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5年,鲁迅提笔创作了《伤逝》。
这是他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虽篇幅短小,但字字珠玑。
书中的女主子君,毅然为爱情出走,却在现实重压下,惨被心上人遗弃。
尽管100年后的世界今非昔比,可类似的故事并未消失。
仍有无数女人,陷在有情饮水饱的童话里,最后发现心中完美的爱情,不过是一场海市蜃楼而已。
细品《伤逝》,子君所经历的不幸,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个女人的觉醒,从对爱情祛魅开始。
![]()
书里的故事,发生于民国时期。
女大学生子君在叔叔家,认识了前来做客的涓生。
两人同为新青年,很快聊到了一起。
涓生与子君分享自己崇尚的新事物,从雪莱谈到泰戈尔,从家庭专制谈到男女平等……
子君常常微笑着点头,眼里充满好奇的光泽。
对她来说,涓生见多识广,温柔耐心,是如同老师般的存在。
随着接触的加深,她被涓生的才华折服,更被他的柔情吸引。
同时子君的仰慕,也让涓生觉得沉寂的日子变鲜活了。
于是来往半年后,两人互相表明心迹。
![]()
不过,在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这样私定终身无法被长辈接受。
见涓生多少有些顾虑,子君干脆利落地说道: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涓生听到后深受触动,当即跪下向子君求婚。
子君羞红着脸答应了。
那一刻,她好似看见了两人三餐四季的美满生活。
因想真正在一起,子君决定与涓生同居,为此不惜和家人断绝了关系。
由于预算有限,两人勉强租到一间小房,掏空积蓄才安顿了下来。
家里收入全靠涓生工作获得,子君则担下里里外外的杂事。
她并不擅长买菜做饭,努力从头学起,每日围着灶台打转。
时间一长,子君整个人都疲惫不堪。
然而比这还难受的,是她发现涓生好像换了个人。
起初,涓生每次见她都一脸期待,有问必答;
如今,他反倒变得少言寡语,仿佛有了隔阂。
当子君提到恋爱旧事,这种疏离感尤为明显。
子君喜欢反复回味过去的甜蜜瞬间,只要想起就会心跳加速。
她尝试拉涓生一起重温美好,却惊觉对方不太肯配合回忆,眼中甚至还流露出鄙夷之色。
涓生平日说话也少了,偶尔聊聊曾经的话题,大多时候在沉默枯坐。
子君想不明白,为何涓生不如以往体贴,也没有昔日那样健谈。
她郁郁寡欢,内心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感。
![]()
之所以会有这样幻灭的体验,是因为子君过度理想化爱情。
心理学上有个“晕轮效应”,指人们对某个局部特质形成印象后,会将该印象放大为对事物整体的判断。
殊不知这样以偏概全,会将人引进思维误区,纵然你再努力破局,也始终找不到方向。
终有一日,理想与实际的冲突,会如狂风般席卷而来,撕掉你心中一切期盼,吞噬先前所有的欢喜。
面对爱情也是如此,你越把它捧上神坛,越接受不了滤镜褪去的模样。
到头来,你不仅心碎一地,还会在自我怀疑中,丧失重新开始的勇气。
![]()
察觉到感情出现裂缝后,子君忐忑不安,很想问个清楚。
但见涓生因工作这般辛苦,她即使心有不快,也只能强颜欢笑,一头扎进家务中。
谁也没想到,不久后,涓生突然失业了。
因为被人举报私奔。
之前,尽管涓生收入微薄,但尚且能维持开支。
可眼下,小两口连吃顿饱饭都成了奢望。
必须靠自己重新想办法谋生。
![]()
几番思量,涓生决定登小广告找份译书的差事。
此外,他写信给认识的编辑自荐,边等消息边开始着手翻译。
这并非一件容易事,他逐字逐句推敲,进度十分缓慢。
任务本就繁重,烦心的是,他还没有一个好的办公环境:
家里乱七八糟的,四处散落着碗碟,空中都是油烟味,不时有鸡狗吵闹。
更令他不快的是,子君只知操持家务,完全忘了读书,无法在精神上给自己提供支持。
渐渐地,涓生对子君愈发嫌弃。
而另一边,子君精打细算,恨不得把钱掰成两半花。
但家里的粮食很快不够吃了,为节省食物,子君不得已杀掉小鸡添菜,还把小狗放生了。
她失去了爱宠,更觉凄苦无聊,脸色日渐暗淡,透着说不尽的憔悴。
恰逢此时,冬天也逼近了。
房子里没有炭火,寒如冰窖。
涓生难以忍受,躲去了免费的图书馆。
闲坐之时,他悟出一个道理:人必先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倘若不带着子君,日子兴许好过些。
犹豫再三,涓生最终还是开了口,跟子君说已不再爱她。
说罢,涓生见子君面如死灰,不忍多看,转身离开。
