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朱自清:31岁丧偶,与两任妻子育8个娃,拒绝吃面粉,胃穿孔而死

0
分享至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严。”这是朱自清自己改的名字,也是一辈子坚持的做人原则。

很多人认识朱自清,是因为那篇感人至深的《背影》,文字朴实,却让无数人读懂了父爱。

然而,朱自清的一生,比《背影》更苦、更沉重。他31岁那年,第一任妻子去世,留下五个年幼的孩子,他一个人辛苦拉扯。



后来再婚,又和第二任妻子一起,养育了八个孩子,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到了晚年,他因拒绝接受带有政治意味的“美援面粉”,坚持吃粗粮,最终导致胃病恶化,胃穿孔而去世,年仅50岁。

那他为什么宁愿饿着肚子,也不肯吃救济粮?在战乱不断的年代,他又是怎么撑起八口人的家?



“背影”之外,还有怎样的朱自清?

朱自清出生于1898年,江苏连云港人。他的家庭属于那种“书香门第”,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家境不算贫寒。

从小,他就在父亲安排下接受私塾教育,14岁进入新式学堂,后来一路读到北京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他原名“朱自华”,在求学途中主动将名字改为“自清”。这个名字取自《楚辞》:“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严”,意思是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清白。

可以说,从青年时代起,他就立下了做人做事的底线。他不仅主修哲学,还对文学充满兴趣。在大学时期,他便发表了诗歌,参与文学社团活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



他大学毕业后,生活并不轻松。由于要养家糊口,他从杭州教书到扬州,再到上海辗转任职。薪水有限,压力沉重。

他的父亲也因为离职没了收入,一家老小的生活,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很多人以为朱自清和父亲关系亲密,其实并非一直如此。



由于生活观念不同,他和父亲曾有长达五年的冷战。那段时间,家道中落,父亲赋闲在家,家中经济重担全落在他身上。

他不仅要养自己的小家,还要供整个大家庭的开销。父子之间矛盾激烈,以至于他曾带着妻儿离开扬州,搬到上海另谋生路。



直到有一天,他收到父亲写来的信,信中说自己身体每况愈下,提笔吃饭都困难。

那晚,他回忆起父亲曾在火车站为他送行、翻月台的情景,思绪万千,写下了那篇著名的《背影》。

这篇散文让父亲泪流满面,也让两人多年积怨彻底化解。

一个人,撑起八口人家



他的第一任妻子武钟谦是一位传统女性,文化程度不高,但勤劳善良。

她在婚后生育了六个孩子,其中一个早夭。随着孩子的增多,家庭负担越来越大。

朱自清为了维持生计,四处奔波讲学。尽管如此,他们的生活仍然十分拮据。

身体的疲劳与精神的压力交织在一起,他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

不幸的是,他的妻子因长期操劳而患病,最终病逝。那一年,朱自清三十出头,家中还留下五个年幼的孩子。



他必须一人承担起照顾孩子、教学写作和维持家庭的责任。

没有保姆,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他选择亲自照料家庭。他的日子从未轻松,但他从不逃避。

后来,他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陈竹隐,一位接受新式教育、有志向的女性。

朱自清向她坦白了自己的境况,有五个孩子,家庭开支沉重,自己身体也不好。



陈竹隐并未因此退却,两人相识后逐渐建立起感情。他们的结合并不是因为轻松愉快,而是一种彼此理解和承担的决定。

婚后,他们又有了三个孩子。这个八个孩子的大家庭,生活依旧拮据。

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教,收入微薄,房子狭小。为了让家人生活好一些,他省吃俭用,有时连最基本的营养都难以保证。



陈竹隐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承担起了所有家务和育儿工作。

朱自清则在教学、写作之余尽量帮助妻子,努力维持一个尽可能正常的家庭氛围。

拒绝面粉:写下人生最后的尊严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校南迁,先到长沙,再到昆明。

那是一段艰难的流亡岁月,物资匮乏,教学环境恶劣,生活成本却节节高升。



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教学和写作。在昆明,他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身兼数职,工作极为繁忙。

他的胃病此时也逐渐加重,经常胃痛难忍,却没有条件得到妥善治疗。

在艰苦环境下,他依然创作不辍。他不是那种只为名利而写作的作家,他写作,是为记录时代,也是为支撑家庭。



他发表《你我》《欧游杂记》等作品,文章没有宏大叙事,却细腻真实。

他不刻意渲染苦难,也不抒发激昂的情绪,而是平实地记录所见所思。这种风格,后来成为他散文的标志。

到了1948年,国内局势进一步恶化,通货膨胀严重,百姓生活困苦,知识分子更是入不敷出。

美国政府向中国提供“援助”,其中包括向高校提供“美援面粉”。



这些面粉表面是人道援助,实则有着政治背景。朱自清与其他几位北大、清华教授一同签名,拒绝接受这份援助。

他的决定引起很大震动。当时他身体已非常虚弱,胃病严重,医生一再建议他补充营养。

他家里也早已陷入困境,八个孩子的口粮都成问题。



但他认为,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个教师,一个中国人,在国家主权和个人尊严之间,不应该退让

他拒绝的是外来势力以援助为名的控制,也是在坚持一个人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拒绝接受援助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病情迅速恶化。

那一年夏天,天气炎热,他因胃穿孔送往北大医院抢救,无力回天,最终在1948年8月12日去世,年仅50岁。



他的死,并没有引起轰动。他走得悄无声息,像他一生那样低调和克制。

可他的坚持与风骨,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清华大学为他举行追悼会,许多学生与同仁含泪送别。

