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场亲切热烈、宽松坦诚、信息量大、建设性强的亲清茶叙,在县企业家协会企业之家完满进行。
县委书记祝建东邀请在龙游投资发展的金华及义乌籍企业老总茶叙交流,今晚从七点整持续到九点二十分。建东书记表示,要进一步总结好包括金华、义乌企业在内的来龙投资企业,他们在龙游的成长经历,持续深化做出和树立有标志性的项目和企业,并指示相关部门在两周内梳理出新一轮对接发展思路和措施。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周榜元主持,县委常委、统战部长余继民参加。
县委办、县府办、统战部、发改局、经信局、工商联、招商投资促进中心、交通运输局、文广旅体局、妇联、经济开发区、县企业家协会等单位主要负责人。
浙江金龙再生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年年红家居有限公司、浙江恒祥棉纺织造有限公司、龙游万宜实业有限公司、浙江百顺服饰有限公司、浙江永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优创户外用品有限公司、龙游义商村镇银行、龙游县来料加工行业总会等参加茶叙。
“全面对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国家战略,构建全方位开放开发新格局”主题茶叙,企业家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和体会,谈龙游与义乌个各自优势和活力,讲两地企业界可相互赋能的特色特点,每一位都讲的情真意切,建议提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有的就如何嵌入义乌产业链,创新物流服务场景,在包装物流、跨境电商等领域形成配套优势,服务龙游特色产业与义乌市场的双向流通,提出建议;有围绕义乌国际平台积极布局新兴产业,深度拓展国际市场及相关政策提出建议;有建议发挥自身优势,承接好义乌旅游客源引流工作;有的更好利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拓展中东及欧洲等国外市场;有建议发挥两地商会作用,更好利用义乌市场平台、助力龙游产业发展。
龙游良好的资源资源禀赋,完全有条件创设面向义乌的生态创新中心、超级供应链中心、卖家服务中心。
的确,金华与衢州两地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结。
四十年前,衢州恢复建市,大批金华干部选调衢州任职,为衢州发展打下很好基础。
二十年前,金华企业、义乌企业集中投资入户衢州、龙游,为我们经济发展增添的强劲力量。
今天,年营收将近四十亿元的金龙再生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在龙游由小长大的一个典范。董事长施彩莲常说,“龙游这片土地给了我太多的养分。”二十年,“金龙”在龙游生长、绽放、腾飞。()
余国旭——恒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曾跟我讲过他六段不同行业又都卓有成效的创业历程。我细数了一下,其中有四家是在龙游创办,走上创业大道是在龙游,便先后创下了五个第一:当时龙游县还没有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他第一个建成;建成浙江省内第一个水泥回转窑的余热发电项目;2011年在县领导的建议下创建龙游县小额贷款公司,填补了龙游空白;浙江省内首家生物质发电示范项目和重点项目,由他完成;龙游县第一家上市公司又是在他手上实现,且是第一家主板上市公司。()
而在参加了这场茶叙,聆听着大家的交流,我忽然觉得,龙游与义乌其实两地的企业家们正在构建“新浙商文化共同体”。龙游与义乌的合作,本质是两种浙商文化精神的当代融合——以龙游商帮的“信义”筑牢合作基石,以义乌“鸡毛换糖”的“创新”打开增长空间。
今天这场茶叙,更像是在探讨建设“精神共富”试验区、“浙西商脉”复兴计划。
龙游商帮的“远见”+义乌商人的“敏捷”,完全可以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文化共融”的产业协同。
龙游商帮文化与义乌“鸡毛换糖”精神同属浙商文化的重要分支,二者虽诞生于不同历史阶段,但都蕴含着开放包容、务实创新、敢闯敢拼的基因。将这两种文化精神融入龙游与义乌的经济合作中,不仅能强化两地合作的文化认同,更能为产业协同注入更深层的驱动力。
茶叙现场的和合气氛,预示着这种融合不仅限于经济层面,更将重塑区域文化认同,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软实力+硬经济”的双重样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