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25岁清华博士辍学,融资超2亿,一度觉得公司要完了

0
分享至


我,25岁清华博士辍学,融资超2亿,一度觉得公司要完了

姜哲源放弃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创办了松延动力

清华学霸博士辍学造机器人的历险记。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赵东山

编辑|张晓迪

头图来源|受访者

27岁的姜哲源,后悔自己出来创业有点晚了:“如果我早半年出来,我们公司早就火了,而不是等到现在。”

2年前的2023年,姜哲源放弃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创办了松延动力,专注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今年4月份,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召开,松延动力旗下的N2机器人获得亚军。

在马拉松终点站围观区,姜哲源头戴印着“必胜”的红色发带,激动地挥舞着双臂给N2加油助威,并激情劝说旁边的观众也买一台玩玩,直播间的观众评价他是“最有情绪价值的老板”。事后,他还把那张戴着红色发带的照片设置成了微信头像。


我,25岁清华博士辍学,融资超2亿,一度觉得公司要完了

姜哲源头戴印着“必胜”的红色发带,激动地挥舞着双臂给N2加油助威来源:受访者

亚军的成绩,远超姜哲源的预期,“我们最初的目标只是完赛,没想到能拿名次。”随之而来的,是络绎不绝的投资人拜访和大量的机器人订单。4月底,在《中国企业家》记者采访当天,姜哲源说,“一上午就有大几十台的定金直接付了过来。”

出圈之后,很多资源都向他涌来。姜哲源最近还收到一条久违的求职消息,对方是一位去年面试了松延动力,但最终放弃了offer的工程师,对方在信息中问他:“现在还能不能加入你们公司?”

姜哲源出生于1998年,从幼儿园到博士,均在清华大学的教育体系中成长学习。高考那年,他以北京市第28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这样的学历背景,叠加人形机器人的赛道buff,让松延动力仅成立2年就获得5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2亿元,投资方包括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英诺天使基金、SEE Fund无限基金、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九合创投、北京未来科学城基金等。此外,《中国企业家》获悉,松延动力目前正在交割第6轮融资。

在松延动力内部,姜哲源给自己的头衔是董事长兼CTO,这与他27岁的年龄形成鲜明的对比。身处强流量关注下的人形机器人赛道,在过去2年的创业生涯中,他尝遍了别人难以体会的喜怒哀乐。

25岁刚一创业,姜哲源就迅速获得3000多万元的融资,随之他花钱变得“大手大脚”起来;但后续公司研发进展不顺,公司账上的现金只够支撑10个月。他一度觉得公司要完了,但又拼尽全力把公司从泥潭里拉出来。仅仅在2025年,他就再次遭遇朱啸虎的“批量退出”风波和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出圈关注,如坐过山车一般。

目前,松延动力有三款人形机器人主线产品:通用型人形机器人“E1”、高动态人形机器人“N2”,及仿生机器人小诺。其中,N2的售价为3.99万元起,相较宇树科技Unitree G1基础款9.9万元的售价,不到其一半,还标配各个层级的2次开发接口。


我,25岁清华博士辍学,融资超2亿,一度觉得公司要完了

今年4月份,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召开,松延动力旗下的N2机器人获得亚军来源:受访者

2025年5月11日,松延动力在北京以“携手共创 共赢未来”为主题召开生态战略启动大会,姜哲源在会上公布,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后,N2机器人大订已突破1000台。此前,姜哲源设定的2025年量产目标就是1000台。他表示,虽然出圈的流量带来订单的激增,但从现实产能的角度考虑,可能存在压力。

此外,姜哲源称,今年将是松延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为实现批量化地交付稳定可靠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松延动力目前已在北京、常州、东莞布局了生产基地。

