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医学人物周刊】原创,如需转载请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3735字,阅读时长约12分钟。
![]()
千年的窑火,淬炼出景德镇“瓷都”的金字招牌。
在这座城市,除了陶瓷艺术的光芒闪烁之外,一张医疗名片也正在被擦亮。作为赣东北地区最大的皮肤专科医院,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景德镇六院)既有自研药膏的传承,又有创新小分子药物的探索,这些都守护着景德镇及周边地市数百万民众的皮肤健康,更是有不少外省市的患者慕名而来。
医学革新的背后,是一群人对于精益求精的恪守。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住院部主任曾水平就是其中一位,每一寸肌肤焕新的背后,都有他倾注的心血。
看似简单的皮肤病,却是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是心理健康,如何帮助这些患者摆脱痛苦,重归美好的生活,是曾水平一直以来的坚持。
作者 | 人物君
1
口碑的树立
在瓷都大道连接昌江大道的交界处,景德镇六院静静屹立着。这座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专科医院,服务范围覆盖景德镇全域、上饶鄱阳、婺源、万年县以及安徽部分区域,年门诊量超10万人次。
曾水平所在的住院部,50张床位常年满员运转。除了医治常见皮肤病如皮炎湿疹、带状疱疹外,他们还承担着区域内疑难病、重症和顽固性皮肤病的诊疗重任。
曾水平直言,口碑是患者愿意来他们这里看病的关键,良好的疗效成为大家自发的口口相传,而这些口碑的积累来源于各种细致入微的诊疗服务。相较于一些皮肤科规模较小的综合性医院,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的各科室分工更为细致,有专门的皮肤内科、皮肤外科、中医皮肤科以及医学美容、理疗科等多个专业。
医院持续强化硬件设施建设,配备了激光美容仪、光子嫩肤仪、红蓝光理疗仪以及针对白癜风等专科疾病引进的 308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等,形成了覆盖多维度治疗需求的设备矩阵。
同时,自制药品也是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的特色,有复方硝酸咪康唑、复方炉甘石洗剂、皮灵搽剂……谈及这些药物名,曾水平如数家珍,深入讲述着这些药品对应的疗效。
![]()
▲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住院部主任 曾水平
曾水平介绍,“勤学善问”是住院部的特质,当在医学理论或实践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向专业人士请教,在交流中不断汲取新知识与经验。秉承着创新思维, 在临床诊疗中,住院部敢于突破传统,大胆应用创新疗法、药物以及各类前沿技术,这样的勇于探索所取得的显著疗效,是很多患者愿意选择来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治疗的重要原因。
在目前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住院部的科室团队中,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医生占比40%,基本都有着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支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队伍,以其“年轻化、高活力”的特点,支撑着医院的高质量诊疗不断向前发展。
通过每天的查房,曾水平团队密切观察着患者病情,精确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深入剖析每位个体治疗好的反馈。
曾水平表示,虽然现在药物的效果更好,但患者的持续管理同样关键。
“最近症状控制得如何?用药后有没有不适?记得要定期做检查。”
这些细节性的询问与善意的提醒,早已成为曾水平和他的团队的日常习惯。
2
突破性变革
在曾水平的职业生涯中,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变迁,最能体现皮肤科这些年来的突破性发展。特应性皮炎作为皮肤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大约二十年前左右,经常被误诊为湿疹或慢性湿疹。
这些年来,从“异位性皮炎”到“特应性皮炎”,这一疾病的概念在不断演变,但对应的治疗方法却似乎没有跟上节奏,常规治疗大多还是依赖抗组胺类药物。一旦这些药物无效,可能会使用激素治疗。但激素治疗有着较大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人体电解质变化、肥胖、血糖波动等一系列问题。
“那时患者常辗转北京、上海求医,但治疗方案全国雷同,效果有限。”曾水平坦言。
![]()
而转机始于近几年来,生物制剂与小分子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在曾水平看来,这是一场划时代的改变。以小分子药物JAK抑制剂为代表的新药,通过精准抑制2型炎症反应,实现了从“缓解症状”到“阻断病因”的跨越。
曾水平还记得自己治疗的第一位特应性皮炎患者。2023年下半年,一位年近60岁的男性来到门诊,诉说着自己因疾病的反复发作而难以入眠的痛苦。
在初诊时,采取常规的抗组胺药物和甘草制剂治疗都收效甚微。之后又尝试了激素治疗,症状在一周内虽得到缓解,但停药不到两周就又复发了。更令人揪心的是,当再次使用激素时,患者开始出现明显的体重增加等副作用。
