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印度总理莫迪站在S-400防空导弹旁,满面春风地宣布全国放假10天,庆祝“对巴基斯坦的辉煌胜利”。然而,就在同一天,法国24电视台甩出一张图“0:3”,直指印度斥资88亿美元购买的3架“阵风”战机被巴基斯坦歼-10C击落。
更魔幻的是,印度一边举国狂欢,一边疯狂封杀中国媒体,甚至将新华社、《环球时报》的账号从社交媒体上“抹除”,只因中国报道了印度不愿承认的真相。
印度式“胜利”:用狂欢掩盖失败的荒诞剧
当新德里街头挂满三色旗、摩托车队巡游高呼“阵风无敌”时,国际军事观察家们正盯着克什米尔山谷里的战机残骸发笑。这些残骸的GPS坐标与法国达索公司注销的BS001号“阵风”档案完全吻合,甚至有印度网民拍到了带法文标识的金属碎片。
但莫迪政府选择视而不见,反而在全国搞起“十天大庆”——从空军基地摆拍阅兵到万人集会,仿佛真攻占了伊斯兰堡。
这场狂欢的背后,是莫迪政府难以启齿的窘境。2025年5月7日的空战中,印度出动75架战机,却被巴基斯坦11架歼-10C和“枭龙”Block3打得落花流水。巴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军至少损失6架战机,包括3架单价2.85亿美元的“阵风”。讽刺的是,印度民众举着“阵风无敌”的标语游行时,自家议员却在议会怒斥:“阵风像受伤的小鸟一样坠落!”
封号、删帖、抓人:印度式“信息战”有多心虚?
眼看纸包不住火,印度政府使出了最拙劣的招式,“物理消灭真相”。他们一边要求X平台屏蔽8000多个账号,封禁新华社和《环球时报》;一边在国内删除所有坠机报道,连普通网民发照片都可能坐牢。而国内的豪哥哥,发了一条《我的飞机被炸了》的短视频,竟然遭到印度的全球悬赏通缉。
更荒唐的是,印度外交部竟称中国媒体“造谣”,却解释不清为何达索公司连夜删除3架战机档案,更不敢回应法国情报官员承认“阵风被击落”的事实。而一家名为马丁贝克的英国公司,其弹射座椅的数量则从7784更新为7788,这家公司正是为阵风战斗机提供座椅的公司。
这种“掩耳盗铃”的操作,暴露了印度舆论场的致命伤。他们能买来法国的战机、以色列的雷达、俄罗斯的导弹,却买不到信息化作战能力。当巴军的ZDK-03预警机将战场数据实时共享给歼-10C时,印军的俄制A-50EI预警机还在为兼容法俄两套系统抓狂。最扎心的是,被击落的“阵风”直到被中国霹雳-15导弹击中,雷达都没发现敌机在哪。
法国人的“甩锅”与中国的“躺赢”
这场闹剧中,最尴尬的莫过于法国人。达索公司工程师看着残骸照片直冒冷汗——他们吹嘘的“四代半战机”竟被三代机远程狙杀,且全程未触发雷达警报。法媒《世界报》哀叹:“这不是印度空军的失败,是整个西方军工神话的崩塌。” 但为了保住市场,达索公司硬把锅甩给印度飞行员,声称“战机没问题,是印度人技术太差”。
相比之下,中国武器却“躺赢”了口碑。歼-10CE单价不到“阵风”三分之一,却打出5:0战绩,连埃及、土耳其都抢着下单。法国24频道说了句大实话:“中国武器通过了最严苛的实战检验。” 这句话像一记耳光抽在印度脸上——他们砸重金买的“西方神器”成了笑话,对手的“中国制造”却真刀真枪打出威风。
狂欢背后的三重危机
莫迪政府这场“魔幻胜利”的背后,藏着三重致命危机:
- 军事信誉破产:作为全球第五大军费支出国,印度空军竟在自家领空被“小国”击溃,连法国都开始质疑其战力评估体系。
- 国内政治地震:88亿美元的“阵风”采购案本就深陷腐败丑闻,如今战机首战即坠毁,在野党正揪着莫迪与安巴尼财团的利益输送不放。
- 国际形象崩塌:从封杀中国媒体到篡改维基百科,印度的“信息主权”策略适得其反,连美国国务院都证实了其战败事实。
当印度用30亿美元制造“胜利幻觉”时,全球军火市场已悄然变天——歼-10CE的订单量正碾压“阵风”。这场闹剧给世界上了生动一课:真正的自信不需要十天狂欢证明,被击落的战机残骸比任何口号都更有说服力。而新德里的“强国梦”越是靠谎言堆砌,就越像肥皂泡,一戳就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