创业是在开放世界,做开放任务

创业,一直是埋在姜哲源内心的一颗火种。姜哲源自述,早在高中时,自己就想创业,但当时这一念头被父亲摁下了,家里还是希望他完成本科学业。

在姜哲源看来,创业是“在开放世界,做开放任务”,能让人在没有任何条件束缚的情况下,发挥真实的能力水平,比拼的维度会更多。而上学和工作,都是别人设定一个赛道,你在里边奔跑,看谁跑得更快,比拼的维度更单一。

学业进入到博士阶段后,姜哲源开始对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产生兴趣。他想起在读博之前,父亲给他的两个忠告,“你要做那种有深度的研究,且只需要发两类论文,第一类是一个领域的第一篇论文,第二类是一个领域的最后一篇论文。”

姜哲源的父亲姜开利是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曾受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是第二批“万人计划”领军人物。2002年读博期间,姜开利就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过文章。

姜哲源很赞同父亲的观点。读博期间,姜哲源关注到《Science Robotics》连续多次刊登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 Zurich)团队,关于四足机器人的代表性研究案例——ANYmal项目。《Science Robotics》是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的子刊之一,也是机器人学领域的权威期刊。姜哲源判断,四足机器人领域要火。

然而,姜哲源转念一想,既然已经那么多人研究四足机器人领域,而且该行业刚开始火爆,短期内也不具备发表最后一篇论文的机会。所以,姜哲源决定将“四足机器人+强化学习”的逻辑,应用到人形机器人领域,他推测这应该也存在一些机会,况且人形机器人也是很多工程师们的终极梦想。

当时,国内还没有人做力控人形机器人的硬件,姜哲源认为,这既是阻碍,也是机会。如果没有成熟的硬件本体,自己造本体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竞争门槛和壁垒。因此,在清华大学读博期间,姜哲源在导师的支持下组建团队造出了一台人形机器人。

2023年,在清华大学读博的第3年,姜哲源最终决定辍学创业。松延动力早期的团队都是姜哲源在社交媒体上认识的朋友,他们来自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等多所知名院校。

胡晨旭是松延动力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也是姜哲源的高中同学,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求是数学班,后进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即MARS Lab)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多模态学习领域专家赵行教授。

在清华MARS Lab读博期间,胡晨旭专注于“人脸+语音”多模态融合技术,研究方向涵盖语音合成、音视频联合学习等,发表了多项AI模型训练与具身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

2023年9月,松延动力正式成立。团队仅用了4~5周时间,便将第一代人形机器人原型机N1从概念设计推进到加工制造,并完成了装配与测试,还顺利实现了机器人双足行走稳定性测试。

“一度觉得公司要完了”

姜哲源的创业起步可谓非常顺利。“第一台机器人制造出来,第一轮融资就拿到了;再把机器人调到能平稳行走之后,第二轮融资就拿到了,前两轮拿了3000多万元。”姜哲源告诉《中国企业家》。

高光时刻,危机也正在悄悄降临。姜哲源回忆,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团队就再也没有做出新的demo,公司也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瓶颈之中。

当突然有3000多万元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有点膨胀了,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花钱无度”。拿到两轮融资之后,松延动力的团队快速膨胀,开销也日渐增多。现在回头看,姜哲源坦承,“其实那3000万元本来够公司运行1~2年,但是最终可能只花了10个月。”

2023年年底,当财务负责人告诉自己,公司账上的资金支撑公司不到10个月时,姜哲源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他形容那段时间公司的状态是“多器官衰竭”。

一方面,公司内部组织管理开始变得混乱,因为机器人业务进展不大,融资也变得特别困难。另一方面,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公司,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我,25岁清华博士辍学,融资超2亿,一度觉得公司要完了

姜哲源演讲 来源:受访者

姜哲源内外交困,“我一度觉得这个公司要完了。”姜哲源向《中国企业家》回忆。但冷静下来后,姜哲源开始叩问自己的内心,当初为什么要创业?

