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流传着一些和科技相关的传言,比如WiFi杀精、充电玩手机爆炸等;其中,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让我们具体看一下哪些是真的吧。
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人体器官?
真的。3D打印心脏是应用3D打印技术实施人类器官仿制的成果。要实现3D打印心脏,要先输入病人计算机控制X线体层扫描术或超声波扫描获得的二维数据,这些数据能让打印机逐层建立复制样本,从而完成最终的打印工作。
当然,这些打印出来的心脏也只是模型,不能器官移植到体内使用。
WiFi会杀精,影响孕妇?
假的。央视曾经专门辟谣,说:WiFi辐射确实属于电磁辐射,但它的最大值也远远低于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辐射强度,处于绝对安全的范围。
但是,WiFi辐射确实是存在的,如果遇到玻璃心较真、那就别上网了。
变电站有辐射?
假的。国家环保局发布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波长1Mm~10Mm,频率在300Hz~30Hz的电磁辐射称为工频,家电等生活中的设备属于此类。
居民用电电压基本是220伏或者380伏,电压不高,变电站室外的工频场强值基本接近环境本底值,对人体不会有影响;除非十几万伏的高电压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
3D打印
![]()
智能手机重度依赖症变痴呆
常用智能手机变痴呆?
真的。作为重度手机依赖症患者,神马健忘、提笔忘字都是家常便饭,并且这些也真的和智能手机有关系!过度依赖手机的结果就是会令右脑退化,称为“数码痴呆症”。
充电时玩手机会爆炸?
假的。新闻中不时出现的手机爆炸的新闻让人胆战心惊,但爆炸的元凶并不是充电本身,而是劣质的第三方充电器。尽管如此,还是建议充电时不要用手机;因为即便是正品,充电时玩手机依然会导致手机发热量增加。
低电量时打电话、辐射更高?
假的。这明显是混淆了手机“一格电”和“一格信号”的两种情况,信号越弱辐射越强是正确的,最高确实有可能增加1000倍。但是,这也不必要担心,因为即便是辐射最大值、依然是处于安全范围。
可以刷脸支付、靠脸吃饭了?
真的。相比传统的密码和指纹,刷脸支付绝对算得上炫酷。只是,“靠脸吃饭”的事儿也有了前几年了。交易付款时,只需把脸对准摄像头,个人信息就会弹出,再点击OK按键即完成支付。
![]()
灯塔水母
体脂秤真能测出体脂率?
真的。生活越来越好、胖子就越来越多,于是数据更加精确的体脂秤就受到追捧。体脂率指人体的脂肪在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尽管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数值用途不大,但对“斤斤计较”的减肥党来说确有参考价值。
永生生物存在?
真的。一种像灯塔一样的水母就是“长生不老”生物,因为它性成熟后会重新回到水螅型状态,并且可无限重复这一过程。据科学家推断,这种灯塔水母长生不老的秘诀在于干细胞的分化过程。
孕妇防辐射服没用?
真的。其实孕妇防辐射服对于单一来源的辐射还是有效果的,可以抵挡90%左右的辐射。但若是来自不同方向的辐射源,防辐射服非但起不到防护作用,反会让防辐射服内的辐射强度变大。所以,怀孕后、还是想办法离开有辐射的环境吧,不要指望防辐射服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