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225亿元年收入登顶全国公立医院预算榜首。这个数字让不少同行望尘莫及。
![]()
7000张固定床位、15710名员工、35万台年手术量。
这些数据勾勒出"全球最大医院"的轮廓。河医、郑东、惠济三个院区加上新接管的省立医院,郑大一附院版图持续扩张。日均1000台手术意味着什么?
相当于每分钟都有患者被推进手术室。如此庞大的接诊量背后,是河南省近1亿人口的医疗需求支撑。
但规模真的等于质量吗?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当一家医院占据过多资源时,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空间是否被挤压?
![]()
看看那些数字吧。225亿元预算比第二名多出82亿元,差距相当于一家中型三甲医院的全年收入。
这种"巨无霸"模式引发业内争议。有专家指出,超大规模医院可能导致"虹吸效应"。优质医生、先进设备、疑难病例都向中心集中,基层医院人才流失严重。
不过换个角度看,郑大一附院确实解决了大量患者的就医难题。去年35.5万住院人次中,不少是辗转多地求医无果的疑难重症患者。
"大树底下不长草",这句老话在医疗领域同样适用。
![]()
当一家医院发展到如此规模,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成为新课题。数据显示,河南省每千人床位数为6.48张,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优质医疗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
郑大一附院年收入是河南省GDP的0.
36%。这个比例在省级医院中相当罕见。钱花在哪里?
![]()
设备采购、人才引进还是基建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医院规模扩张往往伴随着管理难度的几何级增长。近期的人事变动或许正是这种挑战的体现。在医疗资源下沉成为主旋律的今天,超大型医院的发展模式需要重新审视。
既要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又要避免资源过度集中。
您觉得这种"航空母舰"式的医院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医疗资源配置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