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标星的朋友们有时可能会错过【通航圈】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欢迎新老朋友给【通航圈】点个星标,以便及时收到最新推文、避免错过更多精彩*
加星标方法:戳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5月23日下午,“2025年世界无人机大会”全体会议在深圳开幕,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发表了公开演讲。他表示,通用航空产业是“耐心产业”,低空经济是需要长期培育的“耐心经济”,希望业界坚持安全、创新和耐心。
董志毅表示,在欧美国家,主要是以通用航空和城市空中交通为主。“美国拥有22.4万架通航飞机和2万多个通用机场,其传统航空飞行小时数已达2500万小时。对比之下,中国无人机飞行小时数已超过美国,达到2666.7万小时。”
在董志毅看来,近几年中国低空经济有很大突破。从2024年末到2025年一季度,国内通航企业数、在册通用机场、在册通用航空器和累计飞行小时均同比正增长,其中累计飞行小时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2025年,低空经济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以及基础设施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正步入健康安全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董志毅表示,当前各地可以抓住三个重点,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一是创新场景开拓。充分挖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应用场景,激发市场需求,创新运营模式,形成商业闭环。
二是加强通信、导航、算力、安全等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通用机场已经达到481个,下一步要建设智能精准的低空导航网、低空反制网等。
三是构筑审慎包容的低空安全治理新体系。董志毅认为,安全是低空经济的底线。低空经济面临国防安全、航空器飞行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问题,需要从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管理机制、防护技术等多个方面构建低空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推动低空经济进一步发展。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原标题《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低空经济是需要长期培育的“耐心经济”》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