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的中介前台数据爆了,挂牌房源一口气干到了14万套,跌涨比直接冲上20,属于是你想它涨它偏跌,而且还是群体性跳水那种。
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城市的二手房业主正在经历一场重新做人的旅程。曾经手握一套学区房,那口气比东风快递都硬。如今电话一响,开口就问,你买不买?砍个三成也行。卖房人说,我已经不在乎面子了,你随便还价吧。买房人说,那我就随便砍了哈,刀都磨好了,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最新数据,5月百城二手房均价全线下跌。恐慌情绪快速蔓延,甚至有人开始讨论,这是不是中国房地产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踩踏式卖房。说实话,这个词以前可都是形容抢房的,你还记得吗?曾经那场全民抢房的运动。一天一个价,早上刚谈好的价格,下午就涨5000。一夜醒来,房东就变卦了,理由是邻居刚卖贵了点,我不能吃亏。而现在呢,房东恨不得跪下,求你:“哥,您别走,再便宜一点。”
自进入6月以来,楼市从小阳春走进大炎天,越的不是行情,是卖家的内心。本来5月行情就已经疲软了,现在孩子入学的刚需已经撤场,天气又热得像电烤炉,谁还愿意顶着35度的天儿去看房。买家少了,卖家多了,供需一碰头,价格自然要掉。部分投资客扛不住了,开始清仓。刚需换房的也急了,老婆想说要是卖不掉,那新房子也就别想换了。而真正的刚需看了一圈,还是再等等吧。
于是,一个尴尬的现实出现了,卖家急着跑,买家磨刀霍霍。成交价一砍再砍,市场越来越凉,房价还在继续跌。很多二手房业主现在梦回23年底那段卑微时光。有人说这样下去不行啊,会挤兑,会冲击信心,会搞坏消费预期的。也有人说,上面不会坐视不管的,一定会出台新政来稳住房价。嗯,这话说的真耳熟,前几个月也有人这么说。
但现实证明,该躺平的还在躺平,该自救的一个都跑不了。其实站在上面的角度看,你会发现这事压根没那么急迫。一个二手房交易,不就是你情我愿的房产互换吗?你把房子卖了,他掏钱买了。一个失去信心,而另一个充满信心。一个卖房拿到现金,提升了消费能力,一个买房掏空钱包压缩了消费空间。对整个居民部门来说,财富没有消失,只是左手换到右手。
别忘了,现在大多数房子早就不是刚需了,而是负债的代名词。更何况还有不少卖家是真的命悬一线,什么做生意失败的、断供的、看病要钱的。这些人不是不想卖,是他不卖就会出问题了。你说他们是踩踏,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是在逃生。而上面最关心的是什么?
不是你家二手房卖不卖得掉,而是土地拍不拍得出去,新房卖不卖得出去,财政收不收得到钱。土地财政才是经济的骨头,二手房交易只是表皮上的痘,你指望上面为了你那套老破小放大招,怕不是你没睡醒吧。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另一场更深层次的变化。房价不再只涨不跌,楼市从共识资产变成了博弈市场。曾经你以为自己买的是不动产,后来发现买的是金融衍生品。再后来你终于意识到买的是信心,是特谋幻觉,是人类对于稀缺的集体幻想。你以为的刚需其实是对升值的渴望。你以为的价值洼地其实是割你的一把好刀。你以为的抄底机会其实是别人转身离场的托盘儿。
有些人正在离开,有些人还在观望,而留在场上的人开始明白一个最残酷的事实,恐慌时卖房确实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你捡漏成功后,成为下一个被砍的二手房主。今天你砍他30%,明天他割肉走人,后天你成接盘侠,你割的是别人的肉,接住的却可能是整条下跌曲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