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黄浦江畔,走近建筑天才高迪与他的时代

0
分享至

安东尼·高迪(1852-1926),被称为“上帝的建筑师”,是世界建筑史上极具创造力的天才。他的作品以自然主义、曲线美学和结构创新著称,7项作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7项为西班牙国家级文物。

5月23日,上海久事美术馆推出“2025西班牙艺术季”,开启多馆联动的展览。其中,最为人所关注的是高迪主题联展,分别为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的“绚烂归朴——高迪与他的时代”和北京东路230号久事艺术沙龙的“物乐其华——高迪之声”,前者通过建筑构件、历史照片、工作手稿、影像记录以及文献资料等,呈现高迪的建筑设计及演变,后者则通过“声音雕塑”,向观众讲述高迪建筑语言背后的文化故事。


“绚烂归朴——高迪与他的时代”展览现场


“绚烂归朴——高迪与他的时代”展览现场

高迪与他的时代

安东尼·高迪是世界建筑史上极具创造力的天才,自然主义的代表艺术家,在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视频:久事美术馆“绚烂归朴——高迪与他的时代”展览现场。(03:58)

高迪生于雷乌斯的一个铁匠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底层人民,生活平静、简单。在童年时代,高迪喜欢观察自然:蜗牛壳的螺旋、树叶的脉络、山峦的起伏等都成为他日后创作的灵感源泉。母亲因病去世之后,高迪的父亲将希望寄托于当时还是少年的高迪身上,在他中学毕业之后将其送到巴塞罗那的建筑学院学习建筑。1877年,高迪从建筑学院毕业,正式成为一名建筑师。


高迪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展出的“绚烂归朴——高迪与他的时代”特展借助建筑构件、历史照片、工作手稿、影像记录以及文献资料等不同媒介,呈现高迪的创作演变,并反映出当时的新艺术运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革。

身边人与城市居民勾连起了高迪与加泰罗尼亚的情感记忆。展览的第一板块“诗意栖居”讲述了高迪与他的身边人。1867年至1968年间,15岁的高迪与12岁的爱德华·托达(Eduard Toda)联合创办了手写杂志,高迪在杂志中写下了诗句,“让我有一天像山谷里的百合花一样爱你”。这里折射出的是青年高迪对自然生命的关注和热爱,这也是其将建筑视为有机生命体哲学的萌发阶段。曲线如花瓣舒展,光影似晨露流淌,高迪的爱不仅停留在美学追求层面,更是对巴塞罗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温度介入。


高迪在圣家堂工作室工作,理查德·奥皮索绘


高迪与古埃尔伯爵,诺内尔摄

在策展人,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教授尤义斯·布拉沃·法雷看来,他的建筑奇迹,始于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共振。走入展厅,观众便能看到一系列旧影,那是高迪和身边人的共同记忆,也展示了他们以人文关怀来回应工业时代的人性疏离。

值得一提的是,托达曾任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常寄书信与中国照片予高迪,并向高迪诉说中国的龙。巧合的是,龙在加泰罗尼亚民间文化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高迪在此后的设计中也常常将龙的形象融入作品中。


1916年,高迪在圣家堂下层做结构强度测试

巴塞罗那,高迪之城

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游客往往会被那些“疯狂”的建筑震撼:扭曲的烟囱像巨龙脊背,教堂尖顶布满七彩马赛克,阳台栏杆如海浪般起伏……这些建筑奇观,也皆出自高迪之手。高迪为巴塞罗那留下了最具标志性的城市象征,见证了19世纪末这座城市的深刻变革——从城墙外的城市扩张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繁荣。据说,他为巴塞罗那留下了16处建筑作品,其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七项。


文森之家

文森之家是高迪的早期代表作。这一建筑位于巴塞罗那极富生活气息的恩典区,是一座集新摩尔式,东方异域风和新古典主义为一体的避暑住宅。整栋房子使用了石头、粗红砖和彩色瓷砖等不同种类元素进行了巧妙融合,同时内部的装饰灵感也都取自于附近的自然植物形态。