直至医院引入新型小分子药物后,一切才有了真正的改变。曾水平在给该患者使用该药物后,第二天就收到他打电话来的报喜,说是服药半天就完全不痒了,真是很感叹技术的进步。
技术带来的改变也发生在曾水平接诊的一位高中生身上。特应性皮炎所带来的剧烈瘙痒,让该患者白天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晚上则是辗转难眠,学习成绩自然也是大受影响。在疾病反复发作的三年里,这位学生除了在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治疗外,还曾辗转北京、上海等多个大城市求医,病情却一直未能得到好的控制。兜兜转转后,这位学生在高三那年又回到了曾水平的诊室,对他来说如果这一次不能治好,将会很大程度影响他的高考发挥。
曾水平记得当时看诊时,该学生一直在抓挠,父母在一旁劝他别抓了,但剧烈的瘙痒让他根本控制不住。严重肿胀的皮肤上,一道道抓痕清晰可见,甚至还渗出液体。
![]()
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这次曾水平决定给他使用更高剂量的小分子药物。这一精准决策迅速显现出了疗效:治疗两周内,该学生的瘙痒感明显缓解,皮疹逐渐结痂消退,终于可以静心坐在课堂听讲的感受,对他而言太过幸福了。
3
专注的力量
去年高考,这位学生以远超预期的成绩被湖南某大学录取。这一次的治疗,对于一个孩子可能是一辈子的影响。
正是这些激励着曾水平和他的团队一直奋进下去,为了那如影相随的痛苦远去,为了每个人能拥有一个更美好更阳光的人生。
在新的诊疗手段与技术的加持下,为了实现特应性皮炎患者更好的治疗。曾水平决定将特应性皮炎专科门诊的设立作为他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这也正是顺应整个医学发展的大潮,面对上千种形态各异的皮肤病,仅凭单一医生的力量,如同在浩瀚星海中探索,难以将每一种病症都钻研透彻。无论是之于皮肤科还是其他学科,专科细分化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尽管没有专科门诊患者也能接受治疗,但医生可能更多是解决眼前的问题,缺乏对于疾病长期管理的意识。对于就医体验感而言,复诊时患者常常面临医生不固定的问题,这对于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并且,由于不同医生在诊疗思路和侧重点方面的差异,容易让患者产生困惑,不利于患者对医生信任度的建立。
![]()
而特应性皮炎专病门诊的建立,能够让医生聚焦特定病种以及全周期的治疗跟踪,为患者提供更为系统的指导和后续的连贯性治疗。
“患者知道给自己看诊的是专门研究该病的医生,治疗方案更有针对性,心里也会更加踏实。”
在曾水平的规划中,规范化的专病门诊将成为医患合作的“催化剂”,同时让科室团队在配合上更为默契高效,为患者打造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闭环。
如此种种,都是为了能带给患者的更好的治疗获益,每当看到患者因为自己的治疗而带来生理与生活的巨大改变时,曾水平总会对医生这份职业所承载的价值有一个更深的体会。
曾水平坦言自己当初选择学医时其实并没有太多去想,只是父母觉得医生这份职业稳定。到了大四实习阶段,出于对自己过敏体质“自救”的考量以及对于专业就业前景的权衡,曾水平选择了皮肤科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之一。
4
小城之大医
如果说刚开始对于专业的选择多少还有些懵懂,但随着日复一日的实践,曾水平逐渐感受到皮肤科这门学科的真正魅力所在,于是坚定地认为这就是自己将来一生需要专注的领域。大学毕业后的曾水平来到了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在这所专注于皮肤病诊疗的专科医院,曾水平欲在皮肤病领域深耕的想法有了最好的实践土壤。
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落差,当曾水平满心憧憬地来到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准备大展手脚时,一位同事就给他泼了盆冷水。他告诉曾水平,在皮肤病诊疗领域有3个“1/3”,即约1/3的皮肤病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难以根治,1/3的病种无需特殊治疗即可自愈,剩下的1/3才是可以通过规范治疗实现痊愈的。
这种“治不好”和“不必治”给曾水平造成的心理落差,在其刚步入临床生涯的日子里,曾让他一度感到成就感很匮乏。
![]()
但即使这样,曾水平也从未想过要改变自己当初的选择,他相信没有差的专业,只有差的医生。要想找到职业的成就感,一定要去奋力拼搏、努力突破,保持对学科前沿的探索,向领域内最好的医院学习,终会找到你的价值所在。带着这样的想法,曾水平先是在2010年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了半年时间,对于皮肤病的诊疗进行了系统专业的学习;之后又在前几年前往西安交大二附院系统研习了皮肤病领域新药的临床应用,也正是在这段经历中,曾水平系统学习了特应性皮炎、银屑病这类常见多发皮肤病的炎症介导的致病机理,并深入了解了以此机理研发的小分子药物、生物制剂对于这类皮肤病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通过这样持续不断地向行业领军医院、优秀专家的学习,如今的曾水平可以非常有底气地说,现在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的诊疗水平与大城市的大医院已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大医院有的,我们也能提供”。
曾水平所一直坚持的,是将每一分努力转化为患者的“体面生活”,一如这座瓷都的璀璨瓷器,历经淬炼,终成瑰宝。
责编 | 王 嘉
校对 | 杨 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