做人形机器人,他的本意是希望让机器人在技术上实现良好的运动控制效果,聚焦到运动控制。姜哲源判断,在技术趋势上,人形机器人领域强化学习必然要取代MPC(Model Predictive Control,模型预测控制)。

厘清了初心,姜哲源又从0开始搭建强化学习的团队,希望找出能够带领公司走向下一个技术高地的潜力型人才。当时,招聘市场都在哄抢有强化腿足式真机机器人学习的经验的人才,他们的工资甚至飙到10万元/月。姜哲源面试了很多人,但是发现工资根本开不起。“如果按照这个薪资价格招人,公司的现金流更支撑不了多久了。”姜哲源称。

最终,姜哲源决定不去硬磕那些价格在第一梯队的人选,转而开始看一些虽然没有经验,但是理论水平很优秀,且有工程化能力的人才。

为了把这些人才筛选出来,姜哲源自己设计了一套题,要求面试者基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团队的四足机器人开源代码,调试双足机器人行走的运动控制。姜哲源设计这套题有两个目的,第一,看看候选人的能力到底如何;第二,让候选人知道老板是真正懂技术的,以后入职并不会瞎指挥。

最终,做出那些题的人,成了松延动力现在核心算法团队的中坚力量,新的人才和算法来了之后,快速拿以往的人形机器人展开了调试,结果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让机器人从走路、跑步、跳跃全部跑通,迅速完成了技术迭代。

姜哲源把这次危机之后的变革,称为公司内部的第二次创业,2024年年底,松延动力的内部组织管理彻底理顺,人形机器人业务也逐步进入正轨。

但姜哲源承认,即便是现在,组织管理对自己而言也仍然是一个挑战。“我们以前都是哪缺补哪,一直是疲于奔命的感觉,没有正向地去设计一套组织架构,这将成为我今年很重要的工作。”谈到组织管理时,姜哲源告诉《中国企业家》。

极致的性能+3.99万元的价格

技术迭代之后,姜哲源面临的一个新命题是,如何让外界市场知道松延动力是一家优秀的人形机器人公司?

2025年央视春晚上,宇树科技为人形机器人赛道烧了第一把火。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也迎来商业化和量产交付。而彼时的松延动力完全不具备任何商业化能力:市场营销、销售团队都没有搭建,公司没有做过任何宣传。

那段时间,姜哲源最怕收到老股东们的关心,眼看着一家家机器人公司的流量都爆了,当时姜哲源给自己立下目标:“我们一定要一炮而红”。

最终,姜哲源决定参照小米SU7 Ultra的产品策略,发布一个最出色的demo,搭配一个最惊人的价格,形成一个社交话题。


我,25岁清华博士辍学,融资超2亿,一度觉得公司要完了

机器人展示后空翻 来源:受访者

后空翻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中最难的动作之一,姜哲源带领团队把目标聚焦在这一动作上,硬件、软件、算法等所有人为这一目标服务。历时一个多月,人形机器人N2真的就完成了后空翻。

3月14日,松延动力发布了人形机器人N2和升级版机器人E1,其中,N2身高1.2米,体重30公斤,具备后空翻、大步行走、奔跑、单双脚跳跃以及舞蹈等多种运动能力,奔跑速度实测最快可达每秒3.5米,在人形机器人产品当中表现突出。

如姜哲源所料,N2在“室内外多场景”一镜到底下的连续空翻能力,叠加3.99万元的量产售价,迅速引发行业热议。毕竟3.99万元的价格,连宇树科技Unitree G1基础款9.9万元售价的一半还不到,而且标配各个层级的2次开发接口。

外界都心存疑问,3.99万元一台人形机器人真的赚钱吗?松延动力的成本控制是如何做的?