巴特洛之家并非高迪建造,但在改建和设计的过程里包含了高迪的思想精髓;在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大街上的米拉之家,则到处可见蜿蜒起伏的曲线,整座大楼宛如波涛汹涌的海面,富于动感。高迪说那是“用自然主义手法在建筑上体现浪漫主义和反传统精神最有说服力的作品”。


巴特罗之家


米拉之家

在巴塞罗那的佩拉达山间藏着一座从童话书页中跃出的奇幻之境——古埃尔公园。高迪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石块、碎瓷、玻璃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房子、道路、走廊、长椅、广场,并配以树木花草,整座公园处处体现着人工建筑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仿若一处落在人间的童话剧场。这里本是工业巨擘古埃尔委托建筑诗人高迪打造的山间乌托邦,意图为新兴资产阶级筑造60栋花园别墅,却因理念过于超前沦为“烂尾”工程,最终在1914年化作献给世界的公共艺术瑰宝。


古埃尔公园


展览现场,古埃尔公园的柱廊模型


展览现场,高迪绘制的古埃尔教堂手稿


古埃尔教堂旧影

这一展览的尾端,则是圣家族大教堂的案例展示。圣家族大教堂是栋平面呈矩形,立面为不规则多柱形,不对称的哥特式教堂,主体结构由5座殿堂和3座侧翼殿堂组成。教堂分为三立面,东侧的诞生立面,西侧的受难立面,南侧的荣耀立面,象征耶稣一生的三个阶段。而圣家堂的Y型立柱,如同老树根一样从下往上逐渐变细,最后变成了枝条纵横的树丛伸向天顶,和天顶图案形成了奇妙的组合,像透过万花筒定格的缤纷一刻。许多人会在某个刹那,感觉仿佛置身于一片茂密的乔树林中。


建设中的圣家堂


圣家堂内部

高迪自1883年开始主持该工程,直至1926年去世。在生前的最后12年,高迪完全谢绝了其他工程,专心致志于这一教堂的建筑。圣家堂是他最主要的、最伟大的建筑,也可以说是他心血的结晶、荣誉的象征。

在这一板块中,最重要的展品是一件由高迪工作室亲手雕铸的《圣母领报》场景原始浮雕打样,据说这是圣家堂立面设计的初始形态。


展览现场,《圣母领报》场景原始浮雕打样

圣家堂的设计也呈现了高迪对于力学的研究。自然垂落而形成的悬垂曲线被称作悬链曲线,而高迪则将此曲线进行对称翻转,以获得接近理想状态的拱形结构。在外滩18号的一楼,则有一件装置作品《布袋悬链拱》,以此展现高迪对于悬链曲线的研究与应用。

对于这件作品,巴塞罗那大学客座教授、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博士姚子刚告诉记者,“现在,建筑力学已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了。不过计算机软件的最初灵感则是来自高迪的研究。”


展览现场,装置作品《布袋悬链拱》

建筑构件中的工匠精神

除了照片文献外,观众可以在展柜中看到一些建筑构件。记者了解到,展柜里的古埃尔属地教堂花窗玻璃、米拉之家地板与奇想屋瓷砖为首次来华展出。

1883年,尚未毕业的高迪在西班牙北部的荒原上用一片向日葵瓷砖改写了建筑史。他设计的“奇想屋”度假别墅的外墙铺满本该出现在餐具上的花卉釉砖。通过展柜,观众可以看到“奇想屋”外立面的向日葵花砖。瓷砖的向日葵花心藏着微缩设计图:叶脉是排水管道,花瓣弧度对应承重结构。


