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崇州,层峦叠翠,万木葱茏。在龙门山脉的云雾缭绕间,一场自然界的壮丽迁徙正在上演——数以万计的猛禽振翅高飞,沿着迁徙轨迹,掠过文井江镇都统岩的巍峨山脊。
苍鹰 摄影:余欢
凤头蜂鹰 摄影:余欢
普通鵟 摄影:余欢
靴隼雕 摄影:桑梓
白尾鹞 摄影:胖麻雀
每年春秋两季是鸟类迁徙的季节,作为中亚-南亚路线和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节点,崇州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猛禽迁徙的重要通道。位于龙门山脉上的大坪村都统岩监测点,今年3月15日至5月18日已记录到13227只猛禽过境,包括凤头蜂鹰、松雀鹰、苍鹰等珍稀物种。5月8日,单日观测猛禽数量高达3211只,创下成都地区现有监测点的单日最高纪录。
白肩雕 摄影:余欢
苍鹰 摄影:胖麻雀
草原雕 摄影:余欢
猛禽是鹗、雕、鹰、隼等凶猛掠食性鸟类的统称。观鸟界将同日、同地监测到千只以上日行性猛禽过境的日子,称为“千猛日”。每年春秋两季,大量猛禽集群飞越龙门山脉,而都统岩因其开阔的视野和适宜的气流,成为观测“千猛日”的最佳地点。
鹗 摄影:余欢
近日,四川龙门山猛禽监测与保护项目负责人余欢和鸟友们一起在文井江镇大坪村都统岩猛禽监测点观鸟、“打鸟”。
“我们所处的都统岩猛禽监测点,目前这个平台海拔高度1400米,处于山区与平原区的交界过度地带,所以在这个位置会有比较好的一个气流,对于猛禽来说可以利用这个气流进行迁飞。”四川龙门山猛禽监测与保护项目负责人余欢介绍道。
凤头蜂鹰 摄影:王映权
灰脸鹰 摄影:胖麻雀
猛禽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对迁徙和栖息环境极为敏感。特别是蛇雕、凤头蜂鹰等珍稀物种,对栖息需求更加苛刻,只有空气质量优良、人为干扰较少、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才能吸引它们驻足或经停。
而崇州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持良好,能够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和安全的停歇环境。文井江镇周边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水源,以及完整的生态链,共同构成了猛禽迁徙途中乐于驻足的“服务区”。
文井江镇大坪村都统岩
猛禽的大规模迁徙,是罕见的自然奇观;大坪村成为龙门山脉猛禽迁徙通道的核心区,则是崇州长期坚持生态保护的成果。
近年来,我市不断实施造林绿化工程,通过植树造林、森林抚育等措施,有效提升森林质量和效益。同时,持续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和稳定,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红隼 摄影:余欢
综合 | 今日崇州
编辑 | 见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