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水产养殖业面临严重疾病爆发压力的背景下,疫苗被认为是提高免疫力和减少对化学品依赖的有效解决方案。最近的一个突出趋势是应用微藻作为疫苗生产的基础,为开发可持续、有效和廉价的口服疫苗开辟了前景。

![]()
开发用于水产养殖的基于微藻的疫苗。
一、微藻–重组疫苗的新型生物平台:
该团队在华南理工大学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显示,由于其突出的优势,微藻在鱼虾养殖和其他水生物种的重组抗原方面具有潜力:
1、生态可持续性: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不需要复杂的养殖条件,并且易于生物降解。
2、成本低,易于培养:可在开放式或封闭系统中大规模生产,适合多层次应用。
3、易于转基因:抗原编码基因可以插入微藻的核或叶绿体基因组中。
4、同时提供营养:微藻既是抗原的来源,又为水生动物提供营养价值。
二、口服疫苗,是水生动物免疫的突破:
与传统疫苗(压力大且劳动强度大)不同,这项技术允许鱼和虾通过食用转基因微藻通过胃肠道自己接种疫苗。
作机制包括:
1、抗原保护:藻类细胞壁保护消化环境中的抗原。
2、释放和识别:进入肠道后,抗原被M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肠道免疫细胞释放和识别。
3、全身免疫激活:微藻富含糖蛋白和多糖的表面具有天然的佐剂作用,强烈刺激局部和全身免疫。
4、建立免疫记忆:帮助免疫系统在再次遇到病原体时记住并有效应对。
三、优化疫苗有效性的策略:
为了提高保护的有效性,正在实施的策略包括:
1、用天然聚合物(如:藻酸盐或壳聚糖)的微藻,以保护和控制抗原释放位点。
2、佐剂共表达:微藻旨在同时产生抗原和内源性免疫刺激物。
3、人工智能抗原设计:使用AI和机器学习来:
预测抗原的最佳结构。
创建针对多种病原体的多价疫苗。
优化了与附加组件的互作性。
四、应用及发展前景:
微藻疫苗技术是水生疾病预防领域的潜在革命,这要归功于:
1、降低水生动物健康管理的成本和风险。
2、通过避免疫苗接种带来的压力来提高水生动物福利。
3、限制抗生素和化学品的使用,为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4、促进靶向抗原研究,适用于每个物种和每个特定病原体。
一些实验应用已被证明非常有效:
![]()
五、挑战依然存在:
尽管基于微藻的疫苗提供了很大的希望,但实现这种潜力仍面临许多技术和实践障碍:
1、抗原表达性能欠佳:微藻的基因改造过程,特别是在细胞核或叶绿体中的整合和稳定表达,仍面临许多困难,影响产生的抗原含量。
2、缺乏工业规模的生产系统:开发能够精确控制培养条件的专用生物反应器是扩大微藻疫苗生产的先决条件。
3、抗原在宿主体内的稳定和分布:需要创新的策略来确保抗原在胃肠道中存活足够长的时间,并在正确的吸收位点释放,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免疫效果。
4、与转基因生物 (GMO) 相关的法律和分子生物学障碍:需要在生物安全方面严格控制水产食品中转基因微藻的使用,对风险评估和许可流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5、缺乏对水生免疫的全面了解:水产养殖业的生物多样性使得确定每个物种的特定免疫反应机制成为一项重大挑战,需要更广泛的研究。
六、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进步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共鸣,由于以下发展方向,微藻疫苗的未来被认为是非常积极的:
![]()
1、合成生物学和现代遗传技术的应用:允许重新设计基因表达系统,提高抗原产量,并扩大可用微藻种类的范围。
2、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支持抗原结构的模拟、设计和优化,并预测免疫功效和与宿主的生物相互作用。
3、多价和灵活的疫苗:面向能够同时对抗多种病原体、快速响应新出现的病原体的混合抗原。
4、整合内源性佐剂:利用微藻中的天然分子(如多糖、糖蛋白)作为生物佐剂,在不添加外部化学物质的情况下增加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来自微藻的口服疫苗技术标志着水生疾病预防战略的重要突破,尤其是在世界正在朝着可持续、安全和高度生物效率的农业模式迈进的背景下。由于其能够将有效的抗原产生、天然免疫刺激、合理的成本和营养潜力相结合,这项技术有望改变水生疾病控制的方法。对研究、技术完善和消除法律障碍的持续投资将为广泛商业化铺平道路,有助于确保生物安全和提高整个水产养殖价值链的生产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