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个小宝贝,本以为他睡着就能松口气,可常常是刚把睡着的宝宝放到床上,没一会儿他就醒了,这“落地醒”的情况,可把宝妈们折腾坏了。为啥宝宝会这样呢?咱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落地醒”实例让人头疼
宝妈林林就被宝宝的“落地醒”折磨得够呛。林林家宝宝才两个月,每次哄睡都得花好大功夫。林林抱着宝宝,又是轻拍,又是哼儿歌,好不容易宝宝睡着了,小脑袋在林林肩膀上一点一点,呼吸也变得均匀,林林小心翼翼地把宝宝往床上放。可这手刚一离开宝宝,宝宝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立马就醒了,眼睛一睁,小嘴一撇,“哇”地就哭起来。林林无奈地叹口气,只能又把宝宝抱起来,重新哄睡。这样的情况每天都要上演好几次,林林胳膊酸了,腰也疼了,人也疲惫不堪。
宝妈苏苏也有类似经历。苏苏家宝宝三个多月,晚上睡觉前总是要苏苏抱着晃悠好久才肯睡。有一次,苏苏看宝宝睡得很沉了,心想这次应该能顺利放下,就轻轻地把宝宝放在床上,还特意在宝宝身边放了个小抱枕,模拟抱着的感觉。可没想到,苏苏刚转身准备去做点别的事,宝宝就醒了,哭声瞬间在房间里响起。苏苏又好气又好笑,不明白为啥宝宝一放下就醒,难道宝宝和床“犯冲”吗?
“落地醒”原因大揭秘
宝宝一放下就醒,原因其实有不少。从生理角度看,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一直被紧紧包裹着,空间狭小又温暖,出生后,外界环境一下子变得开阔,宝宝会缺乏安全感。当被抱在怀里时,能感受到妈妈的心跳、体温,还有熟悉的味道,这让宝宝觉得安全。可一旦被放到床上,这种安全感瞬间消失,宝宝就容易醒来。就像咱们大人,突然从温暖的被窝里被拉出来,也会觉得不适应。
另外,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完善,他们对外界的感知比较敏感。把宝宝放到床上这个动作,哪怕再轻,也会产生一些震动,这种震动对于神经系统敏感的宝宝来说,就像一个“唤醒信号”。而且,宝宝的睡眠周期和大人不太一样,他们浅睡眠的时间比较长,在浅睡眠状态下,宝宝很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一有风吹草动就醒了。
从习惯养成方面来说,如果宝妈在宝宝入睡过程中总是抱着或者摇晃,宝宝就会习惯这种入睡方式。一旦环境改变,比如从妈妈怀里到床上,宝宝就会察觉到变化,从而醒来。这就好比宝宝习惯了一种“入睡仪式”,少了某个环节就不行。
应对“落地醒”有妙招
宝妈们别着急,针对宝宝“落地醒”,咱们有办法。首先,可以尝试给宝宝营造一个类似子宫的环境。比如用小被子把宝宝稍微包裹一下,但别包得太紧,让宝宝有被包围的安全感。也可以在宝宝睡觉的床上放一件宝妈穿过的衣服,衣服上有宝妈的味道,能让宝宝觉得妈妈就在身边。
在放下宝宝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先把宝宝的屁股轻轻放在床上,然后慢慢放下背部,最后再轻轻地抽出抱在宝宝头下的手。放下宝宝后,别急着离开,在宝宝身边停留一会儿,轻轻抚摸宝宝的小手、小脚,哼点轻柔的小曲,让宝宝逐渐适应新环境。
平时还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宝宝在床上入睡的习惯,不要总是抱着哄睡。可以在宝宝有点困意但还没睡着的时候,就把宝宝放到床上,陪在宝宝身边,用温柔的声音安抚宝宝,帮助宝宝建立在床上入睡的条件反射。
宝妈们,宝宝“落地醒”虽然让人烦恼,但只要咱们找到原因,用对方法,慢慢就能改善这种情况。相信在咱们的努力下,宝宝能睡得安稳,咱们也能轻松一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