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耐克飞马的粉丝们,我们遇到了问题。(或者正如我的跑步教练说的,一个机遇。)
随着5月10日耐克飞马Premium的发布,飞马爱好者现在有了飞马、飞马Plus和飞马Premium三个选项。
耐克这是在做什么,要我们像在加油站油泵前选择按钮一样做决定吗?
我从2009年起就开始穿耐克飞马跑步。那应该是耐克飞马26,凭借其块状外底和高度分区的结构鞋面,我或许可以直接从路跑训练跑到篮球场。(更不用说耐克飞马26就像1983年以来的前25代一样,悄然代表了当时最轻量、最流畅的日常训练鞋之一。)
42年来,耐克几乎每年都在重塑这款日常训练鞋,采用最新泡沫、面料和科技,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耐克飞马41作为市面最新款,采用双气垫("Air Zoom单元")和中底的ReactX专利科技,我的体验是,它提供了足够灵敏的路感与恰到好处的缓冲感。工程网眼鞋面比以往更修身、更轻量、更透气。
飞马是我不想思考穿什么时的首选。就像大学时期一样,我发现自己几乎每天都在穿它跑步。
那么为何耐克要在去年夏天推出的飞马Plus和飞马Premium,让事情选择变得如此复杂?如同加油站里的汽油,"普通"飞马价格最低,Plus定位中高端,Premium则以210美元登顶。
更贵是否意味着更好?
出于好奇,我决定进行三款鞋的对比测试。
结果出乎意料。
![]()
۞飞马41初体验
![]()
穿上耐克飞马41的感觉就像回家。这款可靠的日常训练鞋通过关键升级,显著超越了中庸的第40代。
ReactX泡棉更具活力。鞋型经过改造,前掌下新增圆形Air Zoom气囊,中底高度增加1毫米。工程网眼鞋面更轻更透气,鞋舌与后跟领口的填充恰到好处。在我看来,其缓震仍处于甜蜜点——既不像Nike Vomero那般绵软到只想慢跑,也不会硬到关节疼痛。
轻松跑、稍快配速的长距离、土路、铺装路面甚至非技术性越野赛道——耐克飞马41都能从容应对。如果现在必须选择余生唯一跑鞋,它将是强力候选。
虽非最灵敏的训练鞋,缓震也需微调(后跟过多,前掌略不足)。但相比厚底碳板竞速鞋,它提供了舒适的过渡。最重要的是,它就如纯粹的老朋友般可靠。
۞飞马Plus初体验
![]()
我要向耐克命名部门提意见。是的,我们明白你们的用意——在任何名称后加"Plus"都显得更高端。但飞马Plus实质是飞马Turbo的转世重生,而"Turbo"(涡轮增压)的含义人尽皆知。而且即便测试这三款鞋数月后,我仍会混淆Plus与Premium。
然而,这种新命名法的模糊性恰恰是本次三方评测存在的原因。
耐克,这招玩得漂亮。
好玩的是,初上脚时,我感觉飞马Plus过于极简。中足区域狭窄,ZoomX中底虽相对灵敏,但触地感单薄,尤其在中前掌区域。它很轻,却不如预期柔软。Flyknit鞋面(可能是最佳部分)、麂皮鞋舌和极简后跟强化了这种精简感,甚至唤起了对数十年前极简鞋款的怀旧之情。或许这正是它随着我跑的里程增加而渐入佳境的原因。
如今超级跑鞋盛行(我穿着它们进行跑道训练、法特莱克、节奏跑和长距离中的强度段),我的鞋柜已难容轻量极简鞋款。轻松跑、热身和冷身时,我需要“普通”飞马般的额外缓震与舒适。但在带间歇跑的轻松跑训练中,我可能会享受飞马Plus带来的些许轻量化触感。
۞飞马Premium初体验
![]()
耐克将全新飞马Premium标榜为"超级训练鞋"。我持保留态度。诚然这是工程奇迹:贯穿全掌的新颖耐克Air"板"夹在两层泡棉之间(中底ZoomX与后跟ReactX)。理论上可实现流畅跟趾过渡与弹性路感,耐克宣称其能量反馈为飞马系列之最。
实际体验中,飞马Premium后跟非常柔软,足底弹性十足。但45-35mm的厚中底与女款8码277克的重量抵消了额外能量反馈。笨重感更接近篮球鞋而非跑鞋。
作为前/中足着地跑者,我却不由自主想用后跟着地以利用其厚重后跟与气囊的弹簧效应。加厚鞋舌、后跟领口,以及内外前掌加固支撑区的厚实网眼鞋面,更添累赘。以我的经验,这双鞋对跑步而言实在负担过重。
外观设计强化了篮球鞋既视感——这点我倒是很喜欢。贯穿鞋身与外底中部的可视气囊,反光条与金属装饰带来实打实的炫目效果。
这是双回头率爆表的鞋。只是我不认为它属于"超级"训练鞋,甚至不属训练鞋范畴。我会穿飞马Premium通勤上班或健身房撸铁后直奔晚餐——但不用于跑步。
۞三款飞马总评
![]()
跑鞋命名是门艺术——坦白说多数品牌尚未掌握精髓。若在长跑15英里后仍记不住所穿鞋款名称,就必须改变这些用缩写、字母(或多个字母)、生造词等取的名字。
耐克通常是命名高手。
源自希腊神话的带翼白马,飞马是90后能共鸣的名字(我会立刻联想到《小马宝莉》的奇幻形象,这是坏事吗?绝对不是。)但测试完三款飞马后,我认为此次耐克让事情变得过于复杂。
回到加油站的油品取名:按命名惯例,飞马应是最基础的"低端"款,Premium是最高品质(理应最快),Plus居中。
但在我看来,经典常规款飞马才是王者。Plus欠缺的缓震,飞马有;Premium的厚重,飞马没有。因此用最少的钱,你能获得我认为最全能的鞋款。
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有些车只能用高级汽油,有些则适合常规汽油。跑鞋同理:若你从不穿碳板鞋,飞马Plus可能是鞋柜中受欢迎的补充,让你足下轻盈又能感知地面。若你习惯健身前短跑热身,飞马Premium或许能提供渴望的炫酷柔软脚感——且保证吸睛无数。
![]()
作者简介
Abby Levene
《Outside Run》高级编辑。
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
是NCAA一级联赛跑步项目运动员,
随后在科罗拉多大学攻读新闻学硕士学位并继续跑步生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