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芸芸将帅之中,多位与青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来青或视察,或开会,或疗养,在这座年青的海滨城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1951年8月3日至9月4日,朱德来青视察人民海军,下榻在太平角一路1号。该楼建成于1935年,造型雅致,庭院敞阔,是典型的北欧风格民居。
1951年,朱德元帅视察青岛某炮兵阵地。
在青期间,朱德参加了8月6日至26日召开的人民海军首届政治工作会议,还在罗荣桓、罗瑞卿、甘泗淇等将领的陪同下,视察了海军炮兵团、快艇学校、炮校和航校等,游览考察了小青岛、中山公园、水族馆、湛山寺等市区景点。
此行,朱德在青岛致函毛泽东,介绍青岛和胶州湾:
青岛市的胶州湾,是我国最好之军港,可容纳百支军舰,水深、湾大、口子很小。又是很好的商港,可容二三万吨的大船,可直靠码头。码头有6个,每月进出均有20万吨上下,比上海、天津的出口均好些。我国能大量出口,有起重装备之港口,仅有大连、青岛两港口。又是工商业区,工商各半。又是风景休养地区,由胶州湾往东至崂山沿海一带皆是风景区,德日帝国主义及中国封建官僚资本家们所建筑的别墅很多,将来可为疗养区。
朱德的一番调研建议,得到毛泽东的肯定。自此,青岛与北戴河成为北方城市中的疗养避暑胜地,闻名遐迩。
1957年7月17日至21日,朱德再次来青参加会议,仍下榻在太平角一路1号,故此楼在岛城民间有“朱德楼”之别称。
朱德此行曾赴崂山北九水参观考察。进入“二水”,见一山峰突兀而立,威风凛凛,气度不凡。陪同人员告诉朱德,此峰被当地人叫作“太师椅子”。朱德笑了:“哪里是椅子?分明是一位古代的将军嘛!”遂在山峰下即兴赋诗一首:
将军解甲回山村,带领乡亲勤造林。不贪高官和厚禄,只为育树又育人。
游罢,他又赋诗一首:
崂山宝地方,天然好牧场。
高山栽松杉,矮岭植柞桑。
坡地建果园,平川种菜粮。
截流修水库,打坎建鱼塘。
农村为城市,时刻不能忘。
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后,彭德怀于1954年4月30日至6月10日,来青视察并疗养,下榻在山海关路17号。该楼建于1940年,为日欧混合式别墅,出院门即是第二海水浴场西侧门。在青期间,彭德怀视察了海军青岛基地,并出海巡航至大公岛、薛家岛,远至连云港。
残酷漫长的战斗岁月,给刘伯承的身体带来不少伤病。1955年夏,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的刘伯承来青岛休养,下榻在山海关路17号。
刘伯承元帅
该年恰是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的一年,因身体未完全康复,刘伯承未能赴京出席授衔仪式。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于9月24日携带元帅服、三枚一级勋章等来青。在住地,同来的摄影师拍摄了刘伯承身着元帅服、佩戴勋章的标准照。如今我们看到的刘伯承那幅元帅标准照,即拍摄于其青岛八大关寓所内。
陈毅元帅与夫人张茜在青岛海滨
1954年5月,陈毅来青视察、疗养,下榻在黄海路18号,即著名的花石楼。该楼建成于1931年,原为俄国报业大亨的私宅,是八大关核心区最早的别墅之一,融合了欧洲四大建筑流派艺术风格,建在海边岬角的岸崖之上,可俯瞰太平湾的海天秀色,位置极其优越。在青期间,陈毅从市图书馆借阅了《胶澳志》、《即墨县志》(清同治版)等书籍,写下了著名的长诗《初游青岛》(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五日):
五四争青岛,于今卅五年。常常思游览,屡屡错机缘。
夤夜突来访,面目未看全。海市灯辉煌,海水漫无边。
群山海中峙,远岛似规圆。隐约尚可见,幢幢影相联。
巨舰泊海中,火树花若燃。万象看不足,深夜坐斋前。
沉吟久不睡,海天思绵绵。此是弹丸地,史实可详谙。
先言远古事,显名首齐桓。管仲有雄略,利用及鱼盐。
田单更晓事,诱敌胶之南。即墨能苦守,敌退国土完。
其后有田横,抗汉鲁之顽。从义五百人,立懦而廉贪。
齐鲁遗佳话,代代有名贤。晚清势衰颓,无复自闭关。
德日先后来,相继肆凶残。赖我人民力,鲁案复主权。
又落国贼手,依然苦元元。近代抗日战,游击敌胆寒。
尔后败美蒋,重点胜万难。而今四海一,东境大屏藩。
外寇敢伸手,聚歼使无还。试看海天青,其青照市廛。
试看松柏青,其青染峰峦。伟哉胶莱青,千里美良田。
更有新人民,青春迈无前。历史创造者,命运自斡旋。
思之乐融融,归寝熟且甜。朝来开户牖,红日照东檐。
工人正上工,学生赴校园。战士正操练,渔民斗狂澜。
更有休养客,安心度豫闲。一切寄生虫,灭迹不待言。
观此新气象,使我开心颜。
1997年,青岛市在修建五四广场时,将陈毅留给青岛的这首长诗镌刻于巨石之上,供游人和市民观赏。
1954年7月22日,陈毅再次来青,下榻在莱阳路3号。23日,陈毅在青岛视察了刚刚组建起来的海军独立潜水艇大队,并满怀激情地写下了《潜艇上留题》:
人口六万万,立国太平洋。面对侵略者,必须有海防。
水上多舰艇,空中能飞航。海底深千尺,潜水亦所长。
