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故园槐开 其四
廿载重来鬓已星,槐香雪海尚亭亭。
西廊石臼东墙月,俱作苍苔梦里青。
首句 “廿载重来鬓已星”:“廿载” 明确指出时间跨度为二十年,“重来” 表明诗人是再次回到故园。“鬓已星”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星” 在这里比喻鬓发斑白,如星星点点,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历经岁月沧桑,时光流逝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痕迹,突出了岁月的无情和自身的衰老,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感慨时光、怀旧伤今的情感基调。
次句 “槐香雪海尚亭亭”:“槐香雪海” 营造出了一种极具美感的意境,槐树开花时洁白如雪,大片的槐树形成了如雪般的海洋,而且还散发着阵阵香气。“尚亭亭” 则描绘出槐树依旧挺拔、秀丽的姿态,“尚” 字强调了尽管时间过去了二十年,故园的槐树依然保持着往昔的风采,与诗人自身的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岁月变迁的感受,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故园这一美好景象的眷恋和欣喜之情。
三句 “西廊石臼东墙月”:此句运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选取了 “西廊”“石臼”“东墙”“月” 几个富有代表性的故园景物进行罗列。“西廊” 和 “东墙” 点明了方位,勾勒出故园的空间布局;“石臼” 可能是过去生活中常见的器具,承载着过去的生活记忆;“月” 则常常是引发思乡、怀旧之情的典型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勾起诗人对往昔在故园生活的回忆。
末句 “俱作苍苔梦里青”:“俱” 表示 “都”,“苍苔” 暗示着时间的侵蚀和故园的荒废,许多曾经熟悉的事物都已布满苍苔,变得陈旧。“梦里青” 说明这些曾经的美好景象如今只能在梦中呈现出那一抹清新的颜色,传达出诗人对故园过去的美好只能在梦境中追寻的无奈和惆怅,也进一步深化了诗歌怀旧、伤感的主题。
七绝 故园槐开 其五
辘轳声涩井台欹,素雪堆栏月影移。
欲汲当年浇鬓水,恐惊槐下读书儿。
首句 “辘轳声涩井台欹”:“辘轳声涩” 四字瞬间唤醒听觉记忆,老旧辘轳转动时滞涩的声响,暗示着岁月的磨损与荒芜。“井台欹” 则从视觉角度切入,描绘井台倾斜的模样,一个 “欹” 字生动展现出故园历经风雨后的破败之态。井台作为故园生活的重要场景载体,其衰败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损耗,更象征着往昔生活方式与热闹场景的消逝,为全诗奠定了物是人非的伤感基调。
次句 “素雪堆栏月影移”:“素雪堆栏” 延续前作中 “槐香雪海” 的意象,将槐花比作素雪,堆积在栏杆旁,营造出纯净、素雅又略带寂寥的画面。“月影移” 三字赋予场景动态感,月光缓缓移动,光影流转间,时间的流逝悄然显现。这一句通过视觉动态描写,在静谧中增添了一丝时光流转的意味,与首句的静态衰败形成呼应,共同构建出故园幽冷、寂静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怀旧情绪。
三句 “欲汲当年浇鬓水”:“欲汲” 直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强烈渴望,想要汲取井中清水,如同往昔一般。“浇鬓水” 这一动作,既暗含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也有试图以井水洗净岁月沧桑、重寻往昔时光的隐喻。“当年” 二字将今昔对比凸显,现实的沧桑与记忆中青春朝气的反差,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透露出对时光飞逝、无法重回过去的无奈与怅惘。
末句 “恐惊槐下读书儿”:此句笔锋一转,以 “恐惊” 二字展现诗人的矛盾与温柔。诗人虽渴望重温旧梦,但又害怕惊扰槐树下曾经那个认真读书的自己(或孩童)。“槐下读书儿” 既是对往昔生活场景的具象化回忆,也象征着纯真美好的岁月。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在虚幻的 “读书儿” 身上,不忍心打破这份美好的记忆,体现出对故园生活、对青春年少时光的珍视与小心翼翼的呵护,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动人,余韵悠长。
七绝 故园槐开 其六
天涯孤盏对空枝,蛩语穿帘月影移。
但嘱南风勤护惜,莫教香雪覆碑时。
首句 “天涯孤盏对空枝”:“天涯” 一词点明诗人身处异乡,远离故土,营造出漂泊无依的空间感;“孤盏” 描绘诗人独自饮酒的场景,一个 “孤” 字,既写形单影只,更突出内心的孤寂落寞。“对空枝”,面对空空如也的树枝,与故园槐花盛开的繁茂形成强烈反差,暗示此时诗人眼前的荒芜,反衬出其对故园槐开盛景的怀念与渴盼,奠定了全诗孤独哀伤的情感基调 。
次句 “蛩语穿帘月影移”:“蛩语穿帘” 从听觉角度切入,蟋蟀的鸣叫透过帘子传入耳中,在寂静的夜晚更显清幽,增添了环境的孤寂氛围。“月影移” 则延续前作中时间流逝的意象,月光缓缓移动,时光在无声无息中悄然溜走。这一句以动衬静,通过细微的声响和光影变化,进一步渲染出诗人独处异乡时的清冷与寂寥,同时也暗含其辗转难眠、思绪万千的状态。
三句 “但嘱南风勤护惜”:诗人将情感寄托于 “南风”,以拟人化的手法 “嘱” 托南风,饱含深情地请求它好好守护故园。“勤护惜” 三个字,透露出诗人对故园的深切关怀与担忧,担心故园的一切在岁月中受到损害,尤其是槐花所代表的美好景致。这种托付,既体现出诗人无法亲身守护故园的无奈,又展现出对故园深厚而执着的眷恋之情。
末句 “莫教香雪覆碑时”:“香雪” 指代槐花,再次呼应系列诗作中槐花如雪的意象;“碑” 则给人一种肃穆之感,可能象征着故园的记忆、逝去的亲人或过往的历史。“莫教香雪覆碑时”,诗人担忧当槐花如雪般飘落,覆盖在碑上时,那些珍贵的记忆与情感也会随之被掩埋,变得模糊不清。此句以充满画面感的场景,将诗人对故园命运的忧虑、对往昔记忆消散的恐惧推向高潮,情感真挚而深沉,余韵悠长,引发读者对时光、记忆与故土的深刻思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