展览现场,“奇想屋”外立面的向日葵花砖

在关于古埃尔教堂的案例展示里,观众则可以看到该建筑的玻璃表面构件。据说,在建造古埃尔教堂时,高迪用3000片手工玻璃复刻地中海的光谱。他带着工匠在海岸线守候187天,记录不同时辰的光线折射角度,最终发明出“矿物染色层积技术”——将赭石、孔雀石、钴矿研磨成比发丝细200倍的粉末,在玻璃表面镀出9层渐变色彩。


古埃尔教堂的玻璃

这些建筑构件,不仅展现的是高迪的设计智慧,还沉淀了巴塞罗那当时各种能工巧匠的技艺与智慧。高迪拒绝效率至上的工业逻辑,与雕塑家、木匠、铁艺师等共同构筑了一种反精英、拥抱多元技艺的创作生态。在他眼中,建筑是一具有机生命体,每位工匠都是不可替代的。


展览现场,米拉之家地板


展览现场,棕榈叶造型的陶土

聆听高迪的故乡之声

在北京东路230号久事艺术沙龙的展览“物乐其华——高迪之声”,则展现了高迪自幼聆听并深受其影响的“声音”。该展览并非来自书本的间接理解,而是一种扎根于高迪故土的共享于加泰罗尼亚大地上的艺术记忆。幼年时,高迪常在海岸拾取贝壳、海螺,以及被海水侵蚀的木石。这些自然痕迹塑造了他作品中的典型塑性语言。故乡附近的山脉中,风蚀洞穴的形态则被他融入米拉之家的设计。而传统节庆中的“火龙”人塔,则启发了高迪设计圣家堂塔楼的结构。


展览现场,加泰罗尼亚铜匠打造的铜具

高迪的父亲是铜匠,因此声音对高迪来说对他至关重要,节奏与音程构成旋律,正如家中回荡的锻造声。在展厅里,观众可以听到采集自高迪故乡的多种声音:街道与广场的环境声、工业与手工劳作的声音、节庆活动以及口述传统等。而展览策展人、巴塞罗那大学教授、雕塑家约瑟夫·塞尔达创作了多件“声音雕塑”,试图以声音引导观众进入高迪建筑语言的深层意境与文化根基。


“物乐其华——高迪之声”展览现场


“物乐其华——高迪之声”展览现场

展览还复制了高迪为圣家堂设计的钟铃。约瑟夫·塞尔达告诉记者,“高迪曾计划在圣家堂中安装数口巨大的铜钟。他为圣家堂设计的塔楼特别开设了声学孔洞,以便钟声能传播到整个巴塞罗那。但由于资金不足,这一构想始终未能实现。高迪曾向他的好友、雕塑家马塔马拉(Matamala)描述钟铃的构想。与高迪的初衷一致,考虑到成本和重量问题,展览再现的钟则是在中国景德镇,以当地共鸣性极强的陶瓷材料制作完成。”


展览现场,约瑟夫·塞尔达制作的圣家堂钟

1926年6月7日,高迪于巴塞罗那街头沉浸于内心世界时,被电车撞倒。他衣衫褴褛,无人识其身份。遗体三日后方被确认。6月12日,民众自发组成空前规模的送葬队伍。

高迪被安葬在圣家堂的地下墓室。而建造了一百多年的圣家堂预计于2026年高迪逝世100周年之际完工。


高迪去世的床位


巴塞罗那全城人给高迪送葬的队伍


圣家堂地下的高迪墓室

展览“绚烂归朴——高迪与他的时代”将展至10月8日。(地点: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

展览“物乐其华——高迪之声”将展至10月8日。(地点:北京东路230号久事艺术沙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0!云南队门将“超级失误”送大礼,停球3米远,大连新援进首球

1-0!云南队门将“超级失误”送大礼,停球3米远,大连新援进首球

汪星人哟
2025-09-19 20:50:47
广东陆丰再通报“94名学生就医”:病菌引发急性肠胃炎,食堂鸡腿制作不当

广东陆丰再通报“94名学生就医”:病菌引发急性肠胃炎,食堂鸡腿制作不当

澎湃新闻
2025-09-19 18:06:27
8大“致命廉价品”,它们正在偷走你的健康!再便宜也不要买!

