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年初,为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井陉地方文史人员在搜集地方抗战史料的时候,听一位老同志讲起了当年他们围打日伪军炮楼的往事。
这位老同志名叫许善田,是原井陉矿务局医院院长。抗战期间,他曾担任井陉路北县委敌工部部长,当年许善田领着区侦察员、民兵们整天摸炮楼、打埋伏,跟日伪军打过不少硬仗。
一晃数十年过去了,时间虽然磨蚀了老人的一些记忆,但当年的那段烽火硝烟之中,有一件事儿,却始终让他记忆犹新。
![]()
那是1945年二月初,许善田领着九区区队和几个村儿的民兵,趁着天还没有亮,悄悄摸到了龙鱼岗炮楼的附近。
这个龙鱼岗炮楼位于杨青村(现石家庄市井陉县南陉乡杨青村)当河沟的夹岸之上,岗楼内虽然只驻守了十三名伪军的,但炮楼的地理位置却是十分重要,该炮楼控扼着来往的交通咽喉要道,我方人员来往交通、秘密运输物资,全都要从这座炮楼眼皮子底下经过。
敌人在此处立起一座炮楼,目的就是专门针对我方抗战力量,妄图在此处扎下一根刺,设立一条监视、控扼我方的眼线。
为此,县委要求,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将这根“刺”给拔除掉。
当天上午,许善田他们去牛山那边,专门找来了一个叫王长武的老汉,让他跟着大伙儿一起,悄悄来到炮楼附近。
这个王长武有个儿子叫王大龙,就是这个鱼龙岗炮楼的伪军小队长,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劝降对方,许善田他们一路上给王老汉做了许多工作,最后,王老汉一拍腿,答应了下来。
“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再跟着日本人混了,我绝不能看着这个娃跟着日本人一起,一条道走到黑!”
众人在炮楼附近的土沟内,一直等到了天黑。眼见四下暗了下来,许善田便让其他同志遥遥地点起几十个火堆,随后又让人在各火堆附近来回走动,造出一副大军包围炮楼的模样。
![]()
做好这一切之后,许善田便让王老汉站到距离炮楼不远的地方,冲着里面喊话。
“大龙呐,你可别再糊涂了,八路军把你们炮楼都团团围住了,百十人打你们一个炮楼,你们还不赶紧投降!”王老汉按照许善田路上交代的话,将我方兵力故意扩大了好多倍。
里面的伪军听到外面动静之时,已经扒着机枪口向外看了好一会儿,只见外面火光处处,人影绰绰,也不知道八路军这次到底来了多少人,反正感觉上就是一个字--多。
正当炮楼里面的伪军们人心惶惶之际,王老汉的劝降算是彻底让这些人的最后一层心理防线,破了防。
“一百多人,那还不赶紧投降?”旁边的伪军一脸沮丧,王大龙听着下面父亲的劝降,也是一阵心慌,“打肯定打不过,但投降了,自己能有好果子吃?”
他们这些伪军有不少人跟着鬼子下乡扫过荡,仗着日本人撑腰,没少干欺负老百姓的事儿,现下让他们缴枪投降,这帮人想投降,可又举棋不定,顾虑重重。
怎么办?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拍不了这个板。王大龙见状,随即招呼众人聚过来,提议道:
“既然大家意见不统一,那就让咱们开会决定吧,哪个意见赞成的多,咱们就选哪个。”
炮楼之内,十二名日伪军站成一圈,由王大龙提议,赞成投降的,举右手。片刻之后,包括王大龙在内的六名伪军举手赞成,另外六名伪军则垂首不语,持反对意见。
这下可就让王大龙等人有些傻眼了,本来想着大家一起举手表决,总能有多少区分,谁能想竟会是眼前这个六比六的局面。
眼见陷入了僵局,旁边一人忽喊道,咱们还少一个人,让炮楼顶上站岗的于满栋他也下来表决。
众人这才想起来,当晚轮到于满栋站岗,现下的他正在炮楼顶上站着呢,六比六正好缺一票,而他这一票可是下决定的关键一票。
![]()
随后,于满栋被叫下来了,当他听完众人的解释之后,于满栋当即选择了——投降,“不管你们别人缴不缴枪,他们打过来的话,我是要投降的,就算只有我一个人也要缴枪。”
原来,这个于满栋曾经两次被我方俘虏过,知道我军的俘虏政策,优待俘虏,因此,听罢众人的解释之后,他便轻车熟路地选择了投降。
没过多久,炮楼里面喊出了“投降、投降”,随后一条条枪被扔出,不多时,王大龙便领着一众日伪军举着手出来了。
许善田他们未费一枪一弹,最终将鱼龙岗炮楼轻松取下。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三辑)——第730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井陉文史资料》,许善田回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