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到俾斯麦通过铁腕手段七周内速通了奥地利,并将其踢出了德意志邦联。此时,南德四邦由于法国的阻挠而未能加入北德意志联邦。拿破仑三世还口出狂言:德意志应划为三块,永远不得统一。站在德意志人的角度想想,这简直欺人太甚。要知道17世纪早期爆发的三十年战争就是统一德意志第一次尝试,但在法国枢机主教黎塞留的操作下未能成功,硬生生拖到了两百多年后的19世纪。
俾斯麦深知统一德国的最主要障碍在于法国,与法国的战争肯定会到来,但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并且仅仅依靠普鲁士的军事力量是不够的,还要让法国陷入孤立。
当时的英法关系由于两国的殖民争霸而十分紧张,加之与英国在争夺中亚地区,它希望加强中欧的力量以平衡法俄。因此,英国不会站在法国一边压制普鲁士。俄国在普法较量中则至关重要,如果俄国加入法奥一方,普鲁士是绝不敢发动对法战争的。俾斯麦利用俄法在东方问题和波兰问题的矛盾,积极执行媚俄政策。
1868年3月,普俄签订了一项秘密协定:一旦普法开战,俄国将陈兵奥地利边境以防止法奥结盟;作为报答,普鲁士则同意终止黑海中立法,并保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永不为奥地利所有。这样,俾斯麦就争取到了俄国的重要支持。
即使是最有可能与法国结盟的奥地利,也由于普奥战争后元气大伤,以及受到俄意两国在巴尔干和尼斯的牵制而不愿轻易参加法国方面作战。在俾斯麦高超外交手段的作用下,法国彻底成为了欧洲孤儿,现在只需要等待合适的战争借口了。
终于,继1701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西班牙王位继承又出问题了,这可为俾斯麦挑起普法战争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时机。1868年9月,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被推翻逃亡法国,新上台的军政府决定寻找一位君主。老辣的俾斯麦很快意识到这是刺激法国的绝好机会,于是派人到西班牙活动。
1870年2月,西班牙政府提出将王位献给霍亨索伦家族(普鲁士王室)的利奥波德亲王。这一消息传到巴黎时,法国舆论大哗。法国外交大臣格拉蒙立即发出战争威胁,表示不能容忍另一大国委派自己的亲王来继承西班牙王位。
图为拿破仑三世
在普王劝说利奥波德放弃继承王位之后,拿破仑三世还没消气,又要求普王声明永远不赞成霍亨索伦家族的亲王登上西班牙王位。普王虽然觉得受到了侮辱,但也只是委婉拒绝,要说不怎么说这威廉一世人还怪好的呢。但俾斯麦可不是这么好说话的,他将普王的来电加以删减,将原本委屈和解的说辞改为粗暴回绝法国的要求,并且把法国使者赶了出去。
7月14日,这份电文公布后,法国人破大防了,国内马上掀起了民族主义歇斯底里。五天后,法国正式对普鲁士宣战。俄、英、奥、意等国也像俾斯麦所说的那样,马上宣布中立看戏。
9月1日的色当一役,10万法军官兵都成为普军的俘虏。更令法国人觉得丢人的是,拿破仑三世也被活捉了。对此,我只能说拿破仑三世和他伯父——拿破仑的军事能力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在凡尔赛镜厅加冕的威廉一世
9月4日,武德充沛的巴黎人民坚持法国大革命以来的优良传统,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9月19日,普军开始包围巴黎。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在凡尔赛宫镜厅宣告成立,威廉一世加冕称帝,俾斯麦成为帝国宰相。
这帮普鲁士军棍可太会挑地方了,偏要在当年太阳王路易十四用来炫耀"朕即国家"的殿堂搞加冕,还是专挑法国人刚被暴揍到跪地求饶的档口。威廉一世那顶皇冠,怕不是拿缴获的法军铜扣子熔了现打的。1871年5月10日,德法正式签订《法兰克福和约》。和约主要内容是: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在赔款付清之前,德军对法国1/3领土实行占领,法国负责供应占领军供养。
该和约对于法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法国人无不视为奇耻大辱。对此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法国人对德国的仇恨和敌意有增无减,法国与德国的这道梁子算是结上了。
现在看来,在德意志的统一过程中,铁血宰相俾斯麦可谓居功至伟,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了绝对主导作用。
先是利用两公国问题把奥地利框进来,利用完了奥地利就一脚踢开,再是利用拿破仑三世的小心眼,鼓动法国对自身宣战,最后就是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军事力量和外交布局一举击败法国。并且还不忘羞辱法国,一雪前耻。
1871年的欧洲,从此出现了一个能将未来几十年的世界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国家,那就是夹杂着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的德意志帝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