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农历五月十七了。
![]()
老辈人常说“五月半,讲究多”,这话一点不假。
农历五月叫“仲夏月”,天热得黏糊糊,雨多湿气重,老祖宗留下不少习俗。其中最要紧的,就是“吃三黄,忌一事”。先说说“三黄”,各地说法不大一样。
![]()
有的地方吃黄米,新麦没下来那会儿,黄米糕、黄米饭最顶饱。黄米性温味甘,老一辈说“五月吃黄米,腰板硬实少生病”,图个仓廪实、身子壮。
有的地方吃黄瓜,这时候黄瓜脆生生、水津津,凉拌腌渍都爽口。古人管这叫“以绿清热”,夏天热得慌,吃口凉脆黄瓜,心里都舒坦。
![]()
还有的地方吃黄鳝,黄鳝滑溜溜、肉厚实,和蒜苔一炒喷香。
黄鳝蛋白质多,夏天出汗多,吃它能补补元气,老一辈说“五月吃黄鳝,浑身有劲儿”。你瞧,“三黄”虽不同,都是应季的好东西。再讲“忌一事”,老辈人忌讳过度劳累。
![]()
五月天热人乏,熬夜干活儿容易耗元气,老话说“五月十七歇一歇,下半年里劲头足”。不是迷信,是天热湿气重,身体需要“静一静”,少动怒、早睡觉,才养得好精神。
有人觉得这些习俗过时了,其实藏着老辈人的智慧。黄米是旧粮新吃,黄瓜是应季尝鲜,黄鳝是补夏的讲究,哪样不是顺时而动?忌劳累更实在——天热时硬撑着干活儿,中暑犯懒的事儿可不少见。
![]()
前两年村里王婶五月十七还下地割麦,结果热得直迷糊,躺了半天才缓过来。
打那以后,她逢人就说“老理儿不能丢,该歇就得歇”。当然,“三黄”也不是死规矩。
![]()
有的地方吃咸鸭蛋的蛋黄,说“仲夏食黄补元气”;有的地方烧黄鱼,鱼肉嫩得能化在嘴里。不同地方有不同讲究,图的都是平安健康。老习俗不是迷信,是老辈人用日子熬出来的养生经。
后天不妨试试:煮碗黄米饭垫垫肚子,切盘脆黄瓜解解腻,要是爱吃黄鳝,炒一盘补补身子。晚上别熬太晚,躺床上想想,老辈人传下来的,哪样不是为咱好?你老家五月十七有啥讲究?
“三黄”吃的是啥?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