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场让世界困惑的“胜利狂欢”。
5月13日,印度总理莫迪站在阿达姆普尔空军基地的S-400防空系统前,面对镜头发表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他宣称,印度军队在“朱砂行动”中取得了“历史性胜利”,并宣布全国将进行为期10天的庆祝活动。
与此同时,国际媒体的报道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画面——印度空军至少6架战机被击落,S-400防空系统被突破,而巴基斯坦的损失几乎为零。更讽刺的是,印度一边高调庆祝,一边紧急封禁了数千个社交账号,理由是“防止虚假信息传播”。
几乎全世界都在问:明明打输了,印度到底在庆祝什么?
要理解印度的庆祝逻辑,得先看看他们的历史传统。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印度惨败,伤亡数千人,但尼赫鲁政府在国内宣传中却将其包装成“英勇抵抗”。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印军20人死亡,莫迪政府不仅没有反思,反而为阵亡士兵举行盛大的授勋仪式,仿佛他们打赢了一般。
事实上,这种“败仗庆功”的文化,在印度并非偶然,而是处心积虑的筹划。
对内,要实现信息操控与民族主义绑定。
印度政府严格控制媒体,此次冲突中,所有涉及印军战损的视频、报道均被屏蔽,甚至逮捕传播真相的民众,努力营造一派“胜利叙事”的大氛围。
不过,莫迪的“胜利叙事”并非给国际社会看的,而是给国内民众的,只要印度人相信赢了,那就是赢了。
对外,要完成面子工程与外交表演。印度向70国外交官通报“胜利”,试图在国际上塑造“南亚霸主”形象。
但尴尬的是,连印度反对党都看不下去,公开批评政府“自欺欺人”。
不过,莫迪的逻辑其实很简单: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民众觉得输了。
这就是莫迪的“赢学”:政治需要大于一切,至于真相......不重要。
事实上,莫迪的10天庆祝活动,本质上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秀。
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高企,农民抗议不断。一场“胜利狂欢”或许能迅速凝聚民族情绪,掩盖社会问题。这是转移国内矛盾一个屡试不爽的法宝。
此外,2024年大选后,莫迪的威信有所下滑,他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民意。而印度民众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更容易被民族主义叙事煽动。莫迪这一番操作,没准能进一步巩固其带领的人民党的支持率。
还有就是,印度一直自诩为“未来超级大国”,这从外网中印度被疯传的一些视频作品中就能窥见一二,这样的“未来超级大国”显然是无法接受输给小国巴基斯坦的。不然,“未来超级大国国民”心态崩了咋办?
所以,哪怕事实摆在眼前,莫迪也必须宣称“我们赢了”。
所以,这场庆祝,不是给世界看的,而是给印度人自己看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