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余淼杰参加新经济学家智库产能过剩寻策闭门研讨会现场照。本文为新经济学家智库专稿,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账号接受投稿,投稿邮箱:jingjixuejiaquan@126.com
余淼杰预判下阶段贸易战走势:美国财政将无法承受
5月7日,外交部、商务部相继发布消息表示,中方将在访问瑞士期间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这也是自美国加征“对等关税”以来,中美双方第一次举行高级别会晤。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剑锋直指中国,其真实目的是什么?下阶段将怎样发展?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近日,在以“创新的时代:科技、发展、治理”为主题的上海论坛2025年年会上,辽宁大学校长、国际经济学会会士余淼杰针对上述问题发表了分析。他指出,特朗普政府挑起中美贸易战的核心逻辑在于美国对中国的货物贸易逆差达到了3600亿美元,他希望通过提高关税使美元实现价值平衡,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回流美国,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余淼杰指出,特朗普对于实现贸易平衡的理解存在偏颇。2024年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对美国的逆差为2268.70亿美元,如果再考虑美国企业在华提供的服务业务总量,逆差或将达到4000亿美元。此外,即使特朗普增加关税,也无法真正解决美国所面临的制造业困境,供应链很难回流。一方面,从其他地方进口的产品无法完全取代中国产品,另一方面,美国将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
余淼杰分析认为,美国想通过关税来阻止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升级。然而,无论是根据中国的标准还是国外的标准看,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都是全球最完整的,因此要阻止中国供应链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
“美国还是会回到谈判桌的,可能还要再花一年的时间,中美之间达成一定的协议。因为对于美国来说,如果是对于中国实行那么高的关税,最后对于美国来说它的整个物价会非常高的,消费者不一定买得起那么高的价格。”余淼杰称,随着对华高关税延续,中国对美出口总量会急剧下滑,提高关税比例的总额也无法阻止关税收入下降,美国财政无法承受,最终还会回到谈判桌上。
从生产端来看,如果美国排除从中国进口,转而从其他国家进口,意味着美国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此外,即使越南、孟加拉或者非洲国家,他们的产能加起来也都不如中国,在生产端方面也很难满足美国的需求。
其他国家会跟随美国加入对华贸易壁垒联盟么?对此余淼杰的判断是,中国与全球各国的经贸合作将不断加深,中日韩自贸区有望建立、中欧双边投资协定也可能落地,全球经贸体系将整合重组,包括东盟、欧盟、CPTPP、RCEP等或将组成一个新的贸易团体。
针对美国“对等关税”,余淼杰表示中国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也通过进博会扩大进口、实现贸易平衡。余淼杰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已经不再过度追求贸易顺差,而是需要实现更加平衡的国际收支,以及更加多元化的经贸发展。
除了货物贸易,余淼杰也再次强调了服务贸易、低碳贸易、数字贸易的重要性,他建议要从软硬件两方面提升教育、旅游等产业,从而在服务贸易领域实现更大规模的对外开放;在低碳贸易领域,他建议国家要不断发力,推动绿色经济转型,扩展低碳贸易的机会;当前中国近半数GDP与数字化相关,余淼杰建议未来中国要进一步推动数字化产品、数字化中间品领域的发展。
“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说,中国也会不断对外进行投资,我们有更好的技术,(可以)向外进行输出。从FDI看,尽管我国劳动力成本在上升,但中国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目的地,这是因为这些行业更看重供应链、价值链的整体性,对于中国来讲这是我们的优势,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去做事。”余淼杰谈道。
谈及下阶段如何进一步推动改革和开放,余淼杰给出了4点建议:第一,要继续坚持WTO规则,并支持WTO改革;第二,在监管层面一边要遵守国际准则,另一方面也要遵守国内法律法规;第三,要提高行业标准,更好地设立与全球做生意的规则;第四,需要提升整体的企业治理水平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机构改革,并且高质量地进行对外开放。■
新经济学家智库国别沙龙系列·越南篇
扫描二维码添加小秘书报名
扫描二维码添加小秘书,一年至少参与12场前沿直播
扫描添加知识星球获得《小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