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九七〇医院威海医疗区普外病区成功为一位90多岁老人实施了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探查术。
前不久,该患者突发发热、畏寒,伴皮肤、巩膜明显黄染等病症,在所在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炎,给予胆囊穿刺引流及对症抗感染治疗,因患者胆总管结石无法去除,拔除引流管后发热、黄疸会复发,需持续带管引流,生活质量较差,后经过多方打听来到第九七○医院威海医疗区普外病区诊治。
专家在研讨治疗方案。
接诊后,科室主任孙茂综合病情评估后,考虑患者虽然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右肺肺癌,但日常血压、血糖控制较好,右肺肺癌进展缓慢,无绝对手术禁忌,经全院专家会诊后,评估患者微创手术风险高,开腹手术时间短、风险相对较低,遂决定行开腹手术治疗。
在完善术前准备后,为患者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道镜探查术+T管引流术”,顺利切除胆囊、取出胆总管内结石,术后恢复顺利,现已出院,且未出现术后并发症。
胆总管结石是指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大多数为胆色素结石或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结石,好发于胆总管下端。在胆管内形成的结石称为原发性胆囊结石,其形成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密切相关;来自胆囊者,称为继发性胆管结石,以胆固醇结石多见。
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上腹部绞痛、寒战高热和随后发生的黄疸三大症状,临床表现及病情的轻、重、危,完全取决于结石堵塞的程度及有无胆道感染。如胆道感染严重,并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病情发展迅速,近半数病人很快出现烦躁、谵妄、嗜睡、昏迷及血压下降和酸中毒等感染性休克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常在1-2日内甚至数小时内因循环衰竭而亡。
对于如何预防胆石症的问题,专家认为,胆石症的形成原因相当复杂,既有遗传因素又有环境因素,前者较难改变,而后者可以调整。根据既往胆结石危险因素的研究显示,高热量和高脂肪的摄入,能够增加胆结石的发生率,反之减少。
在预防方面,推荐“五个一”,即“一控”“一定”“一动”“一高”“一低”。
其中,“一控”为控制体重。肥胖患者体内胆固醇过高,胆汁中胆固醇也处于过饱和状态,易形成胆固醇性结晶。另一方面,肥胖患者常采用节食法来减肥,会使体内不利于胆结石形成的因素减少,如胆盐、不饱和脂肪酸及胆囊收缩素的缺乏等,这都会加速胆结石的形成,因此,控制体重、合理减肥具有重要意义。
“一定”为定时进餐。推荐按时进餐,这样就能避免两餐间歇过长,一方面避免胆囊中长时间滞留胆汁出现胆汁淤积,另一方面能够减少胆汁酸肝肠循环的阻断时间。
“一动”为加强运动。有些人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就会下降,导致胆汁排空力差,容易胆汁淤积形成结石。
“一高”为高纤维素饮食。一方面高纤维素饮食减少了胆固醇的摄入,另一方面纤维素可以限制肠道中的胆汁酸肝肠循环,双方面降低胆固醇,从而达到预防结石的目的。“一低”为减少摄入饱和脂肪酸。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减少不但可以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还会使胆汁成核活性降低。
孙茂 修文婕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