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着阳光玫瑰一年要打24次药是真的吗?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第一年苗期,第二年采摘,到今年第三年,通过这三年在楼顶露天种了几棵葡萄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就算是一年打24次农药,
可能也扛不住葡萄的病虫害!
楼顶实拍:
虽然不算喜欢吃葡萄,但自小就有对葡萄的叶子情有独钟,于是两年前在阳光玫瑰掉下神坛的时候,终于以极低的价格入手了两株“神苗”。
当时为何选择阳光玫瑰?
不是因为喜欢吃,而是经过在网上长时间筛选,得知它的抗病性在各类葡萄中名列前茅,也有在广东业余露天栽培的成功案例,最后才种的。
但即使是适应性还算可以的阳光玫瑰,但在种植的时候,该用的药一次没少。
第一年苗期还算“粗生”,除了摘梢打顶之外,基本上不用打理,最多就是得个花叶病,经常施高氮肥就可以解决,长势旺盛,叶子比一个篮球还大。
此时此刻,让人憧憬着明年葡萄自由的场景!
但是到了第二年挂果之后,问题就接踵而至。
下面给大家算一下用了多少次药,内容有点流水账,但想种葡萄的新手可以收藏起来备用:
首先第一次,萌芽前的清园消毒、杀虫卵工作,打石硫合剂就行。
接着如果想萌发整齐,就要用到单氰胺,当然家庭式可以用刻芽代替。
萌动后展叶期就要开始防霜霉病,这个平均一两个星期打一次吧。
这个频率听着是否吓人?
各种霜霉病的农药还要轮换着,定期打,至少可以控制着大面积爆发,否则等到结果的时候感染果实就麻烦了。
还有这个时是防蓟马的关键时候,很多时候病毒病就是通过蓟马带过来的,成虫非常难打,特别是高抗性蓟马,基本上没特效药,但杀卵不让它成虫就相对容易,这个药也是要定期打的。
同时防治青虫和白粉虱的农药,也需要在这个时候开始进行喷施。
接着就是抽穗期,还好阳光玫瑰不用拉花穗,换成夏黑、寒香蜜、茉莉香这些品种就需要用赤霉素把花穗拉长,不然结果后挤到一块,而且只有黄豆粒那么大。
但阳光玫瑰本身是有籽的,可以适当做无核化处理。
开花前也是预防炭疽病的最关键时期,咪鲜胺花前花后各两次。
如果基肥不够的话生长缓慢,叶面肥也要开始使用了,但市面上的叶面肥一看成分表,吓死宝宝了,居然含有各种重金属,我不是农业专家,不知道会不会有残留,能不用就尽量不要用吧。
若出现僵苗僵果不得不用叶面肥补救,也要注意浓度。
结果期如果遇到阴雨天,那时候气温还有点低,必须要重点关注灰霉病,主要是开花后缺硼,钙等中微量元素,花帽不脱落,留在小果上发霉了感染果实。
除了打霉腐利等,还可以摇动植株,人工把花帽抖落。
露天种阳光玫瑰必须保果
有北方人说他们种葡萄什么保果药不用也能丰收,但在广东是做不到的,就算不下雨,哪怕只是阴天,果粒都会全部掉落,除非你能接受像懒人葡萄寒香蜜,那种又小又易裂果的品种。
至于做不做膨大处理,自己随意。
膨大处理过的果实爽脆、肉厚无渣,不膨大的果肉软,带皮,像吃一泡水。
到这里掐指一算,已经使用了十种八种农药了吧,而且全是必须的,还没算那些可用可不用的选项!
加上之前说过,在广东霜霉病是必须定期打的,按两个星期一次来算,这样加起到成熟已经打了不少于二三十次了农药。
这已经是在能防控的范围,经过实测,如果连续下一两个月的雨,那么防治霜霉病需更频繁地打药,一个星期打两次也不过分。
还有当恶劣环境下葡萄产生生理反应烂果的,需要用到各种叶面肥的机会也越多,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等到套袋,还必须进行消毒,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到这里算是葡萄的果实最后一次接触农药了,这个期限必须是一个月以上,确保过了农药的安全期。
当然这是广东露天业余种植葡萄才需要用这么多药,专业人士用大棚设备的可能没这么多,也不排除商家为了追求利益,使用更多的科技与狠活!
以上是我三年来种葡萄的经历,现在当我看到楼顶架上一串串诱人的葡萄,虽然很解压,但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葡萄成熟时,我还敢吃吗?
管他呢,我只是享受种植的过程,又不是喜欢吃葡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