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我从一名设备工程师转岗到了SQE(供应商质量工程师)岗位,说实话,一开始真是有点懵。之前搞设备,偏重技术,干的是“手上功夫”;现在要面对供应商质量管理,说到底,是要对人、对流程、对体系动手术,不再只是“修机器”那么简单了。
新岗位的节奏完全不一样,面对的常态是各种供应商的不合格品,要协调、沟通、分析、追责,甚至还要去现场做审核——从体系文件到现场流程,一个都不能漏。说白了,干这个岗位,不懂质量管理那一套,真的是寸步难行。
所以转岗两个月后,我就决定系统学习质量管理。不是那种“网上随便看看”的浅尝辄止,而是要真刀真枪地搞明白“怎么用得上”。2024年5月底,我对比了几个平台后,最终选了“讨教平台”的精益六西格玛黑带课程。
在这里我推荐我在讨教平台学习黑带的引路人—karli老师
想学黑带,想考黑带证书
请加karli老师V信:taojiao456
这套课程下来,说实话挺硬核的——将近6000分钟的线上课程视频,厚厚的红宝书一页一页啃,每章节的练习题和模拟考试一套一套地做,再加上社群里老师实时解答,整个过程其实比我当初上大学还认真。5个月后,我把六西格玛这套方法论从头到尾捋了一遍,不只是懂了,更重要的是知道哪些东西可以直接拿来用。
2024年10月,我顺利通过了中国质量协会的黑带认证考试,拿下了这张真正“能打”的证书。
这五个月到底带来了什么改变?
最直接的收获,是对测量系统分析(MSA)和过程能力分析(Pp/Ppk, Cp/Cpk)的掌握。这两块知识我在实际工作中已经频繁应用,不仅提升了我们团队处理供应商质量问题的效率,也让我自己在老板面前更有底气。过去碰到量具重复性不好或者过程不稳定,总是靠经验判断,现在我能用数据说话,用分析结果推动供应商改善。
另外,假设检验、回归分析、因子设计实验(DOE)这些相对复杂的内容,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不多,但通过反复学习,我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未来如果项目更复杂,特别是一些新产品导入阶段,我相信这些方法一定能派上用场。
还有一个意外收获是:MiniTab的实际操作能力。课程里讲得很细,从图表到分析工具一一拆解。我原来对这软件挺抗拒的,现在是离不开了。有了它,很多数据处理工作不仅快了,而且规范、标准,还能直接出报告。
一些真实的感悟:
- 质量不是只靠经验堆出来的,它更像一门“数据+逻辑”的管理科学。**过去设备出问题,修一修、调一调就完了;但质量问题,根子藏得更深,往往要通过系统方法论去挖。而六西格玛就是这把“挖根”的铁铲。
- 黑带不是为了“升职加薪”而学的,而是为了“干得明白、干得漂亮”。工作中有些问题看着像经验问题,其实是流程系统、数据稳定性出了问题,这时候没有方法论做底层逻辑支撑,处理起来只会陷入推诿。
- 学习只是起点,落地才是重点。黑带只是“入门”,真正把这些知识变成提升绩效的工具,靠的是在工作中不断练手。未来我会更有意识地在项目中用上假设检验和DOE,让这些“纸上功夫”转化为“现场价值”。
这五个月的投入,对我的转型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支点吗,我认为是非常值的事情!
在这里我推荐我在讨教平台学习黑带的引路人—karli老师
想学黑带,想考黑带证书
请加karli老师V信:taojiao45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