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梧桐晓编
5月9日,有2家IPO获得受理:宁波健信超导科技科创IPO、杭州联川生物技术(874281)北交所IPO。2家都是浙江公司。截至5月9日,沪深北3家交易所2025年共受理12家IPO申报企业。健信超导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至5027万元。报告期研发投入比5.86%,略超5%的标准。联川生物主要供应商Illumina被列入不可靠清单,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均为大学及其附属机构。
一、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
公司前身宁波凯方核磁技术有限公司(港资独资)成立于2013年12月,2015年10月更名为宁波健信核磁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11月整体变更并更名为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公司。目前注册资本1.2576亿元。
(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公司控股股东为许建益先生,直接持有公司41.51%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许建益、许卉、许电波。三人合计控制公司59.92%表决权。其中,许建益系许卉、许电波之父,许电波、许卉系兄妹关系。许建益出生于1953年,初中学历,现任公司董事长。许卉出生于1982年,研究生学历,现任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许电波出生于1978年,未在公司任职。
(二)主营业务、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超过73%
公司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
公司以“让磁共振成为老百姓用得起的日常诊查手段”为使命,通过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推动磁共振的迭代进步及推广普及。公司在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上突破核心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制造,保障了国产磁共振产业核心部件自主可控,支撑并推动了国产超导磁共振产业的快速发展,降低医院磁共振检查的价格,有效改善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民生问题。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客户为MRI设备整机厂商,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73.75%、76.68%、79.62%。公司向前五名客户销售的具体情况如下:
(三)科创属性方面研发投入比踩线达标
根据《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4年4月修订)》,公司符合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情况如下:
(四)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扣非净利润同比上升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5893万元、45064万元、4255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5万元、4474万元、5027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676万元、6983万元、-2060万元。公司每年现金分红2000万元。
(五)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
基于公司业绩情况,并结合报告期内的外部股权融资情况、可比上市公司二级市场估值情况,公司选择适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一项标准,即“(一)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作为公司本次具体上市标准。
(六)IPO募资
本次IPO拟募资8.65亿元,除9000万元补流以外,用于如下3个项目:
二、杭州联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
公司前身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2016年12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2024年2月29日公司股票挂牌新三板,证券代码874281。目前注册资本4650万元。
(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均有博士学位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郎秋蕾女士、周小川先生。郎秋蕾直接持有公司17.23%的股份,并通过控制联川投资间接控制公司10.32%的股份;周小川直接持有公司21.25%的股份;郎秋蕾、周小川合计控制公司48.79%的股份。
郎秋蕾,1979年出生,博士学位,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小川,1954年出生,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博士学位,现任公司副董事长。
(二)主营业务及前五大客户
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来专注于基因科技领域,始终秉持“解读生命密码,书写生命故事”的愿景,以自主掌握并创新底层基因技术为原点,致力于探索及拓展基因技术在各类场景的应用并推动最终产业化的实现。
公司目前的产品和服务主要系为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型医院及生物医药企业等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类型基因检测的科研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类别划分如下:
报告期前五大客户均为大学及其附属机构。
(三)报告期业绩持续增长,2024年扣非净利润5666万元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3490万元、28659万元、36676万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0万元、5051万元、5666万元。
公司预计2025年1-3月营业收入约为7500万元至9000万元,同比变动19.31%至43.17%;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900万元至1200万元,同比变动95.26%至160.35%。
(四)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
根据《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公司选择的上市标准为:“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五)IPO募资
公司本次IPO拟募资3亿元,除5000万元补流以外,剩余资金用于两个项目。
(六)核心测序仪器和试剂供应商较少,主要供应商Illumina(因美纳)被列入不可靠清单
2022年、2023年、2024年,因美纳(中国)科学器材有限公司分别为公司第一、第二、第三大供应商。
招股书披露了主要供应商Illumina被列入不可靠清单的风险。
产业链上游企业由于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大量市场份额,进入门槛和市场集中度较高,全球测序仪市场可供商业测序使用的测序平台主要由Illumina、Thermo Fisher和华大智造提供。上游仪器试剂生产商的产品通常为封闭系统,即在特定品牌、型号的仪器上进行基因测序,需使用该品牌型号仪器配套的测序试剂耗材,不同品牌型号的试剂耗材无法混用。经过长期发展,Illumina、Thermo Fisher和华大智造的产品在数据读取结果的可靠性、辅助工具的全面性、技术人员的积累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难以在短时间内被超越。
基因行业中游服务提供厂商对Illumina、Thermo Fisher和华大智造的测序仪器及配套试剂依赖程度较高,是行业发展、产业链分工的结果。公司作为基因行业中游测序和技术服务提供商,选择主要使用Illumina、Thermo Fisher和华大智造的测序技术平台,与行业整体趋势一致。
Illumina目前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具体情况为:2025年2月4日,商务部发布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2025〕4号公告,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Illumina,Inc.)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年3月4日,商务部发布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2025〕6号公告,决定对因美纳公司采取“禁止其向中国出口基因测序仪”的处理措施。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联川生物保有数台Illumina高通量测序仪,可正常采购Illumina测序试剂,测序产能可以满足业务需求,同时,公司已布局华大智造的测序平台。但未来若Illumina试剂供应政策调整、价格上涨、产品断供,或因国际关系、贸易政策变化影响技术支持服务,可能会对联川生物的正常运营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若其他供应商出现类似情形导致公司或国内其他测序服务商无法正常采购相关仪器和试剂,将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