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财鲸眼」,做复杂市场的清醒者!
- . -
引言:
“ 十年六次叩响IPO之门,富友支付在资本市场的征途充满坎坷,盈利下滑、清仓式分红、罚单不断,重重困境下,它能否敲开上市大门?”
本文为财鲸眼原创
作者:小鲸
编辑:小凡
微信公众号:caijingyan
在竞争激烈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富友支付”)堪称资本市场的 “执着追光者”。自2015年起,这家成立于 2011 年的支付公司便踏上了漫长的 IPO 征程,十年间六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今年5月9日,其再度向港交所递表,开启新一轮港股 IPO 之旅。然而,看似执着的背后,却是富友支付面临的诸多发展困境,此次 IPO,它又能否如愿以偿?
图片来源:港交所披露易
10年来IPO之路屡败屡战
回顾富友支付的IPO历程,可谓是一部充满波折的奋斗史。2015年,富友支付筹划A股IPO上市,与兴业证券签订辅导协议,然而,仅仅一年后,2016年10月,兴业证券便终止了辅导工作,首次A股IPO计划夭折。2018年5月,富友支付与东方证券的前身东方花旗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三年后的2021年7月,东方证券也终止了对其的上市辅导。紧接着,两个月后,富友支付接受国金证券上市辅导,但到2024年2月,国金证券同样终止了辅导。
A 股 IPO 接连受挫,富友支付将目光转向 H 股市场。2024 年 4 月 30 日,首次递表港交所,可惜时过半年毫无动静,相关材料、申请失效;2024 年 11 月 8 日,第二次递表,依旧因未在 6 个月内完成聆讯或上市,招股书失效。如今的第三次递表,在经历了此前多次失败后,市场人士普遍预测,富友支付此次港股 IPO 恐怕也难以打破僵局。而令人疑惑的是,辅导机构接连终止辅导,富友支付自身也从未解释其中缘由,其是否具备 IPO 上市条件,上市障碍是否消除,都成为了萦绕在投资者心头的谜团。
从财务状况来看,截至 2024 年底,富友支付定期存款 1.50 亿元、货币资金 3.52 亿元,有息负债 1.87 亿元,似乎并非极度缺钱,却如此执着于 IPO,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图片来源:富有支付招股书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不足2021年六成
业绩滑坡,夹缝之中艰难求生
富友支付的经营业绩表现,也难以给其 IPO 之路增添信心。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02 亿元,归母净利润 1.49 亿元。然而,此后的业绩却呈现出不稳定态势。2022 年至 2024 年,营业收入虽有所增长,分别为 11.42 亿元、15.06 亿元、16.34 亿元,同比增长 3.63%、31.87%、8.50% ,但归母净利润却波动明显,分别为 7153.50 万元、9316.50 万元、8406.50 万元,同比变动 - 51.86%、30.24%、-9.77%,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仅约为2021 年的56.57% 。
图片来源:富有支付招股书
对于 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下降,富友支付解释主要是偿还进项增值税盈余扣减产生的其他亏损增加,以及行政开支增加所致。深入分析其营业收入构成,会发现富友支付高度依赖单一业务。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综合数字支付服务营收占营收比重分别高达 94.7%、93.9%、92.5%,其中境内支付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 85.5%、87.8%、83.9%,境内支付业务中的商户收单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 81.6%、85.7%、82.1%。与此同时,境内支付服务毛利率和商户收单服务毛利率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从 2022 年的 23.1%、20.1% 降至 2024 年的 20.4%、19.1% 。
图片来源:富有支付招股书
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富友支付面临着巨头垄断的严峻局面。目前,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仅存有 169 张支付牌照,注销了 102 张。支付宝、微信和中国银联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合计占据 92% 左右的市场份额;在互联网支付领域,中国银联、支付宝、微信合计占了约 66% 的市场份额;在跨境支付领域,拉卡拉稳居行业龙头地位。近年来,抖音、华为、小米、美团、滴滴等企业也纷纷间接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入局竞争。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富友支付 2024 年在中国综合数字支付服务市场的 TPV(总支付额)中,市场份额仅为 0.8%。而这微薄的市场份额,还是富友支付靠让利换流量的打法取得的,以牺牲利润为代价,进一步加剧了其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累积3.65亿分红引争议
多次上市未果已有股东选择清仓退出
富友支付的现金分红问题,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2021 年至 2025 年期间,公司共计进行了 5 次派息,分别为 1.4 亿元、0.25 亿元、1.2 亿元、0.4 亿元、0.4 亿元,累计分红3.65亿元,均以现金派发,这一金额占公司同期合计归母净利润的 91% 左右,堪称 “清仓式” 分红。一边推进 IPO 募资,一边进行如此大手笔的现金分红,富友支付的行为被质疑存在圈钱意图。
分析人士认为,富友支付 IPO 上市迟迟未果,曾经的资本股东急需获取一定收益,现金分红便成为了满足他们愿望的方式。事实上,已有股东选择清仓退出。2024 年 4 月,上海擎仪、宁波哲富、蒋薇茜及陈兆阳等股东将合计持有的 2981.89 万股股份转让给富友集团,完成撤退。
此外,富友支付声称公司没有实际控制人,公司有 68 名股东,控股股东为富有集团,持有公司 61% 的股权,而富友集团股权结构分散,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但创始人陈建家族直接间接合计持有富友支付 13.58% 的股权,控制富友支付的股权比例为 16.62%,陈建还担任富友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以及富友支付执行董事,因此,外界对其 “无实际控制人” 的说法存在质疑,2024 年,证监会也曾问询该说法的合理性。
罚单不断,合规风险高悬头顶
2021年至2024年累计被罚近700万元
合规风险同样是富友支付难以忽视的问题。2022 年,富友支付因违反规定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未经批准擅自经营其他外汇业务、违反规定将外汇汇入境内等三项违规,被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 11.27 万元并处罚款 140.12 万元;2023 年,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假名账户等违法行为,被处以罚款 455 万元,董事长张轶群也被罚款 8.5 万元;2024 年 2 月,因违反规定办理经常项目资金收付,被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予以没收违法所得 17539.13 元,罚款 65 万元。不完全统计,2021 年至 2024 年,富友支付累计被罚近 700 万元。
不仅如此,富友支付还因给 P2P 平台点对点提供支付服务,卷入46件与P2P相关的诉讼,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仍有8起P2P相关诉讼尚处于诉讼阶段,其中涉及金额最大的诉讼货币风险总额高达 1.25 亿元。罚单缠身、诉讼不断,富友支付的合规之路困难重重。
(注意:文中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司招股书。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尾声:
“ 十年六战IPO,富友支付在盈利缩水、清仓式分红、合规风险的重重压力下,依然执着地追逐着上市梦。然而,现实的困境犹如重重迷雾,笼罩在其前行的道路上。在竞争激烈、巨头垄断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富友支付能否突破困境,成功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我们拭目以待。若你对富友支付的发展有何见解,或是还想了解更多支付行业相关资讯,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关注「财鲸眼」,做复杂市场的清醒者!
声明:关于内容准确性的补充说明
内容核实承诺:「财鲸眼」致力于提供客观、准确的内容,但不排除因信息更新滞后、数据来源差异或理解偏差导致内容存在瑕疵。
读者反馈通道:若您发现文章中存在数据错误、事实性偏差或逻辑争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及时调整:
1、邮箱:caijingyan66@163.com
2、后台留言:请在文章底部点击“发消息”并提供具体指正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