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 18:50 | 来源: 中国网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守护地球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内蒙古乌梁素海碧波轻漾、集二线铁路沿线绿色长廊的生机勃勃……这些极微变化里蕴含着地球变美的足迹,有着人类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简称“山水工程”)的默默耕耘与不懈努力。
山水工程,是应对生态挑战的智慧之举。当下,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湿地退化等严峻生态问题,如地球的“伤疤”,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地球如何变美?我们聚焦长江、黄河、青藏高原等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以植树、种草、固沙、提升植被质量等为有力武器,精准发力,逐一攻克生态难题。立足整体和系统,举国之力进行全面、深入的生态治理;立足局部和微观,与“八纵八横”的铁路线相伴的“绿色长廊”生机盎然,与草原“复绿”、光伏治沙桐乡二星的标杆项目正在书写绿色奇迹。
山水工程,是生态治理模式的创新之策。我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七大要素,实施6批52个山水工程,涉及29个省份,累计下达中央财政资金1006.5亿元。山水工程交出的生态账本,实现了由单要素保护修复向系统性治理转变、由单打独斗向协同性作战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多元化投入转变……打破了传统生态治理的局限,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通过“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山水工程重塑了国土空间生态格局,让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也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山水工程,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之策。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数字背后是生态环境的改善,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逐步成为现实。与此同时,山水工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山水工程,是中国对全球生态治理的担当之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山水工程正是以这种“积跬步至千里”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我国的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被联合国环境署评价为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中国以山水工程为载体,向世界展示了生态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全球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中国的山水工程让世界看到了生态修复的无限可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工程以实际行动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相互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正以坚定的行动向世界证明:守护地球,不仅是当下的责任,更是对未来的承诺。让我们携手共进,在山水工程的引领下,共同绘就地球之美新画卷,让地球家园更美丽、更和谐、更可持续。(王乐、李红红)
【责任编辑:唐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