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位藏族老汉,将中国实控线向印度推进5公里,他咋做到的?

0
分享至

中印两国之间,因为边界划分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不少争议。即便到了今天,这个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现在用来界定中印边界的这条线,我们通常称之为“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

勇敢的解放军战士们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毫不退缩,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保卫国家的土地,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而桑杰曲巴这个人,凭借一己之力将我国在藏南的实际控制线向印度方向推进了5公里,并且带着两个女儿,在边境地区坚守了34年的时间,为中国守住了1987平方公里的土地。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在这位老人身上,又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经历呢?



领土守护

1987 年,中印边境局势异常紧张。在海拔接近 5700 米的扎日神山,空气极其稀薄,每一次呼吸都仿佛是在撕扯肺部。

桑杰曲巴,这位坚韧不拔的藏族男子,独自携带土制枪械,艰难地攀爬雪山。他目光如炬,紧紧注视着那些正在插旗设点的印军。

当时,印军企图通过非法设立据点的方式,逐步侵占我国领土。桑杰曲巴心中怒火中烧,毫不犹豫地朝着印军走去。



寒风呼啸,吹得他的衣衫猎烈作响,却无法撼动他坚定的步伐。他与印军对峙整整一个小时,用严肃的目光和铿锵的话语,迫使印军步步后退。

最终,印军狼狈撤退,而桑杰曲巴则在这片土地上庄重地插上了五星红旗。

这一举动意义重大,中国的实际控制线向南延伸了5公里,那迎风飘扬的红旗,是他捍卫国土的有力宣告。

这次拔旗对峙并非偶然,而是桑杰曲巴一家多年守边生涯中的一个高光时刻。他们的故事,需要从更早的岁月说起。



童年艰辛,爱国情怀觉醒

1924 年,桑杰曲巴出生在中印边境前沿的玉麦乡(旧称玉门村)。

这个地方,群山环绕,景色迷人,同时也是地缘冲突的关键地带。

玉麦乡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地形险要,可以俯瞰印度平原,其战略价值显而易见。



桑杰曲巴从小就跟随父母放牧,漫山遍野的牛羊是他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也让他对这片土地的每一处角落都了然于胸。

当时的西藏,还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桑杰曲巴一家深受剥削之苦。

繁重的劳役、沉重的赋税,如同两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然而,生活的困苦并没有磨灭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直到有一天,一支队伍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解放军入藏了,他们带来了平等与希望。桑杰曲巴目睹了解放军为百姓排忧解难,帮助大家摆脱农奴身份,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从此,一颗爱国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他主动协助解放军部队,为他们提供情报、运送物资。在这个过程中,他对祖国的认同感愈发强烈,也更加坚定了守护这片土地的决心。



临危受命,成为“三人乡”的首任乡长

1960 年,民主改革的春风刮进了玉麦乡。由于积极参与改革,为乡亲们谋福利,桑杰曲巴被推选为玉麦乡的第一任乡长,当时全乡仅有 3 户人家。

新官上任,桑杰曲巴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不仅要带领乡亲们建设新家园,更要守护好这片神圣的土地。

当时的玉麦乡,条件艰苦到难以想象。海拔超过 4000 米,每年有 200 天以上下雪,大雪封山期长达 5 个月。



土地贫瘠,无法耕种,人们只能依靠放牧维持生计。

但桑杰曲巴丝毫没有退缩,每天天还没亮就出门,巡视乡里的每一个角落,组织乡亲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然而,边境地区并不安宁。印度一直对这片土地虎视眈眈,时常发生小规模的侵扰和摩擦。

桑杰曲巴始终保持警惕,他知道,一旦放松警惕,敌人就可能乘虚而入。

在他的心里,守护国土就是守护自己的家,也是守护祖国的尊严。



支援前线,运送物资无惧艰险

1962 年,边境战争的阴霾笼罩。印度军队的挑衅日益频繁,中国军队决定进行自卫反击。

得知消息后,桑杰曲巴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他带领乡里的年轻人,赶着自家的牦牛,组建了一支支前运输队。

他们要穿越海拔 5000 米的日拉雪山,将弹药和粮食送到前线战士手中。雪山的道路崎岖难行,每一步都充满危险。



狂风夹杂着暴雪,随时可能吞噬掉人;陡峭的山路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但桑杰曲巴和年轻人们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相互扶持,一步一步地向前挪。

饿了,就啃一口冰冷的糌粑;渴了,就抓一把雪塞进嘴里。经过几天几夜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成功将物资送到了前线。

战士们看到他们时,眼中满是感动与敬佩。在这场战争中,桑杰曲巴和乡亲们的付出,为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争结束后,生活本该逐渐恢复平静,但对于桑杰曲巴一家来说,苦难却接踵而至。



