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
2025年5月15日是我国第3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碘缺乏病,掌握科学补碘的方法,为健康保驾护航。
01
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
02
为什么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对机体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每天都需要碘合成甲状腺激素。碘在人体的含量仅为20~50毫克(平均30毫克),尽管含量极低,却是身体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或缺的。
03
碘缺乏有哪些主要危害?
人体碘摄入量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病。在碘摄入停止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人体的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供应,一旦缺乏,就会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导致一些临床或亚临床症状,如:无力、精力(体力和脑力)不足、精神不集中、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等。在缺碘地区,由于个体缺碘程度不同,呈现一个由轻到重的谱带,在不同发育时期缺碘,相应的表现也不同。
(1)胎儿期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地方性克汀病及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
(2)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新生儿死亡率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脑和身体发育迟滞。
(3)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可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
(4)成年人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大等。
04
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预防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就是补碘,我国除高碘地区外,所有地区都推荐食用碘盐来预防碘缺乏病。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是长期存在的,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则。
人每天离不开食盐,通过食用加碘盐补碘,符合长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则。经实践证明,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廉、能够长期坚持的优势,是补碘的最佳途径。
除食用碘盐,日常生活还可以多吃海带、海蜇、紫菜、海苔、菠菜和芹菜等食物来补充碘。
注意: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等患者应遵医嘱。
05
人体每天需要多少碘?
202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健康人每人每日碘参考摄入量:
每日碘推荐摄入量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碘摄入水平。长期以碘推荐摄入量水平摄入碘,可以满足机体对碘的需求,维持组织中适当的碘储备和机体健康。
编辑 ▎王 贺
审核 ▎高 藤
运营 ▎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宣传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