人,以前只能在自家院子里活动,现在能到更远的地方去,而且还能很好地照顾自己。
面对中国双航母的行动,美国和日本的反应形成了鲜明对比。日本反应激烈,如临大敌,又是抗议又是炒作,因为它本身就是“岛链战略”的一部分,中国航母的突破让它感到了威胁。而美国呢,“华盛顿”号航母刚出港,舰面空空如也,“尼米兹”号远在南海,无法对中国的训练行动作出即时反应。整个西太平洋上,没有一艘美国航母能贴身监控中国航母编队。这说明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力量部署出现了问题,有点捉襟见肘的感觉。
特朗普(资料图)
就像一个警察,原本想在某个地方维持秩序,结果自己人手不够,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行动。美媒对中国航母的行动也有很多猜测和预测。《纽约时报》称,中国航母证明了在危急时刻可以与美国角逐西太平洋的控制权。《战区》甚至提出,中国下一步可能会推至关岛、中途岛,甚至未来靠近夏威夷。这些预测虽然有渲染的成分,但也反映出一个事实:西太平洋已经不再是美国航母“自由巡航”的专属海域了。
中国海军的实力在不断增强,在西太平洋的存在也越来越重要。为什么美国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分析认为,美国海军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多艘航母存在超期执行任务的情况,实在抽不出航母来应对中国的行动。而且,眼下正值中美关税磋商的关键节点,美国可能也不想在海上制造分歧,影响谈判结果。这就像一个人,手里的事情太多,顾不过来,只能先挑重要的事情做,其他的事情只能暂时放一放。
石破茂(资料图)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日本的动向。日本一直跟着美国遏制中国,这次炒作中日军机交锋,可能还有更深层的目的。一方面,它想向美国证明自己的价值,担心美国因为“岛链战术”失效而放弃它。另一方面,日本可能想通过炒作“中国威胁”,为自己进一步扩军备战制造借口。二战后,日本的军事力量受到限制,但现在它的自卫队已经发展成一支装备精良的准军事部队。如果日本继续这样下去,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可能会给地区和世界带来不稳定因素。
中国海军这次行动,从外交部到国防部,从舰载机部署到雷达反制能力,整个行动体系都是有计划、有节奏地展开的。中国对外宣布行动合法合规、非挑衅性,这显示出中国在战略上的底气。中国不是要和谁对抗,而是要让世界适应中国的存在。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任由别人欺负。如果有人想挑战中国的底线,中国一定会坚决反击。
几年前美国在东亚集结的三航母编队(资料图)
美国能不能适应中国在西太平洋的存在,将是未来几年太平洋地区的核心议题。过去,美国通过关岛、夏威夷、横须贺形成的战略三角控制了整个西太,但现在,这个三角的关键点关岛,其新一代雷达项目因为缺乏中国供应的氮化镓材料而进展停滞。这就像一个人的眼睛出了问题,看东西不清楚了,自然也就无法很好地掌控局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