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发布的《金平果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以综合排名第6位的优异成绩跻身全国高校第一方阵,超越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传统强校,成为工科院校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亮眼存在。
这份榜单不仅是对高校学术声誉、科研实力的综合评估,更凸显了哈工大在科研转化效率与国家重大工程参与度上的独特优势——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双一流”A类高校,用排名诠释了“航天第一校”的实力。
哈工大的科研转化能力早已在权威榜单中得到印证。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4》发布的2023年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前30强中,哈工大凭借突出的产业化实力跻身全国前十,展现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高效转化能力。
哈工大构建了“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平台搭建—模式创新”的全链条体系,通过与国家电网、中国一重、哈电集团等百余家央企国企建立深度合作,形成了“共同出题、联合答题、生产线验题”的产学研融合模式。
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哈工大就与省内9个地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累计与省内1582家企业开展科研合作,覆盖龙江全部地市。2024年,学校专利转让授权龙江企业同比增长1089%,位列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总榜第一位;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金额同比增长104.8%,占全省高校登记总额的44.4%。
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哈工大牵头成立商业航天、碳中和、智能机器人三大产业技术联盟。2024年黑龙江省高校科研院所职工创新大赛中,哈工大“核工业自动化检测维修机器人”“放电等离子体极紫外光刻光源”两大项目斩获一等奖,前者已应用于国内核电集团保障设备安全,后者攻克极紫外光刻光源技术瓶颈,彰显了科研成果服务高端制造的硬核实力。
如果说科研转化是哈工大服务社会的“加速器”,那么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深度参与,则是其彰显使命担当的“试金石”。
翻开哈工大的科研履历,处处可见服务国家重大工程的印记。作为“航天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学校研发的关键技术持续支撑神舟、嫦娥、天宫、北斗等“国字号”工程,成为航天领域不可或缺的创新支柱。2024年投入运行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我国航天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可模拟9大类空间环境因素,累计服务150余家单位,为1000余型宇航元器件提供测试,成为航天材料与器件研发的“地面空间站”,推动我国航天工程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验证迈上新台阶。
金平果排名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和多个指标,所以这份榜单不仅是一张成绩单,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生态演变的缩影。从排名数字可以看出强校的位次更迭,更能发现如哈工大这样高校的学科布局与国家战略的深度合作。
正因如此,哈工大也成为了众多学霸的首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