等再回家时,他从邻居处得知,子君被父亲接走了。
这一去,两人便再也没有见面。
等到涓生再一次得知子君的消息时,已是她离世的死讯。
子君怎么死的无从可知,她的坟头,也没有姓名留下。
![]()
这样的结局诚然可悲,却说透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残酷真相。
现实像把剔骨血肉的刀,一次次戳破绚烂的光环,就算不足以致命,也会刮个面目全非。
《蜗居》里有句话:
婚姻是元角分,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将美丽的爱情扒开,秀秀里面的疤痕和妊娠纹。
小到穿衣吃饭,大到车贷房贷,没有一处不需要物质支撑。
若有意外发生,无论是孩子受伤,还是老人住院,随便一项离了钱,都会成为压垮婚姻的稻草。
足够成熟的人,既耐得住琐事的打磨,又扛得过无常的袭击。
这样一来,你才能无惧生活的兵荒马乱,与爱人携手筑牢婚姻的根基。
![]()
合上书本,故事之外的我们难忍一声叹息。
子君看似思想觉醒,勇敢打破旧俗,为自己争取幸福;
实际上,她依附涓生而活,把希望全倾注在男人身上。
想想生活中,多少女性都像子君这样:将爱情视作生命救赎。
可这样向外寻求安全感的人,一旦错付真心,就会全盘皆输。
如何理智地走进爱情,鲁迅的伴侣许广平,或许能提供些思路。
![]()
许广平读大学时,曾听过鲁迅讲课,很钦佩鲁迅的学识。
为请教问题,许广平给鲁迅写信,不久便得到了回复。
从此他们开始书信往来,在一次次执笔中产生了情愫。
考虑到年龄差异等因素,鲁迅对这段感情有诸多顾忌。
许广平则无惧世俗眼光,借着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公开表达了对鲁迅的称赞,以及自己为爱奔赴的决心。
鲁迅终于被她的真挚打动,向这份追求给出肯定答复。
后来,因工作变动,两人离京南下,一个去厦门,一个去广州。
许广平和鲁迅约定,先各自工作两年,等攒些钱后再相会。
对未来的婚姻,许广平做过最坏打算:
我始终准备着能自立谋生的。如果遇到没有同住在一起的必要,那么马上各走各的路。
两地分居结束,鲁迅和许广平在上海开始共同生活。
据朋友回忆,许广平靠教书存下300元大洋,一直和鲁迅的收入分开存放。
如果有一天不得不分开,她可以将这笔钱作为生活费来过渡。
鲁迅因病去世前,嘱咐许广平说:“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
在爱人离开后,许广平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积极参加救国活动,坚持读书和写作。
她一边为多本报刊杂志撰稿,一边将鲁迅的书稿整理出版,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不凡的贡献。
回首此生,许广平体验过与人同行的美好,也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芒。
她有追逐爱情的毅力,更有独挡风雨的能力。
《再见爱人》嘉宾沈奕斐说:
爱情本身不是我们最后的目标,爱情是我们丰富生命历程的重要途径。
如果说生命是流动的河,那爱情只是沿途的风光,找到自己才是最终的岸。
与其一心追求情爱,不如好好经营自己。
戒掉依附心理,脚踏实地工作,打磨独立赚钱的本领;
跳出固定思维,持续学习提升,养成终身成长的习惯。
去提升内在的力量,珍惜蜕变的机会,把人生的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当你活出强大的自我,定会有灵魂挺拔的底气,任谁离去都不受影响。
![]()
100年过去了,子君的故事早已不是常态,但不少女人依然被困情网。
她们仰望爱情,低看自己,在多次失望中萎靡不振,在频频受挫中逐渐黯淡。
爱情这件事,拯救不了谁的命运,更无法决定谁的一生。
用祛魅的眼光对待爱情,以专注的态度探索自己,你终将迎来每一次开悟,让生命走向真正的独立。
正如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中,女主角在大结局的台词:
从此,我不再希求幸福,我自己便是幸福。 从此,我不受限制,我使我自己自由……我完全而绝对地,主持着我。
等你全然回归自我,无论是否遇见爱情,都能成为风景本身。
点个,愿你好好修炼自己,能在平凡烟火中,找到可贵的幸福。
作者 | 王小青,95后白羊,在心里种下春天,在笔尖写出成长。
主播 | 应犹,公众号:枕边经典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