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 5 月 25 日报道,美国人工智能巨头英伟达拟新推出一款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人工智能芯片,且最早将于今年 6 月开始量产。这款芯片属于英伟达最新一代基于 Blackwell 架构的人工智能处理器,将采用英伟达 RTX Pro 6000D 架构,属服务器级图形处理器(GPU),搭载 GDDR7 内存。另外,两位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还在为中国开发另一款采用 Blackwell 架构的芯片,最早可能于 9 月开始生产。这是英伟达第三次为中国市场推出符合美国监管要求的降级版芯片。
近年来,美国政府不断收紧对华 AI 技术出口的限制,而英伟达一直在努力寻找应对策略,以维持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今年 4 月,美国基本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基于 Hopper 架构的 H20 芯片,英伟达一度考虑为中国开发降级版 H20 推出了一些替代产品。如今转向新一代 Blackwell 架构,也是其维持中国业务的新举措。英伟达如此执着于中国市场,背后有着许多深层次原因。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营收贡献巨大。根据英伟达的年度报告,在截至 1 月的 2024 自然年中,英伟达中国区营收 171.08 亿美元,达到史上最高,比前一年增长 66%。中国是英伟达的第四大销售额地区,在 2025 财年中,英伟达 53% 的收入占比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4 年英伟达数据中心的 GPU 出货量总计约 376 万台,较之上一年的 264 万台增长 100 多万台。
据估计,2025 年英伟达销量将达到 650 万至 700 万块 GPU,而中国市场在其中占据重要份额。如此庞大且增长迅速的市场,英伟达自然不愿轻易放弃。
中国拥有全球最活跃的 AI 创新生态。DeepSeek、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等科技公司纷纷推出自研大模型,相关应用正在急速落地并重塑多个细分产业。特别是春节期间,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低成本、高效果训练推理技术路线备受行业认可,千行百业重新燃起对 AI 的投资热情,国内算力需求持续高企。黄仁勋曾表示,如果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将会是企业 “巨大的损失”,他预估未来两到三年,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可能达到 500 亿美元。英伟达希望能在中国这片充满活力的市场中,继续挖掘更多的商业机会,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 AI 芯片市场的地位。
另外,英伟达也面临着来自中国本土芯片企业的竞争压力。黄仁勋曾坦言,“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征服了他们涉足的每一个市场。在生产最好的人工智能芯片的竞赛中,华为是英伟达‘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之一。”
当前,寒武纪思元系列、燧原科技云燧 T20 系列、壁仞科技 BR100 等都在各自赛道上发力。华为昇腾 AI 芯片更是在业界有着 “平替” H20 的美誉。
2025 年 5 月,黄仁勋透露,英伟达四年前在中国市场份额高达 95%,现在只有 50%。面对中国本土芯片企业的崛起,英伟达若想保住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通过持续为中国市场提供定制化产品,来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尽管面临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英伟达依然积极通过推出 “中国特供” 芯片等方式,维持在中国市场的存在和竞争力。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以及中美科技博弈的大背景下,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走向,以及其与中国本土芯片企业的竞争格局,值得持续关注。
“在看”的暴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