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邂逅日照茶韵中的“金花”文化 2025第七届中国(日照)散文季走进日照圣谷山茶场采风

0
分享至

半岛网5月18日讯(记者 张永平)5月17日,2025第七届中国(日照)散文季正式启动。当日中午,在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孟云和骆道营的陪同下,采风团走进日照圣谷山茶场,开启了一场深度的茶文化采风创作之旅。

此次参与采风的嘉宾阵容强大,其中包括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舫,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鲁迅文学院原副院长、中国散文学会原副会长王彬等50位知名作家与学者。岚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志明,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苏循雷,区文联主席王照玉陪同采风。


参观非遗工坊:领略手工炒茶的匠心传承

踏入非遗工坊,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一位有着40年丰富炒茶经验的师傅,正守在热气腾腾的铁锅前,熟练地手工炒制着日照绿茶。杀青、揉捻、烘干,一系列复杂的工序竟能在同一口铁锅中连贯完成,令嘉宾们惊叹不已。



嘉宾们纷纷围拢在铁锅旁,近距离观察炒茶师傅的操作,不少嘉宾还按捺不住亲自上手体验。“好烫!”简单的一声惊呼,却道尽了手工炒茶的不易。看似轻松的翻炒动作,其中的技巧实则难以掌握。通过亲身体验,大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手工炒茶的独特魅力与高难度。


自1966年“南茶北引”以来,日照曾家家户户以铁锅炒茶。随着炒茶设备和技艺的不断发展,手工炒茶逐渐被高科技设备所替代。然而,这种传统制茶方式保留了茶叶原始的香气和口感,堪称日照茶文化的瑰宝。日照圣谷山茶场作为日照茶手工炒制技艺省级非遗的保护单位,将这一珍贵技艺完整地保留并传承了下来。


参观1966茶展览馆:追溯茶叶的发展脉络

离开非遗工坊,嘉宾们来到了1966茶展览馆。这座展览馆宛如一部生动的茶百科全书,全方位展示着中国茶的发展历史、世界茶文化的发展特点、日照茶叶的发展历程以及企业的成长故事。




步入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古老的制茶工具和一只只精美的瓷器,让人深切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世界茶新文化的发展概况。


通过参观,嘉宾们对日照茶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为他们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茶空间座谈:共话文学与茶文化的交融之美

参观结束后,嘉宾们齐聚圣谷山1966茶空间,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茶香四溢中,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此次采风的感受和创作灵感。


“不能只喝一种茶,要喝多种茶”“这种茶喝起来就感觉很纯净”,与会嘉宾对圣谷山东夷金花白茶给予了高度评价。“国茶人物•制茶大师”、日照圣谷山茶场董事长高建华向嘉宾们介绍了日照茶的发展历史,以及东夷金花白茶富含金花的特色。他说,“冠突散囊菌是一种对人体十分有益的霸王菌,适合的群体非常广泛,年轻人、老年人都很喜欢”。



嘉宾们一致认为,文学与茶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二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日照除了有魅力无尽的海洋资源,也有着丰富的茶产品和茶文化。通过此次采风活动,他们将用手中的笔,把日照茶的故事和文化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日照茶、爱上日照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半岛官网 incentive-icons
半岛官网
一屏览山海,网织天下事!
165334文章数 867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