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遵义,陈大山经营着一家传承三代的辣椒酱作坊。尽管采用本地辣椒和古法工艺,但因地处偏远、缺乏电商经验,产品年销量长期停滞在5万瓶左右。2024年3月,陈大山在政府招商会上了解到淘工厂天天特卖工厂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了入驻申请。
出乎意料的是,审核仅用1天就通过了。平台不仅免除了推广费用,还派产地小二上门指导,将传统玻璃罐升级为防漏挤挤装,并通过M2C模式砍掉中间环节,使辣椒酱成本直降20%。
今年618大促期间,淘工厂推出“黔货出山”产业带扶持计划。在平台运营专家建议下,陈大山将玻璃罐包装升级为防漏挤挤装,并开发出“微辣”“香辣”新口味。大促启动当天,辣椒酱获得首页黄金位曝光和8小时贵州专场直播引流,单日店铺访问量激增15倍。配合淘工厂“取消预售、现货秒发”的新机制,首批3万瓶辣椒酱开售30分钟即售罄。
订单爆发式增长让作坊面临甜蜜的烦恼。陈大山紧急招募30名村民扩大生产,同时引入自动化灌装线。淘工厂的智能管理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实时销售数据预测,辣椒原料采购周期从10天缩短至3天;平台消费者评价系统还帮助改良配方,减少油量、增加醇厚度。整个618周期,作坊日均订单量达平日的18倍,单月销量突破20万瓶,相当于过去四年总和。
如今走进陈大山的工厂,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墙上电子屏实时显示淘工厂订单数据。“曾经以为电商要组建专业团队,现在只需专注做好一瓶辣酱。”陈大山指着新研发的香菇辣椒酱感慨。更让他自豪的是,销量增长带动了本地种植业——工厂与周边200户椒农签订长期协议,每售出10万瓶辣酱就能新增1个就业岗位。
陈大山的蜕变正是淘工厂天天特卖工厂店赋能中小企业的缩影。618期间,平台通过“零经验入驻+全流程托管”模式,已助力贵州200余家特色食品工厂实现电商转型,商家数环比增长1500%。当“深山风味”遇上“淘工厂效率”,一条用数据驱动生产、让农户直连消费者的新通路正在黔北山区铺就。在充满机遇的电商新时代,淘工厂天天特卖工厂店始终秉持“良心好货真便宜”的理念,持续点燃乡村振兴的致富之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