姜哲源告诉《中国企业家》,“这确实牺牲了一部分毛利,但我们第一步目标是实现规模化,第二步目标才是真正实现现金流转正。规模起来后,在同样价格情况下,能够把毛利水平提到一个更健康的水平。”此外,他也表示所有结构件开模之后,成本自然会降低,压铸工艺比CNC(机加工)便宜很多。

4月份的机器人马拉松大赛引发的关注度,也让姜哲源认识到,适度的营销是有必要的,他形容做人形机器人这一行“虽然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巷子太深也不行”。

朱啸虎的批量退出风波

人形机器人的火热,也伴随诸多争议。今年3月,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就公开质疑人形机器人是伪需求,并表示金沙江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其中就包括松延动力。


我,25岁清华博士辍学,融资超2亿,一度觉得公司要完了

朱啸虎曾公开质疑人形机器人是伪需求来源:受访者

朱啸虎为阐释自己的观点,几连反问:现在是个人形机器人就会翻跟头,但商业化在哪里?可能的客户在哪里?高校买回去做研究、央企买回去做前台展示,都不是理想中的商业化路径。此外,朱啸虎还表示,“我们喜欢的是可持续的,能够给客户创造价值的商业化。”

朱啸虎的言论迅速在创投圈引起争议,经纬创投创始合伙人张颖就发言称,“朱老板别闹,机器人领域前景一片光明,百花齐放,有点泡沫再正常不过。你这言论,以后机器人赛道的优质公司谁还愿意搭理你?”

姜哲源对于朱啸虎的言论感到莫名其妙和无奈。他告诉《中国企业家》:“松延动力压根就不是朱啸虎亲自投的,而是张予彤投的,我甚至都没有朱啸虎的联系方式。金沙江虽然在非共识阶段做的投资,但其实早在去年就退出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朱啸虎在今年才大肆讲批量退出的观点。”

3月29日,松延动力在视频号发布自家人形机器人跑步的视频,视频字幕写着“无惧杂音 继续前进”,配文还带上了“金沙江创投”“朱啸虎”等标签。姜哲源在朋友圈转发该视频时评论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据姜哲源透露,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之后,N2机器人大订已突破1000台,总订单规模也已经破亿,客户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和文旅行业。他认为,这两类领域的市场空间虽然不算很大,但是具备持续性,也是实打实的真实需求。

首程控股旗下首程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方文参与投资了宇树科技、松延动力机器人等企业,他判断,2025年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会比2024年有一个量级的增长,全球范围内会有数家企业人形机器人的年出货量跨过千台大关,主要集中在科研、导览展览、数据采集和工厂试用等场景。

不过,姜哲源也承认人形机器人离买回家干活还有至少3~5年的时间。而人形机器人现在要下地干活,最大的难点在于泛化性。

“实验室里我们看到很多惊艳的demo,像机器人炒虾、叠被子、叠衣服,但是当这些机器人进入家庭环境的时候就不太行了。因为机器人这种靠数据驱动的算法在泛化性上存在一些问题。而泛化性的最大支撑在于数据,没有足够海量、多样化的数据,实现不了很好的泛化性。”姜哲源告诉《中国企业家》。

2025年以来,从宇树科技的出圈,到人形机器人马拉松中松延动力的出圈,姜哲源明显感觉到今年与2024年最大的差别在于,今年将会是商业化元年。今年,姜哲源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打通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售后的商业化闭环,让飞轮运转起来。

“如果公司一直需要靠融资支撑,容易受到资本市场环境波动的影响。当成为一家有利润、有正向现金流的公司,公司发展才能更健康,才有资格去追逐星辰大海。”姜哲源表示。

责任编辑:李曦_NN258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苹果官网上线国补

苹果官网上线国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4 11:03:03
41岁吕一回重庆老家拍全家福,爸爸妈妈都好年轻,老公钱泳辰缺席

41岁吕一回重庆老家拍全家福,爸爸妈妈都好年轻,老公钱泳辰缺席

葡萄说娱
2025-06-25 10:01:24
女儿高考408分,父亲表情落寞,女儿却淡定一笑:上个二本没问题

女儿高考408分,父亲表情落寞,女儿却淡定一笑:上个二本没问题

五元讲堂
2025-06-16 16:14:48
俄军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

俄军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25 10:41:30
首家香港房企“暴雷”!四大家族富不过三代?