件件皆掌握,样样是内行。严整陆海空,捍卫我边疆。
和平可确保,建设日辉煌。战贩如伸手,必定遭灭亡。
大哉新中国,指日富且强。
开国大将张云逸也曾在莱阳路3号居住疗养。
共和国十大元帅中,罗荣桓与青岛的渊源最深。
罗荣桓在私立青岛大学学习期间
1924年,私立青岛大学成立,校址选在原德占后修建的俾斯麦兵营,并开始面向社会招收新生。湖南籍学生罗荣桓考入该校,并担任学校学生会负责人。在校期间,罗荣桓组织了声援青岛纱厂工人罢工的罢课运动。1926年夏,他从该校毕业后,辗转回到家乡,后跟随毛泽东参加了秋收起义,开始了戎马一生的革命生涯。
1951年7月13日至9月4日,罗荣桓来青参加人民海军首届政治工作会议,下榻在山海关路17号。罗荣桓是十大元帅中去世最早的一位,逝于1963年12月16日,毛泽东主席得知消息后十分悲痛,写下了《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诗悼念: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毛泽东曾说,贺龙是用两把菜刀起家,走上革命道路的。
1964年,肖劲光大将陪同贺龙元帅等视察海军北海舰队。
贺龙元帅曾5次来青疗养、开会。1951年8月,贺龙首度来青疗养。1955年夏天,贺龙再度来青休养,下榻在山海关路5号。该楼建于1936年,是一栋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日式三层小洋楼,门前一株木香,初夏时节开花,香飘数里。该楼出门便是第二海水浴场北门。1956年7月21日至8月2日,贺龙第三次来青,下榻在山海关路17号。1957年夏和1964年10月,他又两度来青。贺龙是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军总指挥,故十大元帅的001号证书,颁发给了贺龙。
徐向前元帅也多次来青。
徐向前元帅与夫人黄杰在青岛
青岛解放后,中央即安排身患重疾的徐向前来青岛休养。他于1949年7月中旬抵青,下榻在山海关路17号,是具备疗养区雏形的八大关接待的第一位共和国高级将领。同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徐向前因病未愈,只能在青岛的寓所中,静听着收音机中传来的毛泽东铿锵有力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心情之激动,可想而知。
1956年7月12日至8月2日,徐向前再度来青疗养,下榻在汇泉路22号。该楼建于1933年,是一栋折中主义别墅,推开大门即是碧波万顷的汇泉湾。1958年7月20日,徐向前第三次来青休养,住居庸关路11号。这是一座西班牙风格的建筑,房子建在坡顶的制高点上,太平湾沿岸美景可尽收眼底。1972年8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的徐向前,陪同诺罗敦·西哈努克和夫人由济南来青参观访问。青岛市万名群众夹道欢迎,盛况空前。在青期间,徐向前陪同西哈努克观看了北海舰队的海上编队表演,游览了栈桥、鲁迅公园、水族馆等景点,参观了青岛啤酒厂、贝雕厂等工厂企业。1978年夏,徐向前再度来青,下榻在山海关路13号。参观中山公园时,他与公园服务人员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
开国大将罗瑞卿、上将刘亚楼等,曾下榻在居庸关路11号。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十大元帅中另一位擅诗的儒帅是叶剑英,他的格律诗,曾得到毛泽东的称赞。
1954年夏,叶剑英因病来青岛休养,下榻在山海关路1号。这是一座浅色调的法式建筑,建成于1933年,楼前楼后两个庭院,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龙柏、雪松之中,窗外即是第二海水浴场,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在此期间,他为岛城留下一首名作《青岛》:
小楼明一角,深隐绿丛中。
海阔天如盖,山遥岛似熊。
轻波垂钓叟,旭日弄潮童。
忽忆刘亭长,苍凉唱大风。
叶剑英元帅、肖劲光大将检查海军舰艇部队与水兵交谈。
1979年9月,叶剑英再次来青岛视察,下榻在山海关路17号。此次在青期间,他向市图书馆借来光绪刻本《古诗源》仔细阅读。在参观青岛啤酒厂时,叶剑英乘兴赋诗一首:
天下论英雄,啤酒何须煮。
争取得金牌,更上一楼去。
开国大将粟裕、肖劲光等也曾在山海关路1号居住疗养。
值得一提的是,八大关区域内的山海关路17号,因彭德怀、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等元帅下榻,而被岛城市民亲切地称作“元帅楼”。
本文摘选自王开生《观澜集》
王开生,1967年生,青岛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青岛市书法家协会顾问;著有《四方往事》《寻味四季》《四时五味》《观澜集》《青岛海岸线上的历史坐标——老别墅的故事》等。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