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监测情况
一、2025年5月上旬气候趋势
预计:辖区旬平均气温为20℃左右,比历年偏高,比上年偏低;旬降水量16~25mm,比历年和上年均明显偏多。气候利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
二、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
1、棉叶螨
调查:5月13日-15日棉田调查,近期多风高温天气,棉田零星株发生叶螨出现红叶株,红叶株率2%,单株螨量147头;和去年同期相比,进地时间和发生红叶株期时间相同,随着田间农业机械作业工作进行,叶螨开始扩散;建议地边进行保护带喷雾防治,降低田间发生量,延迟扩散期。
2、棉铃虫
灯光监测:5月6日-5月15日灯光诱集274头,和去年同期相比诱蛾量偏多154头;5月6日-15日棉花、小麦、玉米、番茄等作物摆放的棉铃虫性诱监测量916头,和去年同期相比诱蛾量偏多100头,其中棉花164头、小麦345头、番茄194头、玉米213头,诱蛾高峰出现在5月11日雨后的5月12-14日,单笼诱蛾量55头,诱蛾量高于去年同期;5月14日-15日田间调,一代棉铃虫幼虫已孵化,在小麦、玉米、番茄、棉花等作物上发生,发生量小麦>移栽番茄>玉米>棉田,初孵和1龄幼虫量较大,卵量较少,与去年同期相比幼虫发生危害期相同,发生数量大于去年。
(1)移栽番茄:3连南9号有虫株率3%,百株虫口3头,卵2粒,;4连5号地,有虫卵株率3%,百株虫口3头,卵2粒,12号有虫卵株率3%,百株虫口3头,卵1粒;
(2)玉米:3连13#有虫卵株率3%,百株虫口1头卵,2粒,12#有虫株卵株率2%,百株虫口1头,卵2粒;7连24#有虫株卵率3%,百株虫口3头,卵2粒;14连3斗4有虫卵株率2%,百株虫口1头,卵2粒;和上期预报值相符,以上地块幼虫均初孵幼虫。
小麦地百网网捕1龄幼虫3头,2龄幼虫1头,虫量高于其他作物。
预计:5月下旬一代棉铃虫幼虫进入危害高峰。
3、棉蚜
5月14日-15番茄棉田调查,移栽番茄进入初花期,棉蚜有蚜株率2%,单株无翅蚜量5头(体色黄)有翅2头;棉田棉蚜中心株发生,有蚜株率3%,百株无翅蚜量51头,与去年相比发生期偏早蚜量偏多。
预计:5月底棉田有点片发生面积。
4、玉米螟
测报灯诱蛾监测,越冬代玉米螟羽化,成虫始见期5月13日, 与去年相比此期相同;性诱监测,成虫始见期5月14日。
预计:6月上旬一代玉米螟幼虫进入危害期。
5、三叶草夜蛾、地老虎、金龟子
今年次生害虫诱集量大,田间作物出现危害率。
5月14日-5月15日测报灯诱集三叶草夜蛾329头,与去年同期相比杂蛾量大,夜蛾科幼虫食量大,田间清除杂草避免危害棉苗、玉米,有虫株率2%,危害株率3%,尽快清除杂草,减少危害;套种孜然田关注地老虎发生量。
测报灯5月14日诱集到八字地老虎5头,沙枣花盛开期始见,与去年同期相比羽化期相同;5月14-15日玉米田调查,田间杂草荨麻上已见产卵,百株有卵株率2%,金龟子灯光诱集量大,幼虫在玉米地啃食根部,危害造成缺苗。
三、农作物病害发生动态
小麦白粉病、锈病:5月13-15日小麦田调查,近期高温多风天气白粉病进入扩散期,锈病麦田发病率4%,锈病白粉病在小麦扬花结束,尽快进行防治。
四、田间天敌
冬麦地百网七星瓢虫3头,猎蝽2头,麦田天敌和去年同期相比相同;棉田出现瓢虫卵,有卵株率2%。
五、植保工作建议
1、棉铃虫、其它夜蛾科越冬代成虫羽化,继续狠抓成虫羽化诱捕工作及低龄幼虫防治两个关键期,根据时间20天更换一次性芯,抓住羽化期灯诱性诱捕,太阳能杀虫灯清理诱虫袋,增加性诱剂诱杀数量;各类作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者二铵浸泡液,提高田间植株抗性,降低棉铃虫田间产卵量;合理选用药剂,严防指标进行防治,田间百株卵量达到5粒或百株幼虫3头时及时防治,番茄地使用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亩+600亿NPV2-5克+20%噻菌铜90克,20%氯虫苯甲酰胺5-10克+600亿NPV2-5克+20%噻菌铜90克/亩防治;小麦地选用生物制剂棉铃虫NPV、甘蓝夜蛾NPV药剂防治。
2、棉蚜的防治,中心株插好标记,发现一株防一圈,防止中心株扩散、蔓延;烟丝浸泡过滤稀释结合喷施叶面肥进行机车防治。
3、棉叶螨防治,采用药剂三磷锡3000-4000倍液,破卵4000-5000倍液,73%炔螨特亩用20-30克亩/加20%四螨嗪20克亩/兑水40-50公斤,5%噻螨酮亩用15-20克/亩加5%阿维菌素亩用20克亩/兑水40-50公斤,吊杆车把药液喷施在棉叶背面,药剂轮换喷雾,安全使用。
4、加强小麦、玉米田病虫害调查工作,玉米螟在玉米小喇叭口前采用氯虫苯甲酰胺或者菊酯类农药机车喷雾,避免拔节后防治。
5、番茄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逆性;中耕保持田间土壤疏松,增强抗病能力,降低早疫病发生。
6、小麦白粉病锈病防治:田间合理滴施氮、磷、钾肥,病田进行化学防治,采用药剂吡唑醚菌酯100克/亩(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5%氨基寡糖素40-50克/亩、噻菌酮+磷酸二氢钾,药剂防治采取二次稀释,提高防效和利用率,防治间隔7天进行二次防治,不建议飞机飞防;重病田7天进行第二次防治,足水足药液量,均匀喷透,一般喷药间隔7-10天喷药2次,确保防治效果(水溶硅100克/亩进行二次稀释后飞机单独喷雾,提高植株抗性,降低田间白粉锈病发病率。
7、农药经营者应履行农药废弃物回收义务,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加强管理农药使用者制度,配药、用药中远离居民饮用水源区,严禁林床渠系内丢弃农药、农药包装物或者清洗农药器械,避免农药事故发生;禁止农药使用者使用无人机飞喷苗后除草剂,玉米防治杂草时选择无风天气进行,同时除草剂药罐一定清洗干净,防止再次使用时周边棉花等双子叶作物产生药害。
来源于124团农林草中心孔祥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