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在社会学中被称为“下嫁婚配”。
一般而言,我们在婚恋市场中看到最频繁的现象,就是女性“上嫁婚配”。
从《灰姑娘》到《白马王子》,再到《傲慢与偏见》等经典文学作品,女性“上嫁婚配”观念一度长期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文化。
哪怕是在国内婚恋市场,这样的现象也非常常见。
一位女性如果是体制内的,或者说有一份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通常都会要求男性有车有房,且年入几十万。
但这样的现象,如今正在悄然改变。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高等教育,并实现经济独立,传统意义上的女性“上嫁”,已经很难出现了。
原因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因为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了。
为什么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会导致女性“下嫁”现象愈发频繁呢?
因为稀缺。
按照过去的女性“上嫁婚配”来看,女性一般要向上嫁,但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而女性“上嫁”的资源,或者说男性也必然会更稀缺。
在这个意义上,当女性无法向上,或者向上的资源开始变得稀缺的时候,“下嫁”的现象自然就会增多。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社会学家斯泰伯指出,当今社会年轻人出现了一种越来越明显的不匹配现象,即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人数正远远多于男性。
这不仅仅是在国外,在国内,本科学历中,女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一个人的学历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经济机会,当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下嫁婚配”自然也就会更频繁。
斯泰伯表示,虽然许多女性理想上仍然希望寻求教育或社会经济地位相当的伴侣,但最终往往只能退而求其次,即选择条件相对较低的伴侣。
而这一现象,在社会学中就被称为“下嫁婚配”。
所谓的“下嫁婚配”,指的就是与社会、经济或教育地位低于自己的人结婚或建立恋爱关系的做法。
和“下嫁婚配”对应的,就是传统上的“上嫁婚配”。在现代商业化之前,男性在社会地位中更占主要位置,这也导致了许多女性在婚配上更倾向于“上嫁”。
选择上嫁,不仅仅是理性,背后也有文化观念的因素。
在不同的国家,历史上几乎都要求男性工作接受更多的教育,而女性则需要在家向母亲学习家务技能。
而配偶之间在年龄和教育程度上的巨大差距,也让父权体制得以延续。
随着现代化的出现,新技术和发明将女性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男女平等成了可能,而女性“下嫁婚配”也随即开始出现。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23年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异性婚姻中,24%的女性教育程度高于男性,较1972年的19%相比有所上升。
当然,就目前而言,必须要指出的是,传统模式仍然占据着婚姻的主导地位,即男性收入更高。调查发现,逾半数婚姻由丈夫担任主要或唯一经济支柱。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16%的婚姻中,女性已经开始成为家庭主要收入者。
而这,就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
以美国为例,收入与丈夫相当甚至更高的女性比例,在过去50年时间里增长了两倍。
当部分女性开始“下嫁婚配”的时候,传统上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也遭遇挑战。例如,当女性收入更高的时候,男性是否应该承担更多的家务?
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
但反过来,如果女性过多物化或者过分追求事业上的成功,也可能会导致家庭关系破裂。
因此,如果男女收入开始失衡的时候,对双方而言,就更需要重视情感上的契合,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对彼此的尊重。
女性收入超过男性,这种变化反映出了一种更平等的关系趋势,双方重视的应该是伙伴关系与个人满足,而如果女性只盯着男性收入低而指责的话,这种阶层差异,可能也会让家庭走向破裂。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女性“下嫁婚配”现象最频繁的,仍然还是西方社会。究其原因,西方的社会福利更好,导致女性追求教育的可能性更大,在公司层面,对女性而言也更友好,职场歧视较少等等,都给了女性更多事业成功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在全球其他地方,女性“上嫁婚配”仍然占据主流地位。
以国内为例,前段时间大火的王婆说媒节目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许多女性在追求“上嫁婚配”上的标准,几乎是一样的。
一位护士月入6000元,因为稳定长相姣好,就可以寻找年入30万甚至更高的男性。
上嫁婚配本身,恰恰也说明了女性的不安全感;这让女性在寻找另一伴的时候,更倾向于学历、收入比自己高的男性。
在印度,这样的现象则更为常见。
印度教经典强调的是同种姓婚姻。“顺婚”,指的是男性迎娶种姓较低的女性是允许的;而“逆婚”,指的是男性迎娶种姓较高的女性,而这则是被禁止的。
今天的印度,父母包办婚姻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印度近95%的婚姻都发生在同一种姓之间。
而伊朗,则是另一番景象。
伊朗的女性在中东地区大学毕业率最高,但伊朗的父权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这也导致越来越多伊朗高等教育女性难以找到“合适”的伴侣。
当然,女性“上嫁”或“下嫁”这件事,放在国内,仍然会有很大的不同。
在国内,女性“上嫁”被视为理所当然;但如果一位女性选择“下嫁”,则可能引发一些人的“鄙夷”。
不过更常见的现象还是,国内的大龄未婚女性问题。在一线城市,这样的现象并不少,女性通常在三十岁以上,她们受过高等教育,但仍然未婚。
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她们仍然渴望自己能够“上嫁婚配”;但另一方面,从现实角度考虑,那些事业更为成功的男性,则往往会选择那些更年轻貌美的另一伴,这也导致资源错配。
而这些大龄未婚女性,则宁愿承受周遭的压力,也不太愿意“下嫁婚配”,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仍然是观念问题。
当然,男女不平等仍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在西方,即使女性收入不高,只要受过高等教育,通常在一段关系中也能够拥有良好的社会地位;这些女性有谈判权、能够参与伴侣之间的决策。
但在其他文化中,女性的地位可能会受到更多限制。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稀缺资源”的存在,女性“下嫁婚配”一定会逐渐成为一个趋势。
但从实际情况而言,不同国家和文化观念不同,也会带来巨大的差异。
真正重要的问题还是,你到底把婚姻看作是什么?如果是更侧重金钱观,那么向上就是主流;反过来,到底是男性收入高,还是女性收入高,或许根本就不那么重要。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