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国卫办人口函〔2025〕15号)及《重庆市计生协会关于开展“5·29会员活动日”宣传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渝计生协发〔2025〕8号)文件精神,九龙坡区九龙街道于5月23日在奥园广场隆重举行“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共建生育友好社会”主题宣传服务活动。
据悉,这场集政策宣传、服务体验、资源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既是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具体实践,也是深化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探索。
把握新时代托育服务发展方向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通知要求,2025年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以“普惠托育共同行动”为主题,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生育政策与托育服务衔接配套,二是强化社区托育服务网络建设,三是完善医育结合服务体系。重庆市计生协会同步提出“六个一”工作要求,即开展一次集中宣传、组织一轮需求调研、建立一批服务阵地、培育一支专业队伍、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形成一套长效机制。
在此背景下,九龙街道开展这一次宣传月活动,旨在展示街道近年来在托育服务方面的成果,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以‘居民吹哨 社区报到’机制为纽带,将国家政策要求转化为社区治理的‘施工图’。通过建立需求发现—资源整合—服务供给的闭环系统,真正实现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贯通。”
“三级吹哨”破解托育服务难题
九龙街道大堰社区是典型的城市社区,常住人口3万余人,其中婴幼儿家庭达800余户。随着双职工家庭增多,“孩子谁来带”成为许多家庭的痛点。
居民吹哨,社区报到。在了解到居民的需求后,社区向街道及时反映情况,并召开居民议事会。在困难面前,九龙街道党工委吹响“资源集结哨”:依托党建联席平台,联动区卫生健康委、街道慈善基金“龙基金”及辖区企业,形成“财政补助+慈善基金+企业自筹”的资金解决方案。
最终,全市首家“公建民营”普惠托育点应运而生。
它的出现,使九龙街道创新实践的“三级吹哨”机制成为关注焦点。该机制通过构建“居民-社区-街道”三级响应系统,形成“需求自下而上传导,资源自上而下汇聚”的服务网络。
记者在现场看到,托育服务也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关注。
活动现场设置科学育儿讲座、家庭医生签约、小儿推拿体验等20余项服务,直接回应家庭对医疗支持、普惠托育的需求。九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6家托育机构签订“医养育结合”协议,为婴幼儿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等一站式服务。
通过区卫生健康委、计生协会牵头,街道、社区、医疗机构、托育机构、企业共同参与。例如,英伦凯贝托育中心开设创意艺术课程,安特思库儿童成长馆组织绘本阅读,妇幼保健院专家现场义诊,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支撑”的服务网络。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九龙街道走出的这一步,不但是托育服务的一种尝试,更是超大城市治理的一种实践,更加切实解决“入托远”“入托贵”“托不好”等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普惠、专业的服务。
随着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的深入开展,九龙街道将持续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让“幼有所育”的美好愿景在基层治理创新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助力居民带娃更轻松。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