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篇章:医生切忌共情 忌惮人性
前不久,跟作为医生的朋友攀谈,了解到,在医疗领域,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医生“共情”是大忌。
![]()
或许乍一听,这会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医生本应怀有仁爱之心,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怎么“共情”反而成了禁忌呢?让我们通过几个真实发生的事例,来一探究竟。
曾经有网友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心地善良的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看到一位患者因为病情折磨,心情低落,连饭都吃不下。这位护士满心都是对患者的同情,她想,要是能给患者一点小小的甜蜜,或许能让患者心情好一些,也许就能多吃点饭,对病情恢复也有帮助。于是,她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喜糖递给了患者。患者接过喜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那一刻,护士觉得自己的这个小举动有了意义。
然而,命运却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第二天,这位患者就离开了人世。家属闻讯赶到医院,悲痛欲绝。在巨大的悲痛之下,他们失去了理智,一口咬定是护士给的喜糖有问题,才导致了患者的死亡。尽管医院方面反复解释,喜糖和患者的死因并没有直接关联,但家属根本听不进去。他们拒绝进行尸检,坚持认为是护士的过错。最终,在各方的压力下,这位无辜的护士被要求赔付 200 万。这对于一位普通的护士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她的生活从此陷入了困境,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无独有偶,还有一位实习护士也遭遇了类似的事情:
在一次紧张的抢救过程中,尽管医护人员们拼尽了全力,但患者还是没能抢救过来。这位实习护士刚刚踏入医疗行业,看到一条鲜活的生命在自己眼前消逝,内心充满了悲痛和自责,她忍不住失声痛哭。可没想到,患者家属看到这一幕,非但没有理解她的难过,反而恶狠狠地质问:“你哭什么?你是不是心里有鬼?是不是给我爸用的药有问题?”家属的无端指责让实习护士感到无比委屈。最后,为了平息家属的怒火,避免事情进一步恶化,实习护士无奈之下赔付了 5000 块钱。
这些事例让人痛心疾首,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其实,在医院工作的人常说的一句话,或许能给我们答案:“医院所有你们觉得冷酷无情的规章制度都是保护你们的。”
这些看似冰冷的规章制度,并不是为了束缚医护人员的手脚,而是为了在复杂的医疗环境中,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双方权益。
在面对生死和病痛时,人们的情绪往往容易失控,如果没有这些制度的约束,医护人员可能会因为过度的“共情”而做出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一旦被误解,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
所以,医生在保持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学会在“共情”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患者负责。
森林 2025年5月15日星期四 晴朗有风 15:10 乙巳蛇年四月十八 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南门科建工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