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春天|This spring,falling in love
我们的故事,就像今年的春天一样,一瞬而至
策展人:郭佳鑫(三金)
主办单位:WEART
承办单位:曬·文化力创想中心
展览时间:2025.03.22-04.22
展览地址:OCTsee文化力创想中心B1层
上海静安区山西北路108弄11号
任璐
个人简介
艺术家,现居上海
2015.9-2022.6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油画(博士)
发表博士论文,收入上海大学图书馆¹二十世纪 20 至 30 年代在沪留日
油画艺术家研究
2012.9-2015.6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油画½硕士¾
2008.9-2012.6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油画½本科¾
2024.11.CPA中文博客文化节受邀艺术家个展 张园 W7
2024.10. <须臾离火> --来自东方Y女性Y异世界和灵性的神秘力量 群展 回响岛闵行区光华路3189号
2024.9 <双想记> 任璐个展 第十四届淮海时尚月活动 香港广场 3F
2024.8.首届'声音买手市集'受邀艺术家展出 丽丰天际中心 S36
2023 10.参加“她的陆”亚洲新锐女性艺术家系列展 上海金鹰国际中心映天下总公司
2023.10. <绿沙发> 入选'第十二届上海美术大展 中华艺术宫
瘪气三角龙 | Blue and White,2023
布面油画 | Oil Painting on Canvas | 20×25cm
瘪气三角龙 | †ere is a gas leak,2023
布面油画 | Oil Painting on Canvas | 40×50cm
花凳子 | Flower Stool,2023
布面油画 | Oil Painting on Canvas | 120×100cm
背心 | Sleeveless Sweater,2023
布面油画 | Oil Painting on Canvas | 40×50cm
床笠 | Fittrd Sheet,2023
布面油画 | Oil Painting on Canvas | 80×80cm
WEART:您的绘画从早期到现在经历了一系列变化,请问在形式转型的背后,也是代表着您艺术观念的转变吗?
任璐:艺术观念确实有所转变。创作来源于生活。不同的文化,所见和感受才是组成画面的核心。我总是希望我的创作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画作都是有画面的流动性的。从前的我只想如实反馈我生活里的场景或者爱物,分享给大家。日子久了,觉得这样的创作方式是有问题的。现在我开始追求一些松弛的感觉,增加画面的偶然性。当生活活泼起来,画面才能自由起来。我努力挣脱学院派给我画面的规训和枷锁。我在学院派里挣扎的岁月那么长,有眼泪,有不甘,有好勇斗狠,有用力过猛,有无奈放弃。从前的每一幅画作,都好像在一次次书写属于我个人的《老人与海》。直到我精疲力竭,我才慢慢重新审视自己。每当我一猛子扎进形体的塑造,控制不住自己去修缮闭合的边缘线,细腻的过渡的时候,我都会提醒自己,要适当学会与画面保持距离,一遍遍问自己,真的要这样画到底吗?什么时候该停笔?什么时候该转换?审美在不断地调整。我期待我的作品更年轻,更新鲜,永远有活力,心力不断再生。
WEART: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给你启发最大的是?
任璐:要做自己。我也是在学院里待了非常久,导师会有他固有的审美和偏好,也对,也不对。其实无论是学院还是当代的作品,但凡做得好,老师都能一眼就看得出来。有时候,得不到老师的认可,是因为做得不够好,不够完美。很年轻的时候,需要老师有个明确的判断,比如,我这样的方案,可以往下做还是不可以往下做。被老师否定的时候很有挫败感,被老师肯定的时候很快乐。快乐会驱动我在一个方向上努力好一阵子。好处是,在这个方向上确实有收获。不好的地方是,离开学院以后,我一边想做自己,一边迷茫一阵子。看到很多很好的作品,不自己想要吸收与学习。形成自己的独有风格是很漫长的过程,然而,生活在变,社会环境在变化,快到目不暇接。最终,还是要关起门来,认真了解自己,稳定自己,让自己成熟起来,好好打磨自己,相信自己,才能把自己做好。
WEART:一幅作品的多层覆盖中,最早的笔触是否像考古层一样被精心保留?
任璐: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们应该是要被保留的。最初的笔触往往很有力量,很新鲜,很纯粹,很积极。打磨作品中,要控制住嫌弃它们不够完美的心情,坚持明确要留住的地方。这是一种强而有力的判断力,是一种能力。画面堆叠的时间,会让画丰富起来。有薄的一瞬间完成的,也有充满经验被反复琢磨的地方。它们都是很好的。
WEART:创作枯竭怎么办?
任璐:去好好生活,出去旅行。去异国他乡,强烈的不同文化的刺激一定能带来灵感。旅途中很平凡的生活也会带来灵感。只要是新鲜的感受就一定会带来灵感。艺术家本来就被训练成对事物很敏感的生物。但凡坚持创作,敏感性就会被保留。所以,走出去吧,灵感将源源不断。
WEART:深夜创作与黎明时分的作品是否存在基因差异?
任璐:我觉得这跟艺术家的创作习惯有关。也跟艺术家阶段性对作品的愿力有关。比如,以前上学的时候,画不好一张画,我会深更半夜盯着画,不画好我难受,或者要赶一个展览我也会早起去完成。现在我早上爬不起来,我觉得难受。晚上会觉得影响第二天的其他工作行程,而且也觉得伤身体。我不属于可以高强度长时间作画的艺术家。我只能均匀用力,我无法强求自己去燃烧自己做作品。只能慢慢来。这是属于每个艺术家的个人节奏。按需进行。
个人官方账号
撰稿 | 高玺婷
看见春天展览相关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