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延庆科技让长城保护有了“千里眼”

0
分享至

办公室里,黎海权操作着鼠标在电脑上快速滑动,屏幕里正是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画面清晰,显示着长城墙体的每一块砖石。作为延庆区长城管理处文物保护科科长,他的日常工作早已从“徒步丈量”转向“云端巡查”。“以前有可能我们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的重要点位,现在无人机15分钟左右就能到达,完成巡查检查工作,科技让长城保护有了‘千里眼’。”他感慨道。

34年的工作时间里,黎海权的工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徒步巡查的发现,北十九楼区域墙体鼓胀、北十二楼生长植被……据了解,在延庆境内的179.2公里长城中,大部分点段属于未开放段,山势险峻、人迹罕至,传统巡查效率低、风险高。2024年,延庆区长城管理处开展“无人机科技赋能八达岭长城保护管理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建设,无人机技术的高效性、安全性、精准性等特点,有效弥补了人工巡查用时长、可达性差、覆盖面不足等弊端。



如今,18条无人机自动巡查航线覆盖八达岭长城全段,总长超过20公里。每天10架次无人机按预设路线飞行,搭载的高清摄像头与红外传感器可精准识别墙体裂缝、高温点及游客不文明行为。“去年,无人机在未开放段发现一处墙体出现险情,我们连夜组织专家“会诊”,避免了险情的进一步发展。”黎海权介绍道,“每次飞行结束后,无人机机场会将飞行过程所采集的图像资料和影像资料自动回传至系统平台,方便我们进行查看和比对。”



除了无人机技术,我区还采用了更先进的监测手段。“我们运用北斗卫星实时RTK和PPK技术对八达岭长城重要点位开展相关结构变形数据收集。”黎海权指着监测数据说。这项技术为八达岭这类线型遗产的科学管理、有效保护、合理修缮、风险防控等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感叹过去,对比今昔,科技手段的应用让长城保护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通过无人机巡查和北斗监测,保护团队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得到预警信息,为后续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长城文保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涵盖日常巡查、养护修缮、动态监测、开放管理及涉建项目监管等多个领域。我们还在康庄、旧县、永宁建立了三个长城保护站,全面承担延庆全域长城文物的巡查检查及对134名长城保护员的日常监督管理等保护任务。同时,无人机与北斗卫星监测技术正推动长城保护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了‘人防’与‘技防’的优势互补,为千年长城的永续留存注入了科技新动能 。”黎海权说。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给了我们莫大的激励。”黎海权说,2024年,我区依托数字化、科技化建设,长城文物保护工作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长城文物保护从看守保护向科技保护、研究保护转变,从抢救性保护转向预防性保护。“对于长城保护,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要怀有敬畏之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全力做好长城传承与保护工作,当好长城“守护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北京延庆 incentive-icons
北京延庆
政务公开、地区宣传、公众服务
4575文章数 79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