他们知道,朱自清不是一个普通的教授,更不是一个只会写文章的人。他是一个真正把理想与人格活出来的人。



结语

朱自清不是高高在上的文豪,也不是书斋里的学者。

他是八个孩子的父亲,是贫病交加中的知识分子,是动荡年代的一根硬骨头。

他没有“投机取巧”的聪明,也没有“左右逢源”的处世技巧。



他只是守住了两个字——“自清”。

这一生,他活得清白、辛苦,也活得体面、挺直。

他的文章打动人心,他的选择,更让人敬重。真正的大师,不只写文章,更用一生书写人格的力量。

信源:北青网2022-07-22《朱自清为钱所困原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辣眼!副院长与主任欢愉被扒,女方奔放又丰腴,多张生活照曝光

辣眼!副院长与主任欢愉被扒,女方奔放又丰腴,多张生活照曝光

吃瓜局
2025-11-06 14:12:26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芳芳历史烩
2025-09-24 20:13:19
段奕宏说得没错,不拍戏就消失的廖凡,早已在另一个圈子红得发紫

段奕宏说得没错,不拍戏就消失的廖凡,早已在另一个圈子红得发紫

伴史缘
2025-11-04 18:04:39
中国史上最大工程即将开工,预计投资4万亿,将彻底改变西北部

中国史上最大工程即将开工,预计投资4万亿,将彻底改变西北部

文史达观
2025-10-14 06:45:03
福建舰官宣入列,甲板上“七彩马甲”引关注,各色服装意味着什么

福建舰官宣入列,甲板上“七彩马甲”引关注,各色服装意味着什么

鱼缸里的假山
2025-11-07 22:26:13
墙倒众人推!44岁“消失”的玲花,终是为搭档行为买单,她后悔么

墙倒众人推!44岁“消失”的玲花,终是为搭档行为买单,她后悔么

古木之草记
2025-11-05 19:50:07
港媒曝43岁阿Sa新恋情,与小10岁私教交往数月,两人疑晒猫咪官宣

港媒曝43岁阿Sa新恋情,与小10岁私教交往数月,两人疑晒猫咪官宣

开开森森
2025-11-06 20:59:37
委内瑞拉向中俄伊寻求导弹,外交部:中委合作不针对第三方

委内瑞拉向中俄伊寻求导弹,外交部:中委合作不针对第三方

澎湃新闻
2025-11-04 15:20:30
凭什么让50个孩子,为一个ADHD学生让路:南昌罢课事件,撕开融合教育最扎心的3个真相

凭什么让50个孩子,为一个ADHD学生让路:南昌罢课事件,撕开融合教育最扎心的3个真相

大米和小米
2025-11-06 18:54:57
许家印可能只是替罪羊,恒大幕后黑手另有其人,早已逃之夭夭!

许家印可能只是替罪羊,恒大幕后黑手另有其人,早已逃之夭夭!

保德全
2025-11-02 19:30:03
副院长和眼科主任不雅事件,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副院长和眼科主任不雅事件,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仕道
2025-11-07 10:09:16
刘惜君晚会“强占C位”,陈楚生被挡,王祖蓝惊愕,导演组回应!

刘惜君晚会“强占C位”,陈楚生被挡,王祖蓝惊愕,导演组回应!

小娱乐悠悠
2025-10-02 15:15:13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是世纪谎言,真正“铁拳“就藏在这三个行业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是世纪谎言,真正“铁拳“就藏在这三个行业

芳芳历史烩
2025-11-06 14:15:26
全运会广州爆改,是在给大家送“钱”

全运会广州爆改,是在给大家送“钱”

广州PLUS
2025-11-06 19:37:26
万亿美元薪酬计划获压倒性票数通过!马斯克发声:非常感激

万亿美元薪酬计划获压倒性票数通过!马斯克发声:非常感激

环球网资讯
2025-11-07 08:53:27
闪迪发布仅3克重的1TB USB-C闪盘:速度400MB/s,全球最小

闪迪发布仅3克重的1TB USB-C闪盘:速度400MB/s,全球最小

热点科技
2025-11-07 14:10:41
国足主帅出炉:足协为何选择邵佳一也不用高洪波,答案就是两个字

国足主帅出炉:足协为何选择邵佳一也不用高洪波,答案就是两个字

姜大叔侃球
2025-11-06 20:55:06
奶皮子糖葫芦吃上了吗?第一批“受害者”已经出现了

奶皮子糖葫芦吃上了吗?第一批“受害者”已经出现了

江西新闻联播
2025-11-06 09:24:42
瞬间暴涨3倍!上海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瞬间暴涨3倍!上海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06:20
李连杰遭爆移植最帅武僧心脏!62岁突然回春 功夫皇帝裸上身辟谣

李连杰遭爆移植最帅武僧心脏!62岁突然回春 功夫皇帝裸上身辟谣

桑葚爱动画
2025-11-05 08:19:45
2025-11-07 23:11:00
近史博览 incentive-icons
近史博览
博古通今知兴替, 前车之鉴后事师。 若明历史兴衰理, 以古为镜可慎思。
4573文章数 7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亲子
艺术
数码

手机要闻

OPPO 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上市,“四卡双待”旗舰手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爸爸运动的时候顺带把九月龄宝宝的感统训练一起做了!

艺术要闻

Donna Young:美国当代艺术家

数码要闻

海信RGB-Mini LED电视携手帝瓦雷亮相巴黎歌剧院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