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多梦、易醒……现代人的睡眠危机,在中医眼中常与肝脏功能失衡深度绑定。谷医堂观察发现,近七成长期失眠者存在肝气郁结、肝血不足或肝火上扰等证型。肝主疏泄,一旦气机不畅,则魂不守舍,夜不能寐127。如何打破“肝不宁则卧不安”的恶性循环?以下三招,谷医堂助您重拾安眠。
第一招:通肝经,按揉“解郁黄金三角”
肝经淤堵是失眠的重要推手,疏通气机需从关键穴位入手:
期门穴(乳头直下两肋处):双掌搓热后顺时针揉按5分钟,化解肝气郁结,缓解胸闷胁痛9;
神门穴(腕横纹内侧凹陷):睡前点按3分钟,宁心安神,减少夜间惊醒;
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间):拇指按压至酸胀感,引火下行,改善急躁多梦。
谷医堂提示:三穴联动每日10分钟,坚持两周可提升入睡效率。
第二招:餐桌加“三绿”,吃出好眠力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饮食需兼顾疏肝与柔肝:
茼蒿:挥发油成分宽中理气,煮汤凉拌皆宜,缓解焦虑性失眠;
西兰花:含硫化合物增强肝脏解毒力,减轻毒素累积导致的睡眠负担;
绿豆百合汤:滋阴清肝火,专治熬夜后口干失眠,代替寒凉伤胃的凉茶。
关键搭配:晚餐七分饱,避免肥甘厚味阻碍气机运行,饭后散步15分钟助消化。
第三招:亥时静心法,引血归肝
中医强调“人卧则血归于肝”,夜间21:00-23:00(亥时)是三焦经当令,此时做好两件事:
正念呼吸:盘坐闭目,舌尖抵上腭,意念专注于腹部起伏,深缓呼吸10分钟,释放压力;
足浴温通:38℃温水加生姜片泡脚15分钟,激发肾经涌泉穴,协调“肝肾同源”,改善上热下寒型失眠。
夜安则肝宁,肝宁则寿长。以中医整体观为纲,助您疏通内环境阻塞,让每一刻清醒都精力充沛,每一次入眠都深沉无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