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
“拿到学校和海康威视共同颁发的嵌入式特色课程班的结业证,心里特别踏实,学到了硬核技术。”正在就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杭电”)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高岩,因为参加了这门校企合作课程且表现优秀,与其他5名同学拿到海康威视(以下简称“海康”)的实习offer,暑假即将进入公司实习。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海康威视共同开发嵌入式特色课程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海康威视共同开发嵌入式特色课程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海康总部位于杭州,是一家智能物联领域的上市公司。20多年来,约1800名杭电毕业生进入海康工作,80多位校友跻身管理专家行列。几年前,海康人力资源部门主动找到杭电,商讨合作开课。
从高校招收优秀毕业生,并让他们尽早融入实战、融入企业,是来自企业的现实需求。
2022年,杭电-海康威视嵌入式特色课程班(以下简称“海康班”)项目正式立项。杭电通信工程学院提供生源、教学场地、指导教师;海康威视提供20多位来自研发一线的嵌入式专家团队、课程讲师,实操设备、课程运营资源等。该课程结合海康威视在实际产业中的真实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打通“理论课程-实践操作-实习就业”的链路,真正做到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符合企业招人用人的需求,且课程全部免费。
对于杭电全校理工科大三、研二学生而言,每年都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可以跨学院参加海康班的遴选。
来自电子信息学院的学生陈东方,就是跨学院参加海康班的学员。他表示,在课程中对嵌入式摄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有了清楚的认识。
海康班学员、来自自动化学院的本科生张艳梅,每次完成实践作业的时候都超级开心,“被问题卡住的时候想放弃,但每次都从老师给的基础代码里面得到新的灵感和想法,老师的解答很及时也很耐心,让我从中得到了锻炼”。
2025届毕业生胡嘉成,是第二届海康班的学员,已经顺利入职海康。他现在的主管,正巧是以前来学校讲课的专家。海康班团队合作和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三年来,海康班共招收148位学员。每届特色课程班的优秀学员直接获得海康威视的实习offer。第一届前往海康威视实习的10余人中,最终在海康就业的有7人。海康班还发挥了辐射效应,近四年超300名杭电毕业生通过“早与高适配企业接触、融入”成为海康技术骨干。
海康班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杭电和海康共建“十四五”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合作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产业学院建设。
杭电教务处副处长应娜说:“高适配优势企业和学校基于各自所需双向奔赴,‘产学研用’深度协同,‘课程-实践-就业’贯通式培养,降低就业适配成本,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高效衔接,人才培养匹配对接目标用人单位‘早下手为强’,实践证明是对路的。”
在杭电,不止一个海康班。学校牵头成立浙江省数字经济产教融合联盟,建成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和9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与华为、大华等企业共建ICT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多元主体、双向输出”机制,创新华为智能基座2.0、恒生金融科技班等产教合作模式。
这些合作模式的共性,就是把企业真实技术问题转化为教学案例,实施“项目制+双导师”培养。与华为共建的智能基座基地,开发69门次融合课程,覆盖学生超1万人次,培育2门金课和两本国家级优秀教材,2名教师获全国表彰。与长川科技共建的微纳电子装备学院联合开发8门课程及2个实验平台,实现产业需求导向型培养。
近五年,杭电70%毕业生进入数字产业,80%服务省内企业,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形成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创新范式。
当然,仅靠这些数字产业特色班,不足以支撑杭电每年约8000名毕业生的就业。对于学校而言,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学生职业发展搭建平台、提供助力,一直是不断探索的方向。访企拓岗,增加学生选择机会,是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杭电书记、校长牵头落实,带队到地市走访用人单位和校友企业,开拓就业渠道和岗位。2025年,校级和院级领导带队访企拓岗累计550家,开拓就业岗位2600余个,实际签约就业人数150余人;邀请校友85人次,提供岗位数1230个。
杭电的线上就业系统包含六个工作室:职业测评室、生涯咨询室、就业指导室、简历优化室、笔试优化室、AI面试优化室,学生可以获得一站式就业服务。
2024年4月,杭电成立职业形象体验中心,免费为毕业生设计形象和西服借用服务。部分学院还开拓了包大巴车送学生集体参加招聘会、面试的新模式。11月,学校开放各专业最近三年的就业和升学情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行业和就业去向分析,助力毕业生高效求职。
2024年9月,杭电率先成立大学生生涯体验馆——这是与专业机构共同打造的充满活力、富有创意的职业探索平台。体验馆设计了七大版块,每个版块都承载不同的使命与愿景,共同构成了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职业探索生态系统。
打开体验馆里的《人生之书》,每一页都有一个问题:如果不得不吃苦,你会愿意为什么事情而吃苦?有什么事是你就算失败了也忍不住要去做,直到拿到不错的结果?有什么事情,是过去的自己和当下的自己对它的看法发生了根本变化的……而所有的答案线索,都在墙上的几百张图片里,引导着学生们去思索。
体验馆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域,是已毕业学长学姐们的职业生涯故事,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不同职业的魅力与挑战,激发对未来职业的好奇与向往。
杭电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在对大学生生涯体验馆进行再升级,期待激发学生对自己职业规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学生们将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勇敢迈出当下的一小步,“能够讲生涯之美、怀平实之心、以实干之姿,与时代同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