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那是黄胸鹀(wú)!”
2025年5月19日,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科研监测人员激动地记录下了这样一幕——4只黄胸鹀,这一极危物种的罕见身影,首次在野鸭湖湿地集群亮相!
黄胸鹀
因人类过度捕捉、农药使用加剧及栖息地丧失等多重因素影响,黄胸鹀种群数量近几十年间锐减,于2017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物种。在2021年2月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它对栖息环境极为敏感,偏好大面积稻田、芦苇地等生境,喜食植物种子。
雄鸟以其独特的黑色额、头顶、颏、喉以及栗色或栗红色的头顶和上体,搭配鲜黄色的下体和深栗色胸横带,显得格外醒目。
![]()
黄胸鹀(雄) 李冉摄
雌鸟上体棕褐色或黄褐色,具黑褐色纵纹,腰和尾上覆羽栗红色,下体淡黄色。
![]()
黄胸鹀(雌) 张标摄
野鸭湖湿地虽早有黄胸鹀的记录,但此次发现成规模的种群活动,强有力地表明,有更多数量和种群的珍稀鸟类在此栖息繁殖。野鸭湖,这片国际重要湿地,正以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愈发闪耀。
黄胸鹀集群的发现,是野鸭湖近年来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证明,也是延庆区生态文明建设结出的累累硕果。在这片生态净土上,各种生物和谐共生,每一次物种的现身都是自然对人类生态保护努力的温柔回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