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虹《高尔夫大师》出版人(特约)、中国百佳球场评选执委、美国《Golf Digest》全球百佳球场评委、高尔夫频道《高谈阔论》节目特约评论员。
我有个朋友酷爱音乐,精通多种乐器。他说,同一首曲子,不同演奏者的情绪和技巧细节,他都能听出区别—这些极其微妙的差异,决定了音乐家的段位和艺术成就的高度。他最喜欢的钢琴家之一是郎朗。郎朗多年来始终坚持每天练琴不少于六小时(而业内的平均练琴时间约为三小时)。这组数字背后藏着一个跨领域的真理:苦练不是天才的特权,而是通往卓越的必经之路。
苦练不仅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他喜欢的另一位钢琴家王羽佳,会将每天的六小时练琴时间细致拆分:90分钟练音阶,180分钟练习乐曲片段,90分钟进行整首作品的演奏训练。我朋友说,有次他现场听李云迪演奏《野蜂飞舞》,竟然听出了他练习不足的痕迹。他感慨:“这首曲子,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果然,那场演出李云迪本人也很不满意,甚至把《野蜂飞舞》弹了两遍......
如今,斯科蒂·舍夫勒又开始大比分连胜。去年他六场比赛赢下五场,今年春季伤愈复出后,更是在美巡赛和PGA锦标赛上一路遥遥领先。他展现出的统治力,几乎可以媲美老虎·伍兹在2000—2002年和2006—2008年间的巅峰表现。
老虎·伍兹曾说,他在身体无恙的完整赛季里,每天都要确保“杆面与球的接触达到一千次”。这个训练习惯,他从五岁开始坚持至今。而据舍夫勒的体能教练兰迪·史密斯统计,过去五年里,舍夫勒的短杆练习累计达到55.3万次,平均每天练习302次;若加上所有球杆的击球总量,也接近每日1000次的标准。
高尔夫历史上,还有一位日均练球千次的前世界第一选手—“蓝领球王”维杰·辛格。2004年,他一人独赢九场美巡赛事,包括一场大满贯,并终结了老虎·伍兹长达五年的世界第一统治。
我们成绩起伏不定、常“猫一天狗一天”,归根结底是肌肉记忆不够。职业与业余的分水岭,往往就是训练的总量。即便是老虎·伍兹或舍夫勒,一旦因伤缺练,成绩也会迅速下滑,胜率从巅峰时的二三十个百分点骤降至连续数十场无冠。
舍夫勒曾在与球具品牌的合作测试中发现,在连续三小时的推杆练习中,他在第153分钟时突然找到了全新的瞄准线感知方式。这样的“顿悟”,并不只属于天赋异禀、始终觉知敏锐的人;前提是,你要撑得过漫长而枯燥的练习时长。
具体的阈值因人而异,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一千次的每日击球训练后,不会再有平庸。哪怕动作不完美,练到这一强度,也能固化为肌肉记忆,从而实现“一致性挥杆”的高水平表现。
什么是“肌肉记忆”?2024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脑电监测发现,职业运动员在训练后期会进入一种“超限状态”—大脑皮层活跃度下降约40%,而小脑活跃度上升约65%。这说明,肌肉记忆是一种身体自主优化能力的表现。“卖油翁”、“辕门射戟”、“一箭双雕”,都是在极度密集的训练下,形成的肌肉记忆所展现的极致技艺。
所以,当我们觉得练球“没效果”的时候,往往只是因为训练量还未达到“产生效果”的临界点。老虎·伍兹之所以成就无与伦比,是因为他在四十余年间,累计触球超过1800万次—相当于把地球赤道铺满高尔夫球,再击打一圈、两圈、三圈......要做到这点,需要专注的信念、坚定的意志和超强的体能。而这也不可避免地缩短了他的运动寿命。
笔者也快50岁了,愈发能感受到:几小时几百颗球的训练,对体力消耗极大。“1000”这个数字是可望不可即的天花板,更不要说每天1000颗,那几乎意味着要将“痛苦”训练为“本能”。我做不到,所以五左右的单差点,就是我的极限。
通常来说,手上动作繁多、挥杆个性强的球员,更依赖大量训练来维持出色的手感。例如达斯丁•约翰逊、巴巴•洪森、乔丹•斯皮思、吉米•福瑞克、约輸•达利、张连伟、梁文冲,乃至舍夫勒和老虎•伍兹⋯•他们的高强度训练,也让职业生涯更易受伤病困扰。
我们业余选手也类似。那些喜欢“自创动作”、靠“灵感觉悟”打球的球友,即使偶尔能打出超低杆,但只要几天不练,就容易迷失;而一直跟着教练、依赖Trackman数据、采用“教科书挥杆”的球员,则相对更稳定,练少点也不容易突然“不会打球”。他们受伤概率低,运动寿命长。如果他们能日练千球,就几乎所向披靡了。
更多相关内容请订阅《高尔夫大师》6月刊
近期精彩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