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网络直播已然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社交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这一新兴领域背后却暗藏诸多诈骗风险。盈美信科(原国美金融)提醒广大民众,要警惕网络直播间的诈骗陷阱,守护好自身的财产安全。
因工作长期在国外的小张,一次偶然在某直播平台上看到一位女主播,心情低落之下,他给主播刷了一些礼物,随后便收到了主播的私信,两人互换了联系方式。互加好友后,两人频繁聊天,一周后确定了恋爱关系。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他在直播间为该主播花费了巨额钱财打赏。
后来,他决定回中国,并提前和主播约定线下见面,主播却以各种理由推脱。他心生疑虑,偷偷展开调查,结果发现主播早在几年前就与他人订婚,于是向警方报案,警方以诈骗罪立案侦查。原来,主播隐瞒已订婚事实,还诱导他进行打赏。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在直播平台上,这类诈骗较为常见,主播通过与观众互动建立信任,随后以恋爱、交友等名义,诱导观众打赏或消费,利用人们在网络社交中的信任和情感因素,让受害者难以察觉诈骗行为。
为此,盈美信科为大家梳理了一些防骗要点:在网络直播与主播互动时,切勿轻易相信主播的一面之词,若想要打赏或刷礼物,应尽量核实主播的身份背景等信息。同时,要理性进行网络消费,根据自身经济能力打赏或消费,避免盲目跟风或受情感驱使而过度消费。此外,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避免随意在网络上透露真实身份、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还要增强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遇到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网络直播平台方面,也应加强监管,严格审核管理主播,建立完善的主播准入机制,对主播身份信息、直播内容等进行严格把关。对违规主播采取梯度处罚手段,如警告、中断直播、回收直播权限等,以及其他经济限制措施,遏制主播违规诱导打赏行为。同时,持续优化相关产品功能,如 “理性消费” 提醒功能,并提供便捷客服渠道,助力用户解决消费问题。
总的来说,网络直播诈骗是当下需高度重视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共同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直播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