失去亲人,坚守信念从未动摇

1960 年代的一个冬天,玉麦乡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桑杰曲巴的妻子突然病倒,他心急如焚,立刻将妻子放在牦牛背上,准备前往县城求医。

然而,恶劣的天气和漫长的路途,让一切都变得无比艰难。

还没等赶到县城,妻子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桑杰曲巴悲痛欲绝,但他知道,生活还得继续。



更不幸的是,他的小女儿加卓玛因寒冷不幸去世,失去双亲后的桑杰曲巴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他也曾想过离开这个伤心之地,带着剩下的两个女儿去一个安全、温暖的地方生活。

于是,他暂时搬离了玉麦乡,但在离开的日子里,桑杰曲巴的心却始终牵挂着玉麦。



他深知,玉麦乡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如果他们一家人离开,这片土地很可能会被敌人侵占。

“人走地失”,这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1964 年,桑杰曲巴毅然带着卓嘎和央宗重返玉麦。

此时的玉麦乡,只剩下他们这一户人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三人乡”,但他们守护国土的决心,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日常守边,与印军斗智斗勇

回到玉麦后,桑杰曲巴和卓嘎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守边生活。

他们以放牧作为掩护,每天在边境线上巡逻。一旦发现印军越界,就会立即点燃火把、敲击锅盆,向对方发出警告。

有时候,印军试图偷偷在边境地区设立据点,桑杰曲巴得知消息后,会徒步 4 天,翻山越岭向解放军报信,成功阻止印军的阴谋。



为了扩大我国的实际控制范围,桑杰曲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将自己的放牧区域不断向南推进,很多次甚至突破了印军的驻扎线。

经过几年的努力,桑杰曲巴将中国实际控制线向印度推进了5公里。



这里距离边境更近,危险也更大,但他们毫无畏惧。每天清晨,他们都会在住所前亲手缝制一面崭新的国旗,然后庄严地升起,向全世界宣告这片土地属于中国。

在漫长的守边岁月里,他们多次与印军对峙。印军曾试图用金钱、物资诱惑他们,甚至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但桑杰曲巴一家始终不为所动。

他们用瘦弱的身躯,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



退休传承,女儿接力守边

1988 年,65 岁的桑杰曲巴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他的守边使命并未就此结束。

长女卓嘎接过了父亲的重任,成为了玉麦乡的新一任乡长,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

虽然退休了,桑杰曲巴依然心系边境。他经常教导卓嘎和央宗,要守好土地,不能让敌人侵占一分一毫。



2001 年,桑杰曲巴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临终前,他紧紧握住两个女儿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叮嘱道:“国家一定会把玉麦建设好的!”

这四个字,成为了他留给女儿们的最后遗言,也成为她们一生的坚守。



玉麦从荒芜走向小康

1996 年,对于玉麦乡而言,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新居民陆续迁入,结束了“三人乡”的孤独状态。

玉麦乡开始有了人气,有了生机。2001 年,一条长达 197 公里的公路通车了。

这条公路,像一条生命线,打破了玉麦乡的封闭状态,让这里与外界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玉麦乡的发展日新月异。学校建起来了,孩子们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医院也有了,乡亲们看病不再困难。

截至 2020 年,全乡人口增至 238 人,户均年收入超过 6 万元,曾经荒芜的边境小乡,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小康乡”。



卓嘎和央宗姐妹,见证了玉麦乡的巨大变迁。她们在守边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到家乡的建设当中。

她们带领乡亲们发展特色产业,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办民宿、养殖牦牛,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在她们的努力下,玉麦乡不仅守住了国土,还实现了经济腾飞。



卓嘎和央宗

精神传承,感动中国

桑杰曲巴一家的守边事迹,逐渐被人们知晓。

2017 年,卓嘎和央宗姐妹荣获“感动中国”人物,她们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人们被她们一家对祖国的忠诚、对国土的坚守所打动。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这句质朴的话语,成为了爱国精神的象征。



2019 年,以桑杰曲巴一家为原型的电影《我的喜马拉雅》上映。

电影中,真实再现了他们一家在艰苦环境下守边的点点滴滴,让更多人了解到边境守护者的不易。



桑杰曲巴一家,用 60 多年的坚守,诠释了“以民生存确证领土主权”的深刻内涵。

他们保住了近 2000 平方公里的国土,为祖国的边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热爱祖国,守护家园。

在祖国的边境线上,像桑杰曲巴一家这样的守护者还有很多,他们或许默默无闻,但他们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单决赛堪比神仙打架,邓亚萍给出6字点评,最大赢家并非王曼昱

女单决赛堪比神仙打架,邓亚萍给出6字点评,最大赢家并非王曼昱

萌兰聊个球
2025-11-17 09:07:58
德国媒体哀叹:中美两强博弈,难道我们欧盟真就只配当棋子了吗?