首家香港房企“暴雷”!四大家族富不过三代?

帅真商业
2025-06-24 18:31:23
我最近突然发现:我身边好多退休后的女人,生活状态和我惊人相似

我最近突然发现:我身边好多退休后的女人,生活状态和我惊人相似

蝉吟槐蕊
2025-06-25 14:58:42
俄空军司令科贝拉乘直升机视察前线被乌军击落,当场丧生

俄空军司令科贝拉乘直升机视察前线被乌军击落,当场丧生

环球热点快评
2025-06-24 09:03:00
个人转账超5万,银行会向税务局推送数据?税务能监控个人账户?

个人转账超5万,银行会向税务局推送数据?税务能监控个人账户?

税海拾真
2025-06-17 08:51:06
美渲染先打伊朗再对付中国之后,央视曝光:歼15暴雨中击退外机

美渲染先打伊朗再对付中国之后,央视曝光:歼15暴雨中击退外机

阿芒娱乐说
2025-06-25 15:19:12
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愚蠢到足以载入史册

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愚蠢到足以载入史册

大树乡谈
2025-06-23 23:44:20
不可思议!曝国内头部芯片公司停发工资、暴力裁员!

不可思议!曝国内头部芯片公司停发工资、暴力裁员!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6-25 11:07:49
山东省2025年高考分数线公布

山东省2025年高考分数线公布

环球网资讯
2025-06-25 15:49:38
外交部:中方愿同金砖国家一道 为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努力

外交部:中方愿同金砖国家一道 为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努力

新京报
2025-06-25 15:51:05
真人CS破防打人后续!女子“黑料”被扒,知情人曝内幕,本人回应

真人CS破防打人后续!女子“黑料”被扒,知情人曝内幕,本人回应

阿纂看事
2025-06-24 16:00:34
这是希岛あいり(希岛爱里)最初也是最后的传奇共演!

这是希岛あいり(希岛爱里)最初也是最后的传奇共演!

孤独的独角兽影视
2025-06-09 09:55:15
沪指创年内新高!三根大阳线,够不够“改三观”?

沪指创年内新高!三根大阳线,够不够“改三观”?

每经牛眼
2025-06-25 15:29:22
四位“清纯玉女”翻车实录

四位“清纯玉女”翻车实录

橙星文娱
2025-06-25 08:49:58
别尔哥罗德的俄军基地遭受重击!刺杀泽连斯基的俄特工被起诉

别尔哥罗德的俄军基地遭受重击!刺杀泽连斯基的俄特工被起诉

项鹏飞
2025-06-24 22:58:34
7月1日起医保买药大变化,不看真要吃亏!

7月1日起医保买药大变化,不看真要吃亏!

素衣读史
2025-06-24 09:47:53
中超乌龙引援!150万欧外援,落地国内仅1天,改变主意连夜回法国

中超乌龙引援!150万欧外援,落地国内仅1天,改变主意连夜回法国

小金体坛大视野
2025-06-24 22:59:54
2025-06-25 16:31:00
中国企业家杂志 incentive-icons
中国企业家杂志
本账号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运营
2598文章数 196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3000亿的泡泡玛特,涨不动了?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中国可以继续从伊朗购买石油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中国可以继续从伊朗购买石油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山西太原大妈,在NBA闯出一片天

娱乐要闻

林志颖15岁儿子眉眼间神似易烊千玺!

科技要闻

小米YU7已下线500辆展车 26日前运往全国

汽车要闻

乐高乐园x比亚迪官配曝光!儿童驾驶学校来了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手机
房产
公开课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数码要闻

闪迪创作者系列磁吸手机移动固态硬盘评测:便携存储的创意之选

手机要闻

vivo X Fold5青松图赏:轻盈如松,薄似松风

房产要闻

三亚顶豪!内部资料曝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