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丨帝欧家居
在中国家居行业发展历程中,帝欧家居(002798.SZ)曾凭借“蛇吞象”式的并购欧神诺一战成名,成为卫浴行业的领军企业。
如今它却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市值从 170 亿元高峰跌至 22 亿元,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超 27 亿元,控制权也面临易主的变局。
帝欧家居前身为帝王洁具,这家总部位于四川省简阳市贾家镇的卫浴洁具品牌诞生于1994年,由刘进、陈伟、吴志雄三人共同创立,主要生产亚克力材质的卫浴洁具产品。
2016年6月,帝王洁具成功登陆 A 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一年后,帝王洁具启动对佛山陶瓷巨头欧神诺的收购,最终耗资20亿元完成交易,这是一场被行业称为“蛇吞象”式的并购,彼时欧神诺的营收和资产规模均远大于帝王洁具。
随后帝王洁具将公司及股票正式更名为 “帝欧家居”,这一更名标志着公司从单一的卫浴品牌向综合家居品牌的战略转型。
整合了帝王洁具和欧神诺两大品牌,帝欧家居的业务范围从卫浴产品扩展到瓷砖、卫浴全系品类。
有了资源整合利用,帝欧家居迅速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其营收和净利润在迎来爆发式增长,从 2017 年5.34 亿元飙升至2018 年的 43.08 亿元,净利润增长近 6 倍至 3.81 亿元。
图源丨帝欧家
然而,并购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后遗症。
并购欧神诺时,帝欧家居支付了较高的溢价,形成了巨额商誉。2018年并购完成后,公司账面上形成了高达 15.85亿元的商誉。
随着欧神诺业绩不及预期,2022年公司因商誉减值计提损失 9.8亿元,直接导致当年亏损 15.09亿元。这种商誉减值不仅侵蚀了公司利润,还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了负面影响。
并购欧神诺后,帝欧家居的资产负债率显著上升。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达到 72.33%,较上年提升5.4个百分点。同时,流动比率下降至 0.99,速动比率降至 0.67%,短期偿债压力大幅增加。这种财务压力使得公司在后续经营中面临更大的资金链风险。
尽管并购完成后,欧神诺与帝欧家居在品牌和渠道上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但双方的整合难度仍然较大。欧神诺的创始人鲍杰军在2021年因信披违规离开公司后,“帝王系”与欧神诺的融合始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2024年,欧神诺营收较并购时缩水40%,亏损 4.2亿元,反映出双方在管理和运营上的整合并不成功。
为完成这桩交易,帝欧家居多次融资,导致实控人刘进、陈伟、吴志雄的持股比例从上市时的83.51% 降至2024年的 23.21%。这种控制权的稀释使得公司在后续经营中面临被外部资本“举牌”的风险,进一步加剧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不稳定性。
令帝欧家居“帝王系”没有料到的是,并购完成后,中国房地产市场突然急转直下,楼市陷入漫长的调整期,各项交易指数级下跌,且至今未见好转,这对帝欧家居的工程渠道业务产生了重大冲击。
财报显示,2021-2024年,公司工程渠道收入从 32.3亿元 骤降至 6.76亿元,缩水 79%。同期公司整体营收从 61.47 亿元跌至 27.41 亿元,降幅达 55.4%。而帝欧家居此前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依赖,使其在市场变化时难以迅速调整战略,导致整体营收大幅下滑。
同时,2022-2024 年,公司经销商数量从3000 余家减至约 2000 家,但经销渠道收入仍连续三年下滑(2024 年同比降 12.3%)。
行业数据显示,2023 年卫浴行业均价同比下降 8% - 15%,帝欧家居毛利率从 2020 年的 32.5%降至2024 年的 18.7%。经销商体系的收缩未能有效抵御市场价格战的冲击,导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从2022年开始,帝欧家居连年亏损,至2024年公司累计亏损超过27.36亿元。
伴随亏损加剧,实控人刘进、陈伟、吴志雄持股比例从上市时的 83.51%降至 2024年第一季度的 23.21%,期间多次质押股权融资,2022 年引入四川纾困基金“救急”转让 7.85%股份,控制权稳定性大幅削弱。
根据帝欧家居最新财报数据,2025年一季度业绩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下降10.16%。净利润-4407万元,同比微增1.26%。扣非净利润-5002万元,同比下降6.27%。毛利率20.9%,同比下降7.84%,成本压力较大。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帝欧家居总负债约47.0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3.27%。有息债务28.08亿元(包括短期借款9.38亿元、应付债券14.49亿元等)。流动比率仅1.0,显示短期偿债能力较弱。货币资金7.42亿元,仅覆盖流动负债的32.82%。
偿债能力变弱,刘进、陈伟、吴志雄也频频转让股权用于降低负债规模和股权质押率。然而帝欧家居的股价也一路下挫,公司股价已经从2020年高位的43.7元/股,降至如今5.79元/股,股价缩水超过8成,总市值仅剩22.82亿元。
帝欧家居仿佛一夜之间到了生死关口。公司实控人刘进、陈伟、吴志雄不得不再次出售股权。
2025年6月,朱江通过旗下海南凯智实业有限公司,以每股4.2元(较市价折价约15%)受让帝欧家居原实控人刘进、陈伟、吴志雄所持12.5%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同时获得董事会控制权。
不同于出身实业、制造业的帝王洁具三位创始人,以及欧神诺的鲍杰军,水华互联的朱江更像是“资本玩家”,他曾任职于中信证券、金鹰基金等金融机构,有着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
目前,朱江控制 27 家企业,多为信息技术公司,却缺乏家居产业经验。此次入局帝欧家居,更像是金融资本对困境企业的抄底布局。
在一致行动协议中,朱江被要求推动可转债转股(当前转股价 11.45 元 / 股,远高于市价5.69 元 / 股),并提供不超过5亿元流动性支持。
协议同时规定,若协商分歧则以朱江意见为准。这种对赌式条款,使朱江在未来的公司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引发了市场对其是否真正致力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质疑。
业内分析认为,朱江可能复制其在川发龙蟒的操作——通过资本运作改善财务报表后寻求退出。
然而,帝欧家居的核心问题在于业务模式重构,而非短期财务修补。若新股东无法解决“去地产化”“品牌协同”“供应链降本”等核心问题,即便短期债务压力缓解,长期仍难逃行业出清危机。
从并购欧神诺扩大市值,到将其创始人踢出局,再到如今引入投资人,股权变更控制权易主,帝欧家居的资本运作更像是一记“回旋镖”——先打败了对手,再重伤了自己。
从三人创业到百亿市值,再到如今的控制权易主,帝欧家居的三十年沉浮印证了家居行业的周期定律,资本运作可加速规模扩张,但产品力与市场韧性才是穿越寒冬的根本。
资本就像中国企业发展中的一剂蒙汗药,能让企业迅速膨胀,做大做强,也能让其纸醉金迷,迷失自我。
帝欧家居如是。
声 明:个人言论,文责自负,与任何第三方无涉。受限于数据与认知局限,无法保证内容的绝对准确客观,所有信息数据仅供参考。联络文轩:wx@wenxuan.new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