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下的孩子大多容易自卑,为什么这么讲?
首先,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毕竟成绩好的只是少数,那些成绩差且敏感内向的孩子该如何是好?
其次,课程内容太难,致使孩子常常跟不上。我们的学习层层递进如同闯关,这一关总过不去,一直闯不过,是不是就会放弃这个游戏?
学习也是如此。如今有些题目着实太难,甚至我觉得已超出他们年龄段所能承受的难度。在此过程中,孩子一直充满挫败感。倘若家长不懂教育,不晓得如何疏导孩子的情绪,只解决情绪却不解决核心问题,或者只解决问题却不管情绪,孩子就容易出现问题。
此外,影响孩子学习动力的还有学校的学习环境。比如同学之间相互干扰,或者存在校园霸凌、人际关系问题,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每天上学提心吊胆,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学了跟没学一样,回去还得补课,花费更多时间却效率低下,诸如此类的因素都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我们这一代人基本都是应试教育这种工业化产出的结果,很多家长也是如此。想想看,你小时候喜欢读书吗?喜欢那种灌输式的工业化知识传授方式吗?恐怕不喜欢吧?
所以,我们如今要对教育进行升级。为什么?因为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制度未变,高考制度依旧,能理解了吧?
影响孩子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的因素众多,包括抗干扰能力弱,别人说点什么就特别在意,然后一直内耗。情绪不好时,学习的大脑无法正常工作,只有情绪稳定后,学习才能开展。
所以说,咱们不能一味地强调智商、遗传基因之类的,那都是找借口。努力尝试过后,发现孩子不行,那可以转换维度,换个专业竞争。但不能什么都不做,把孩子往学校一扔,是天才就成,不是天才就拉倒,这样太极端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