8大“致命廉价品”,它们正在偷走你的健康!再便宜也不要买!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09-19 14:45:46
19-20!中国女篮U23一分之差憾负日本,小组收官战迎战中国台北

19-20!中国女篮U23一分之差憾负日本,小组收官战迎战中国台北

林子说事
2025-09-19 15:51:54
37年周总理劳山遇刺,11名警卫全部被杀,伟人怒斩三大帮派之一

37年周总理劳山遇刺,11名警卫全部被杀,伟人怒斩三大帮派之一

华人星光
2025-08-29 13:15:04
31岁施工员:娶一个农村女孩,一天好日子也没有,但我乐意

31岁施工员:娶一个农村女孩,一天好日子也没有,但我乐意

施工员小天哥
2025-09-19 20:49:28
特雷-杨: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跟你比这个 但贝弗利你场均才7+2

特雷-杨: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跟你比这个 但贝弗利你场均才7+2

直播吧
2025-09-19 16:49:18
辽宁各地2025年1-8月财政收入排行:大连屈居第二,锦州增长14.2%

辽宁各地2025年1-8月财政收入排行:大连屈居第二,锦州增长14.2%

水又木二
2025-09-19 14:06:54
新小区电梯因积水停运,高层业主无奈爬楼回家;物业:雨下太大了,正在恢复

新小区电梯因积水停运,高层业主无奈爬楼回家;物业:雨下太大了,正在恢复

大风新闻
2025-09-19 13:59:46
突发,苹果承认iPhone 17相机存在bug!好消息是……

突发,苹果承认iPhone 17相机存在bug!好消息是……

雷科技
2025-09-19 22:13:59
上海豪宅又火起来了?大佬们早已悄悄撤离

上海豪宅又火起来了?大佬们早已悄悄撤离

智谷趋势
2025-09-19 19:41:11
14岁小哥找了块无主地就宣布建国?搞出官网护照,每月3万美元国库收入!可惜还是流亡了...

14岁小哥找了块无主地就宣布建国?搞出官网护照,每月3万美元国库收入!可惜还是流亡了...

英国那些事儿
2025-08-20 23:23:28
中企收到通知,拒绝与英伟达合作,美媒:特朗普败光了美唯一优势

中企收到通知,拒绝与英伟达合作,美媒:特朗普败光了美唯一优势

说故事的阿袭
2025-09-19 13:30:04
解放台湾需要多久?解放军中将给出准确答案

解放台湾需要多久?解放军中将给出准确答案

混沌录
2025-03-23 18:27:21
688038,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688038,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09-19 21:49:08
曼城突然学会“作弊”了?

曼城突然学会“作弊”了?

白国华
2025-09-19 18:11:24
刚刚!10级!台风在汕尾登陆!又有两个台风生成

刚刚!10级!台风在汕尾登陆!又有两个台风生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15:18:48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胡东林一行来磐调研指导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胡东林一行来磐调研指导

朗威游戏说
2025-09-19 15:21:59
第一集就全裸出镜,网飞新剧太生猛了

第一集就全裸出镜,网飞新剧太生猛了

来看美剧
2025-09-19 17:49:07
“痴情王子”费玉清:曾为初恋终生未娶,最后与56岁闺蜜相伴终生

“痴情王子”费玉清:曾为初恋终生未娶,最后与56岁闺蜜相伴终生

蜉蝣说
2025-09-17 10:32:09
2025-09-19 22:40:49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45598文章数 50809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女教师在闺蜜群聊"八卦"被认定诽谤遭行拘 当事人发声

头条要闻

女教师在闺蜜群聊"八卦"被认定诽谤遭行拘 当事人发声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亲子
时尚
家居
艺术
公开课

亲子要闻

怀孕还不到100斤!方媛的惊人孕期状态

30岁后越来越美的女人,只穿滋养自己的衣服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