德国媒体哀叹:中美两强博弈,难道我们欧盟真就只配当棋子了吗?

历史求知所
2025-11-16 13:55:08
放心,打不起来

放心,打不起来

基本常识
2025-11-16 23:57:22
震惊!杨兰兰案第四次庭审,惊爆全网

震惊!杨兰兰案第四次庭审,惊爆全网

热点菌本君
2025-11-16 17:48:30
乐视创始人欠122亿巨债跑美七年,400多名老员工让乐视起死回生。

乐视创始人欠122亿巨债跑美七年,400多名老员工让乐视起死回生。

百态人间
2025-11-05 05:35:03
湖南一婴儿一出生就15岁?4岁男孩和19岁双胞胎姐姐“同龄”,医生:冻胚理论上可无限期保存

湖南一婴儿一出生就15岁?4岁男孩和19岁双胞胎姐姐“同龄”,医生:冻胚理论上可无限期保存

极目新闻
2025-11-17 13:33:51
选择南渡的傅斯年,在去世16年后却祸及了在大陆的家人,令人唏嘘

选择南渡的傅斯年,在去世16年后却祸及了在大陆的家人,令人唏嘘

谈古论今历史有道
2025-11-13 17:40:03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芳芳历史烩
2025-09-24 20:13:19
“东宁忠诚伯冯锡范”这个称呼,问题有多严重?

“东宁忠诚伯冯锡范”这个称呼,问题有多严重?

名人苟或
2025-11-17 06:02:33
钱再多有什么用?57岁李克勤家丑曝光!一个败家子毁了全家

钱再多有什么用?57岁李克勤家丑曝光!一个败家子毁了全家

奥字侃剧
2025-11-14 18:17:50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挖出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私下里他和谁在一起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挖出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私下里他和谁在一起

刚哥说法365
2025-11-16 14:35:38
父亲分720万遗产没我的份,我要走父亲却说:我以后还得靠你照顾

父亲分720万遗产没我的份,我要走父亲却说:我以后还得靠你照顾

兰姐说故事
2025-09-30 17:10:15
泰国国王给中国送上大礼,想要的中国也给了,美国彻底失去东盟?

泰国国王给中国送上大礼,想要的中国也给了,美国彻底失去东盟?

近史博览
2025-11-16 23:15:27
剑桥学霸诞生!谢氏家族迎来高光时刻,三代逆袭:从戏子到科学家

剑桥学霸诞生!谢氏家族迎来高光时刻,三代逆袭:从戏子到科学家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16 21:12:28
唏嘘!匈牙利遭读秒绝杀 连续10届无缘世界杯 8500万巨星瘫坐痛哭

唏嘘!匈牙利遭读秒绝杀 连续10届无缘世界杯 8500万巨星瘫坐痛哭

我爱英超
2025-11-17 01:11:30
刚刚,江苏下雪了!0℃,常州接下来……

刚刚,江苏下雪了!0℃,常州接下来……

中吴网
2025-11-17 13:17:02
夺舍换心都不靠谱,真相还看李嘉诚!

夺舍换心都不靠谱,真相还看李嘉诚!

BenSir本色说
2025-11-14 22:40:16
9-1,葡萄牙直通世界杯,C罗停赛,B费戴帽,内维斯3球+飙世界波

9-1,葡萄牙直通世界杯,C罗停赛,B费戴帽,内维斯3球+飙世界波

侧身凌空斩
2025-11-16 23:54:36
宇树机器人表演冲拳、踢腿等功夫时意外“翻车”摔倒,租赁店负责人:踩到了衣服,租一天七八千元

宇树机器人表演冲拳、踢腿等功夫时意外“翻车”摔倒,租赁店负责人:踩到了衣服,租一天七八千元

极目新闻
2025-11-17 09:37:57
0.8秒三分准绝杀!马卡47分爵士双加时险胜公牛 吉迪26+12+13

0.8秒三分准绝杀!马卡47分爵士双加时险胜公牛 吉迪26+12+13

醉卧浮生
2025-11-17 12:22:17
2025-11-17 16:03:00
史智文道 incentive-icons
史智文道
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创造未来。
3477文章数 2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安理会将表决加沙问题草案 美以在关键问题上有分歧

头条要闻

台34个团体严正抗议:拒绝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头条要闻

台34个团体严正抗议:拒绝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二次封后的宋佳凭什么狂妄?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荣威M7+豆包大模型 用车机AI策划说车视频怎么样?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旅游
时尚
房产

艺术要闻

这雪景,太美了!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旅游要闻

安徽黄山:云涛卷翠 天地共成诗画

秋天怎么穿出时尚感?适当露肤、不死板老气,高级又有回头率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